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郭虛中(1912—1971),字展懷,別號硯池、劍池,福建福安人,宗牒晉西汾陽。里人多稱“硯池先生”,并有“閩東才子”之譽。生于閩東茶鄉(xiāng)坦洋,1915年“坦洋工夫”紅茶榮獲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其父郭慕聃即近代經(jīng)營此種茗茶的主要商家之一,產(chǎn)品多經(jīng)港遠輸歐洲。
早年畢業(yè)于上海東亞大學國文科、中國公學大學部文史系,隨后東渡日本留學,入東京帝國大學,為大學院文科研究生。在滬求學間,師從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著名文字學家胡樸安、著名詞學家吳瞿安、著名歷史學家何炳松、著名文學史家趙景深諸先生。留日階段,受業(yè)于著名漢學家鹽谷溫先生。自日回滬,先講席暨南、持志大學,時經(jīng)鄭振鐸先生推薦,由王云五先生聘為商務印書館編輯、《中山大辭典》編纂委員。繼而又歷職國立暨南大學、國立英士大學教授。再后執(zhí)教過早期福州大學、福建師院,曾任中文、史地、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文革中遭遇嚴厲沖擊,遂于所在院校撤銷停辦,擬調(diào)往廈門大學前,在福州病逝。
學術(shù)舉略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與中日學人如“鴛鴦蝴蝶派”作家胡寄塵,南社詩人郭東史,戲曲理論家盧前,古典文獻與文論家姜亮夫,日本漢學家青木正兒、高田集藏等名儒多有過從。2011年出版的新發(fā)現(xiàn)珍貴史料匯編《青木正兒家藏中國近代名人尺牘》一書,收錄胡適、魯迅、周作人等十五位學術(shù)文化名人信札,亦有郭虛中致青木書。
編著《白居易評傳》、《青年文學知識》、《殘余集》、《展懷詩詞殘稿》和參與編纂的《中山大辭典》,以及《中國文學發(fā)凡》(青木正兒原著)、《文學研究法》(丸山學原著)、《中國繪畫史》(中村不折、小鹿青云原著)、《交通經(jīng)濟總論》(增井幸雄原著)等譯著,分別由正中書局、商務印書館、青年文藝社出版。此外還有《中國民族文學史》、《中國戰(zhàn)爭文學論》、《李長吉評傳》和《中國政治制度史》、《中國書法史》多種著譯,時已見書目預告,原定北新、正中、中華書局刊行,卻于戰(zhàn)亂中不意散佚。晚年應上海人民出版社約撰《劉知幾史通研究》書稿,也遺失于文革。
以上早期著譯,近二、三十年來仍為學界關注,如正中書局以“國學叢刊”本印行過渝、滬、寧多版的《白居易評傳》,屬于二十世紀最早的兩種白氏評傳之一,且被認為評述更加詳細而成為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夏承燾先生早年閱讀此書,亦有頗清暢之評。至今,也還是研究唐代詩人的重要參考書;商務印書館所刊《中國文學發(fā)凡》譯本,前些年尚見日本的有關《青木文庫圖錄》予以介紹,2011年11月還被臺灣文聽閣圖書公司出版的《民國時期文學研究叢書》第一編選印,直至2015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又作為《近代海外漢學名著》本重版;同樣是商務印行的《文學研究法》譯著,從1960至1980年代之間,臺灣商務館約十次重。挥刹淘嘞壬}寫書簽的正中書局版《中國繪畫史》,歷經(jīng)數(shù)十年后,曾于1992年入編吉林美術(shù)出版社的《諸家中國美術(shù)史著選匯》,2013年浙江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又再予出版。書前《譯者贅言》一直被學者廣泛征引,以至成為研究中國美術(shù)史的參考文獻名篇。
現(xiàn)尚存《中國詞史概要》、《詞學研究法》、《書法雜譚》、《國學要籍敘錄叢編》稿本。
百年紀念
為紀念郭虛中誕辰一百周年,中華書局據(jù)其生前手批稿,于2011年12月影印出版《展懷史通批!肪裝一函五冊。2012年,中國集郵總公司印制“展懷部分編著”、“展懷論書墨跡”、“展懷常用篆章”三組個性化紀念郵票,福建省集郵公司也特別編印由原郵電部副部長、中華全國集郵聯(lián)合會會長劉平源撰序的《展懷百年》紀念郵冊,其生前摯友,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原副主席吳修平手書“深切懷念良師益友郭虛中先生”的題詞,亦設計成珍藏紀念張鑲?cè)豚]冊,同時又發(fā)行專題紀念封和明信片。集郵界行家以《方寸之間以志紀念》為題,在報刊上大篇幅述介個性化紀念郵票的內(nèi)容與特色。中國剪報社《特別文摘》2012年第6、7兩期,在顯要版面連續(xù)宣傳“展懷國學精品”,F(xiàn)存遺稿還將整理成《展懷詞學論叢》、《展懷書論與碑帖題記》、《展懷讀書批注墨跡》,并陸續(xù)刊印行世。
有關紀念、介紹文章和報道,分別見諸《人民日報》、《福建日報》、《海峽都市報》、《福州日報》、《福州晚報》、《閩東日報》等多家報刊。如福建省第九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鄭義正先后撰寫、修訂的《閩東才子硯池先生——紀念著名學者郭虛中先生誕辰一百周年》和《人們贊譽的閩東才子》,一經(jīng)發(fā)表就引起許多媒體的關注,象中國新聞、中國日報、大公報、中國僑報,以及中華書局的網(wǎng)站都紛紛轉(zhuǎn)載,從而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