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字太初,一作璘初、瞞初,號遁園居士,應(yīng)天府江寧(今江蘇南京)人。萬歷二十六年進士,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乞退后,筑遁園,閉門潛心著述。朝廷曾七次詔命為相,均婉辭之,卒謚文莊。著有《金陵古金石考》、《客座贅語》、《說略》等。
人物生平
顧起元,萬歷二十年(1592)與何棟如、俞彥等人在鄉(xiāng)里共結(jié)文社。萬歷二十五年(1597)鄉(xiāng)試第十二名,第二年會試第一人,殿試一甲第三人,授翰林編修,曾上《祈天永命》疏,針砭時弊,竭誠備述,但未被采用。萬歷三十八年(1610)升任南京國子監(jiān)司業(yè),四十三年(1615)六月為祭酒。終于吏部左侍郎兼翰林侍讀學士。晚年遷到杏花村,筑遁園隱居。他在《詠遁園》詩中所說:“可以息機,可以謝事,可以養(yǎng)疴”。另一首《詠遁園》詩中題曰:“其地不盈弓,記貴遠俗狀;自無車馬音,但有煙霞相”。自書《遁園記》“園何以名遁,志遁也,遁矣園之云乎哉?遁于志惟園寄之,故曰遁。非待園而遁也,遁之為言也。”崇禎元年(1628)卒,葬于江寧云臺山,諡文莊。
顧起元為人通達,并不貪戀官場的虛華。對于學問文章,他所持態(tài)度也是一絲不茍,先博覽群書,而后提筆作文!秵⒌澮俺·顧文莊傳》說:“顧起元端靜淵穆,不溷溷為同,……胸中絕無畛城。而學問宏博,凡古今成敗、人物臧否以致諸曹掌故,無不究心,口陳指畫,歷歷如睹!鳖櫰鹪m然通籍三十年,但是多次上奏折請朝廷準許他告老還鄉(xiāng),在朝為官僅僅五載之短。但是他即便在任上仍注意撰述,他著名的文集《說略》三十卷,在任上“已經(jīng)基本完成,只是萬歷三十三年,解京職歸鄉(xiāng)途中,遇到大河決堤乘船被大風浪損壞,他所著的《說略》手稿因此丟失。在他解職歸鄉(xiāng)以后,當時的朝廷曾七次下詔書想讓他重新回京任職,但生性淡泊的顧起元都一一推拒了。他的朋友曾因此為他的居所題名為“七召亭”。因而,他雖然通籍三十年,但大部時間是以隱居為生。天啟間,江寧有人為宦官魏忠賢立生祠,官府“乞文辭”,他以手疾不作。門人復(fù)以重金求札,也被他拒絕。
雖然屢征不起,但顧氏仍然關(guān)心國事,并更加勤于著述。萬歷四十一年(1613),他尋訪到《說略》的副本,重新編訂為三十卷刊行。萬歷四十五年(1617),他撰寫《客座贅語》十卷。萬歷四十六年(1618),又自訂《懶真草堂集》,詩二十卷,文三十卷。萬歷四十八年(1620),顧氏輯匯《金陵古金石考目》。天啟三年(1623),著《蟄庵目錄》四卷。天啟四年(1624),增訂《說略》為六十卷刊行。同時他還著有《寒松館游覽詩》、《歸鴻館雜著》等八種,由此可見其學識之淵博。
然而世事不公,他雖是博學通才,但他的才學策略卻并未被當世所用。因此,顧起元所著的《焦澹園太史墓志銘》中寫道:“先生之官磧在金馬玉堂,先生之道價在儒林文苑,先生之大業(yè)在名山國門,先生之風教在九洲四海,先生之遺愿在稷丘槐市!北砻嫔鲜窃谑惆l(fā)情懷用以悼念先人的高風亮節(jié),實際上是對其自身的寫照。
文學作品
顧起元著作眾多,但以散文見長。他的散文注意辭采,注意吸取駢體四六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其長處與缺點也都因此而形成,恰如黃宗羲在《明文授讀》中評價道:“博學以徐、庾為根柢,故其文好用排調(diào),下者入于事類賦,修辭之過,反多俗筆!彼脑姼瓒嗄芨袊@時事,抒發(fā)感慨與情懷,有些富有現(xiàn)實內(nèi)容,可以作批判時事之用。
著述主要有《顧氏小史》、《金陵古今圖考說略》、《客座贅語》、《遁園漫稿》、《中庸外傳》、《四書私箋》、《雪堂隨筆》等!犊妥樥Z》,共10卷,采用筆記體。多載南京方言、服飾、戶口、徭役、人物、士習等故實,而于嘉靖、萬歷年間社會經(jīng)濟、民情風俗的變化,尤為注意。此外也輯錄一些與南京有關(guān)的故事傳說。
佚事典故
顧起元兄弟四人,一個進士,官光祿,一個舉人,官主事。每年元旦拜完祖先,全家長幼團聚,置酒一壺,上席列坐三四排,酒只飲而不干杯,其他子弟皆空杯而已。每次,顧起元必言朝章家政,這時,也只有當光祿寺卿的弟弟連連點頭稱是,其他人都不敢出聲。這種典型的士大夫式的家風,就是在當時也已很少見。
代表詩作
《自題》
《三山秋月》
《無題》
《遁園七召亭》
《海月樓》
《家僮采木芙蓉插瓶并得杏花一枝霜后盛開二首》
《秋夜》
《玉和柳》
《盧溝橋》
《高粱橋》
部分詩句
杏村諸園詩
(明)顧起元
遁園七召亭
薄皇后而不為,一生來跡遁空門,心傷魏闕;
對父王其無愧,千載后清同淮水,高比鍾山。
遯園
其地不盈弓,所貴遠俗狀。自無車馬音,但有煙霞相。
西鄰嘉樹多,垂帷蔭深巷。流影墜庭除,皜曰翳重障。
湯熙臺園
杏花村外酒旗斜,墻里春深樹樹花。
莫向碧云天外望,樓東一抹綴紅霞。
佚園
萬木瑯殲抱石斜,朱欄深鎖但棲鴉。
自從仲蔚辭三徑,誰為求羊掃落花。
許長卿園
春深日日雨廉纖,空勒花枝曉霧添。
玄度可知慳酒興,小樓煙午閉青簾。
張保御園
曾從沈約問郊居,此地仍堪賦遂初。
苦竹自深人不到,可能重駐子猷車。
許無射園
人間玉斧自仙才,隱洞深依古殿開,
宛轉(zhuǎn)曲房何處入,直疑瑤館秘天臺。
金陵
(明)顧起元
牛首煙巒
青霄雙岫劈芙蓉,王氣長將紫翠封。
地轉(zhuǎn)東南回二水,天橫江海出千峰。
龍蟠遠揖秦關(guān)險,虎衛(wèi)深環(huán)漢寢重。
一自神都開奠麗,萬年形勝此朝宗。
牛首山
嵬峨雙闕引丹梯,渺渺杉松入望迷。
靈剎孤懸青嶂迥,香臺危瞰白云低。
石屏日午僧猶臥,谷樹風狂鳥不歸。
十載東林游賞意,京塵回首愧巖棲
清涼山
翠微山倚石頭傍,徑轉(zhuǎn)峰回接上方。
宮井轆轤滋蘚碧,講壇瓴甋翳苔蒼。
窗明洞雪經(jīng)春冷,門掩厓松駐月長。
避暑漫言河朔會,茶瓜堪借巳公房。
鐘
青霄雙岫劈芙蓉,王氣長將紫翠封。
地轉(zhuǎn)東南回二水,天橫江海出千峰。
龍蟠遠揖秦關(guān)險,虎衛(wèi)深環(huán)漢寢重。
一自神都開奠麗,萬年形勝此朝宗。
冶 城
元圃虛聞大海東,冶城佳氣更蘢蔥。
疏峰別抗蜚廉館,列宿低垂太乙宮。
過雨瓊芝生澗壑,含風玉樹隱房櫳。
步虛夜向清霄聽,身在紅云紫霧中。
桃葉渡
楊深夾岸亂棲鴉,渡古橫波晚花。
潮勢漲云低亞樹,城根漱水曲籠沙。
橋回春肆風閃,檻合秋窗月幕遮。
吊古漫吟桃葉句,烏衣燕子向誰家?
青 溪
溪流如帶引青羅,睨日輕移畫舫過。
石熒云花搖樹晚,風香水葉蕩蘋多。
漁人尚指江淹宅,商女猶傳子夜歌。
漫倚檀橋倚欄望,蒼茫宮月下江波。
長干里
長干曲曲抱江流,上日城南憶勝游。
陌曠金羈迷叱撥,樓高玉樹倚箜篌。
官橋水抱云帆凈,野寺峰銜石鏡幽。
總為探春情未極,不妨鳴柝更淹留。
雨花臺
高臺斜枕帝城邊,登眺無如此地偏。
塔影掛江晴蕩日,城陰籠樹晚含煙。
高吟共喜捫蘿上,長醉尤宜藉草眠。
風過生香林外發(fā),只疑花雨散諸天。
靈谷寺
山門才人便悠然,十里深松上綠天,
佛剎起扉皆壘嶂,僧寮汲水盡飛泉。
八功德水
阿耨池中一脈分,飛流遠注涇青云,
汲來試茗長廊下,酣聽松濤送日曛。
靈谷梅花塢
韋曲煙花此塢稀,即香瓊樹滿山扉。
絕憐照水千株出,只恐臨風一片飛。
雪態(tài)淡搖雙玉佩,天香深護六銖衣。
春光駘蕩人皆醉,坐惜繁英暝未歸。
莫愁湖 (顧起元)
蕩漾平湖玉鏡光,群峰環(huán)帶畫螺長。
酒人樓隱千波闊,溪女船回一水香。
鷗夢不離捐佩渚,燕泥還上郁金堂。
石城人去遺芳在,誰憶雙鴛向洛陽。
《江寧府志》
艇子誰為載莫愁,湖光瀲滟坐銷憂.
樹杪樓臺開罨畫,鏡中魚鳥對沉浮.
翳然林木關(guān)幽意,好看荷衣買釣舟.
《金陵雅游編》
莫愁湖上采蓮多,溪女能傳子夜歌。
白露滿天明月濕,荷花未語奈愁何?
《莫愁湖志》
鳳凰臺
傷心千古鳳凰臺,蕭瑟僧寮翳草菜。
歌扇舞衣無處覓,西風蟬咽不勝哀。
積 金 峰(句容)明·顧起元
上宮東望積金峰,拔地捫天路幾重,
許掾田池縈蔓草,楚王清澗隔疏松。
八天赤薤秋堪采,九海丹霞晚自舂,
寒破繩床清夢后,曉風吹送玉晨鐘。
《朝天宮》顧起元
黃金仙闕絳河開,白玉丹臺落碧回。
樹杪鶴從遠海集,池邊龍自葛陂來。
甘泉已奏揚雄賦,汾水還歌漢主才。
何俟求仙遣方士,人間此地已蓬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