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郝玉麟,初為驍騎校,康熙三十四年(1695)授千總,累遷至云南援剿協(xié)副將?滴趿荒辏1722)擢云南鶴麗鎮(zhèn)總兵。雍正元年(1723)授云南提督,六年(1728年)奉旨接替孔毓珣擔任廣東總督。十年(1732),總督福建,任內(nèi)平定臺灣彰化大甲西社民變。十二年,兼領浙江,改閩浙總督。十一年八月奏請臺灣北路營為協(xié),改參將為副將,增都司一、守備一、千總四、把總八。南路改山豬毛口守備為下淡水營都司,增千總一、把總二,兵五百。番亂事件中,牛馬等三社田畝,奉旨仍歸番民。玉麟覆言:漢人耕番田,系番黎契賣,而流寓數(shù)十萬人,耕番地二十余萬畝,若令歸還,則原價難追,漢人無地可耕,而番人無力可耕,彼此不愿。請將現(xiàn)有耕地,查明四至,注詳冊存案,以后禁買。部議從之。乾隆四年(1739),擢升吏部尚書,同年十一月兼署兩廣總督。五年,降二級補刑部右侍郎。六年二月,因病乞休,同年九月因福建巡撫參奏其受賄,被革職。乾隆十年(1745)三月因病卒于家中。有子郝碩。
評價
雍正七年(1729)兩廣總督郝玉麟奉命纂修《廣東通志》,開局于雍正八年六月,雍正九年五月告成。其疆域、山川是以康熙二十四年總督吳興祚進呈的《廣東輿圖》為藍本。他有鑒于舊志詳文職而略武職,詳漢籍而略旗籍,因此在修志時注意了滿漢文武分類均編。同時補輯了舊志職官自秦迄元的間斷遺缺。其較為顯著的優(yōu)點,是作編年志兩卷,記自五帝至雍正八年粵東事略。其前《金志》不編記事,其后道光《阮通志》大事記敘至明崇禎十七年,入清不敘。它改變了過去每篇末必作贊論的舊例,認“舊志殿以后論,每患游談無根,抑或主文譎諫,今照江西省志例,不復贅疣!敝挥袀別必要的,才于篇末加按語!端膸烊珪偰刻嵋穼Α逗峦ㄖ尽返脑u介如下,“中間或沿習舊文,失之冗蔓,或體例不一,彼此牴牾者,皆未能悉加訂正。然全書三十五門內(nèi),新增者四門,葺舊者三十一門,大都首尾詳明,可資檢閱。至外藩一門,為他志所限見。然粵中市舶駢集,韓愈所謂東南際天地以萬數(shù)者,莫不占云驗海,會極潮宗。裒而錄之,足見圣朝聲教之遠,亦通典述邊防而兼及海外諸國之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