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閻玉森,1911年生,山東省寧津縣杜集鄉(xiāng)人。1933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共七大正式代表。閻玉森(1911-1998)[1]
個人簡歷
早年經歷
1930年考入寧津縣立師范學校。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以小學教員的身份為掩護,進行抗日活動。1932年冬加入黨的外圍組織反帝大同盟。1933年后任中共寧津縣三區(qū)區(qū)委青年委員、書記。
全國抗日戰(zhàn)爭時期
1937年10 月起任中共寧津縣委書記、寧津中心縣委書記,寧南抗日游擊隊指導員、八路軍津南第十八支隊政治部主任。1938年2月任八路軍第五支隊第六團政治處主任。同年12月至1939年冬任八路軍第一一五師東進抗日挺進縱隊第五支隊黨委委員、第六團政治處主任、黨總支書記。參與創(chuàng)建冀魯邊區(qū)根據地。1940年1月赴延安參加七大,任八路軍第一一五師七大代表的行軍隊長。到延安后,先后參加軍政學院和中央黨校的學習,參加整風運動。1945年4月至6月作為山東代表團成員出席中共七大。
解放戰(zhàn)爭時期
赴東北工作。1946年5月至1947年7月任中共龍江省寧安縣縣委書記兼縣大隊政治委員。1947年9月至1948年 7月任中共牡丹江省委副秘書長,后任省委組織部部長、秘書長等職。1949年6月起,歷任鐵道部人事局副局長、鐵道部直屬黨委書記、鐵道部監(jiān)察室總監(jiān)察及國務院中財委直屬黨委常委等。
抗美援朝戰(zhàn)爭爆發(fā)后
歷任東北軍區(qū)后勤部油料部副政治委員兼志愿軍后勤部油料部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黨委副書記、書記等職。
轉業(yè)地方任職
1956年11月轉業(yè)到地方工作,歷任石油工業(yè)部干部司司長、人事司司長,石油工業(yè)部黨委常委。參與領導大慶石油會戰(zhàn),為會戰(zhàn)組織調動大批干部和技術骨干,受到國務院領導同志表揚。1964年6月調任河北省農業(yè)辦公室副主任。“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78年12月調天津工作,歷任天津市農林局顧問,天津市農村工作委員會顧問,中共天津市委顧問委員會委員。
榮譽及軍銜
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中共七大正式代表,八大列席代表。1998年11月26日因病在天津逝世。
中華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