個人簡介
性別: 男
籍貫: 吉林長春
民族:漢
學習經歷
1975.8—1978.8,東北師范大學歷史系75級
工作經歷
1973.2—1975.8,吉林省德惠縣沃皮公社二道大隊四隊知青集體戶
1978.8—2003.7,,英文譯著,商務印書館,1991年
《近代東北亞國際關系史東北師范大學歷史系
1993.10,東北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
1998.9,東北師范大學世界史博士生導師
2003.9—2010年暨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0年至今 華東師范大學“紫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歷史系主任、博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
近現(xiàn)代國際關系史 國際冷戰(zhàn)史 美日關系史
主要著作
《俄國人在黑龍江(續(xù)編)》研究》,東北師大出版社,1992年
《世界列強與中國東北(常城、崔丕合著)》,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5年
《美國冷戰(zhàn)戰(zhàn)略與巴黎統(tǒng)籌委員會、中國委員會1945—1994年》,東北師大出版社,2000年
《冷戰(zhàn)時期美國對外政策史探微》,主編,中華書局,2002年
《美國冷戰(zhàn)戰(zhàn)略與巴黎統(tǒng)籌委員會、中國委員會1945—1994年》,中華書局,2005年版
《日本對南洋華僑調查資料選編》,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主要論文
《日本的大陸政策與u2018二十一條要求u2019》,《世界歷史》1986年3期
《中日馬關條約形成問題研究》,《近代史研究》(北京),1987年4期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第13/2號文件形成微探》,《歷史研究》(北京),1992年3期
《美國關于日本戰(zhàn)爭賠償政策的演變》,《歷史研究》,1995年4期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第81/1號文件形成問題研究》,《歷史研究》1996年6期
《美國經濟遏制戰(zhàn)略與高新技術轉讓限制》,《歷史研究》2000年1期
《美國共同防衛(wèi)援助統(tǒng)制法(1951年)的形成及其影響》,《歷史研究》2002年3期
《日美相互合作及安全保障條約新論》,《歷史研究》2005年1期
《美國對日單獨媾和政策形成史論》,《美國研究》1992年2期
《美國對日經濟復興政策與中國》,《美國研究》1993年4期
《美國對奧地利政策的演變1945—1955年》,《世界歷史》(北京),2004年6期
《肯尼迪政府的中國威脅論與日美關系的演進,《日本學刊》(北京),2004年4期
《艾森豪威爾政府對聯(lián)邦德國政策新探》,《歐洲研究》(北京),2005年2期
《艾森奧威爾政府對西班牙政策探微》,《歐洲研究》,2006年2月
《美日返還沖繩協(xié)定》形成史論,《歷史研究》,2008年4月
《中國學術界對國際冷戰(zhàn)史的現(xiàn)狀與課題》,《冷戰(zhàn)國際史研究》,2008年11月
《日本對南洋華僑的調查及其影響1925-1945》,紀宗安、崔丕,《中國社會科學》,2009年1月
《艾森豪威爾政府對臺灣政策的演進》,《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09年9月版
《中國學術界對國際冷戰(zhàn)史研究的現(xiàn)狀與展望》,《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4月
《印度尼西亞債權國會議的緣起與影響》,紀宗安,崔丕 《中國社會科學》,2010年11月
《冷戰(zhàn)轉型期的美日關系——對東芝事件的歷史考察》,《世界歷史》,2010年12月
承擔課題
國家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美國冷戰(zhàn)戰(zhàn)略與巴黎統(tǒng)籌委員會、中國委員會1945—1994年》,1998—2000年
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冷戰(zhàn)時代美日東西方貿易管制政策比較研究》,2001—2004
國家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冷戰(zhàn):東西文明的沖突》,2001—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