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機電學院機械工程自動化系任教,分別招收機械設計及理論和車輛工程學科點研究生。一直從事航空發(fā)動機和汽車等產品的傳動與振動、結構疲勞強度壽命與可靠性、電動汽車、汽車故障診斷等方面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航空科學基金2項,其它項目10項,作為主要參與者參與國家863、973等項目8項。撰寫科研論文70余篇,其中被三大檢索摘錄40篇次,出版教材4部,獲得各種獎項18項。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微接觸強韌化疲勞與可靠性設計方法研究、抗疲勞加工制造方法研究、微結構殘余應力表征與測試方法研究、熱障涂層高溫抗氧化穩(wěn)定性能研究、汽車制動穩(wěn)定性能研究。
研究內容
1現(xiàn)代設計理論與方法:針對航空動力傳輸、機電系統(tǒng)產品,研究高強度、定量壽命預測、失效故障分析及高可靠性設計與制造方法。
2機械系統(tǒng)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虛擬樣機:研究熱-力及多場耦合下機電系統(tǒng)的功能與性能的仿真模擬方法。
3機械系統(tǒng)振動、噪聲及其控制技術:通過理論與實驗相結合方法,研究機械系統(tǒng)振動噪聲產生、傳播的機理,提供控制方法與措施。
4現(xiàn)代汽車高新技術研究:針對汽車新能源發(fā)展趨勢,研究純電動汽車的高效驅動技術、清潔能源及燃料電池高可靠性設計制造技術和方法。
5新型車輛先進技術研究:研究新型車輛非金屬化、輕量化設計、防撞、減震降噪、故障實時在線排除及操作穩(wěn)定性控制等先進技術。
公開發(fā)表論文(代表作)
1、Simple shakedown of structures under variable multi-loadings.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APR2008. No.2(SCI收錄:000257548600006;EI收錄:20091912075335)
2、應變強化模型的安定準則研究,固體力學學報2007.Vol.28(3) .pp.229-234.(EI收錄: 20074310888374)
3、齒輪嚙合過程中安定狀態(tài)殘余應力的數(shù)值方法研究,工程力學, 2008Vol.25(10).(EI收錄: 20084611708169)
4、熱障涂層抗氧化夾層界面殘余應力分析,中國機械工程. 2008Vol.19(16 )(EI收錄:20084011607059)
5、鼓式制動器摩擦片-鼓接觸點確定方法及變化規(guī)律分析,汽車工程,2010Vol.32(5),(EI收錄:20102713051223)
6、齒輪接觸安定分析,機械強度,2007.Vol.29(6)(EI收錄: 20080111005630)
7、航空齒輪彎曲疲勞壽命預測方法的探討,航空動力學報.1997Vol.12(2)(EI收錄:1997123978279)
8、齒輪成形過程的計算機動態(tài)仿真,航空工藝技術1997.No.2.(EI收錄:1997123977244)
個人榮譽
1、齒輪先進嚙合理論研究及工程應用,2011陜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2、齒輪嚙合傳動的先進幾何設計與性能分析方法體系,2009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獎。
3、第十三界制造技術國際會議(2009IMCC)分會主席。
4、陜西省汽車工程學會會員。
5、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
6、中國力學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