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跨界的藝術家
1958年8月29日出生在邊境城市滿洲里,曾經(jīng)刑場監(jiān)刑見證死亡、職業(yè)做過律師、目前在生活在北京。生活經(jīng)歷涉及法律、寫作、電影、油畫,是北京知名的跨界藝術家,油畫作品用色大膽,被很多藝術機構收藏。她設計的玫瑰城堡也是北京文化藝術家們相聚的地方。
律師:游走的正義
童年在邊境城市滿洲里度過,在檢察院工作期間,刑場監(jiān)刑,目睹34個生命瞬間死亡,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在她的牧馬人,車廂后邊永遠放著34件白色襯衫,刑場上死亡的34個年輕生命,似乎在這34件干凈的襯衫中得到凈化,走到任何地方,孔寧都帶著它們?讓幈旧砭褪且粋象征、一個作品、一個神的禮物。她轉而考取職業(yè)律師資格,建立自己的律師事務所,為犯人辯護。父母被關押、平反死亡的經(jīng)歷,在孔寧的生命中成為揮之不去的記憶。母親去世后,孔寧的人生開始了又一個轉折:從詩歌小說、裝飾藝術,轉而進入建筑藝術與油畫、電影的創(chuàng)作。經(jīng)歷過死亡,人不再幼稚,懂得珍惜和爭取。
2000年,孔寧的母親病逝。孔寧以為,女兒的孝心可以感動上天而讓母親康復,但事與愿違。母親的病逝,對孔寧打擊巨大,她絕望而抑郁,由此而自戕過,自殺過。人的肉體就是這么脆弱和無助,這種意念讓她再次想起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一幕:80年代初的刑場上,34名犯人在一瞬間被槍子擊斃。她被轟鳴的槍聲嚇暈,被人叫醒,當她看到有人對著未完全死去的犯人的太陽穴再補一槍時,她再次暈過去。這血淋淋的場景在她的心里造成揮之不去的巨大陰影,她無法勝任檢察院的工作而辭去了公職,80年代末她考取了律師資格,創(chuàng)辦了律師事務所。
母親去世后,孔寧無法從生死離別中自拔,從此不再接受任何訴訟案件。她天天獨守空屋,追憶與母親的朝朝暮暮,想著母親的音容笑貌和對自己的關愛,常常淚流滿面,無法自持。這種無法對外傾訴、無法宣泄的悲傷、無助、寂寞、孤獨和痛苦,一下子激活了孔寧身體內(nèi)正不斷聚集的“變異細胞”,這些“變異細胞”呈幾何級數(shù)以光速瘋狂增長,這樣的一個結果,就是孔寧突然有一天鬼使神差般地買回了繪畫所需的材料,在幻覺的指使下,向著畫布抹上了第一筆油彩,這一筆油彩映入眼簾,孔寧緊張得快要崩潰的精神得到了一些松弛,她繼續(xù)一筆筆涂抹下去,內(nèi)心的那種焦慮、孤獨和虛弱無助開始消失,她感到有了歡快,有了堅強,也有了依靠感,她開始明白,只有繪畫,才是她的自救之路。從此,她一發(fā)不可收拾,讓體內(nèi)所有積累的被壓抑的情感像火山一樣爆發(fā)出來,傾瀉在畫布上。(摘自北京青年報)
藝術家:生命最深的渴望
人生的經(jīng)歷,成為她豐富創(chuàng)作的養(yǎng)料,極具敏感的天性和高度的藝術天分,使她的所有創(chuàng)作都成為精神生活的出口,生命的死亡與愛成為她創(chuàng)作中持續(xù)表現(xiàn)的主題。無論在國內(nèi)還是國外,她事業(yè)的成功奠定了她涉獵多重藝術門類,進行綜合藝術創(chuàng)作的經(jīng)濟基礎,她內(nèi)心深處無限的生命能量也在尋找著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訴說著、表現(xiàn)著、溝通著、尋找著與這個世界的掙扎與和解、沖突與和諧、死亡與永生、個體與宇宙的關系。
孔寧沒有受過任何繪畫技巧的培訓,她的藝術感覺完全來自于她內(nèi)心的幻想世界。她在畫布上從來不打草稿,完全隨著感覺一揮而就。她用碳素墨水畫了幾千張關于自己幻覺世界的素描,其中有暴力、有殺戮、有死亡、有性、有愛、有孤獨、有迷惘、有曖昧、有希望、也有期待。有時一整天她都坐在一處,信筆由韁,在光線由明變暗,又由暗變明的交替中,她畫完一整本上百張的素描,這些素描沒有任何修改,都是一氣呵成?讓幾鲅b置藝術、寫詩、寫劇本,她把自己所有的激情通過各種藝術形式表達出來。認識或不認識孔寧的人看了她的素描和她的油畫,都驚嘆于她的天賦和感覺,動容于她對藝術的執(zhí)著追求,更感動于她對生命、對母親的熱愛和懷戀。
孔寧說
孔寧說,她不會在意別人對她作品的評價,好也罷,劣也罷,都不會影響她的創(chuàng)作,因為她只聽從內(nèi)心的驅(qū)使。正如孔寧寫的那樣:“畫板是我的墓地,我會將我的身體和所有壓抑的痛苦遺留在上面永存!
主要作品
影視作品
80年代中期,在檢察院工作;
1989年拍攝短電影《最后的冬日》;
1990年,記錄品,作品《律師事務所》,小說《煉獄》;
1998年,創(chuàng)作長篇小說《邊陲小鎮(zhèn)的火車》;
2001年,開始設計并建筑玫瑰城堡,2004年完成建筑藝術作品《玫瑰城堡》
1989—2009年詩歌集《自由狂想》——第一輯、第二輯、第三輯;
2007年現(xiàn)代舞劇劇本《驚夢1984》
劇本
1989至今創(chuàng)作
劇本:《13歲那年,我在上!
《緊急打撈》
《天平上的晝與夜》
《邊境的早晨》
《被淘汰出局的律師》
《守車廂》
《絕不動搖》
《無法度過的冬日》
藝術作品
2007年5月3日:孔寧藝術裝置作品展《潔白的瞬間》,以《與生命對話》為主題的40幅油畫,得首都藝術界、文化界及媒體的高度評價;
2007年9月:在北京大興“集中營創(chuàng)作空間”;
制作并展出《黑色枝干》、《黑色列車》、《紅色通緝令》、《沐》、《堆》5個裝置藝術作品;
行為藝術作品《剎車》,是以死亡為主題的極具震撼的作品,通過現(xiàn)場及后期的制作短片,將要赴國際電影節(jié);
2008年2月:會村工作室制作“遷徙的空間”創(chuàng)作《尋找生命》裝置藝術;
2008年四月:創(chuàng)作<失魂>行為藝術及觀念圖片;
2009年創(chuàng)作:《酸雨》、《泥石》、《熱浪》、《地裂》大型環(huán)保行為、行為行動藝術作品,主題曲為《地球,我來啦》《我愛你》,24種語言全世界演唱歌曲,聯(lián)合國藝術項目;
2009:美國、芝加哥,開始創(chuàng)作鋼筆畫素描,作品3000多幅;
2009年:與法國藝術家馬克聯(lián)合舉辦《走出沼澤地》藝術展;
2010年:中國美術館。油畫作品《尼古丁小姐》、《吶喊》,參加《九龍山藝術展》聯(lián)展;
2011年:雙橋水泥庫工作室,大型裝置藝術作品《毒藥》,環(huán)保主題。
2014年10月20日,北京展覽館,跨界藝術家孔寧穿著由999副口罩制成的10米婚紗,化身霧霾新娘“嫁”給藍天。孔寧希望通過這個作品呼吁更多人關注環(huán)保,關注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