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子昭 (約1856—1937)為川派著名 古琴家,四川崇慶縣(今 崇州市)人,后客居蘇州等地。素有“宮廷第一琴師”美譽。
生平
李子昭(約1856—1937)為川派知名琴家,四川崇慶縣(今 崇州市)人,后客居蘇州等地。素有“宮廷第一琴師”美稱,與 九嶷派之楊宗稷,梅庵派之 王賓魯,皆一時之俊。李子昭擅琴外,復(fù)善繪事,工山水、梅花。他于清代晚期自四川成都來到北京后,數(shù)十年間以琴學大家名滿京華,并應(yīng)召慶王府等處任專職琴師,光緒二十一年(1895 年)顧承之子 顧鶴逸與吳大、 陸廉夫、鄭文焯、 吳昌碩等創(chuàng) 怡園畫集于園中。1919年仲秋, 怡園園主為弘揚琴文化,與琴家葉璋伯、吳浸陽、吳蘭蓀等人,特邀上海、揚州、重慶、湖南等地琴人30余人,相聚怡園舉行琴會,整個活動在中國近代琴學史上譜寫了新的篇章。自此,“ 怡園琴會”便成為琴友相聚的固定活動。1935年,清王朝覆滅后,北方軍閥亂政,李子昭轉(zhuǎn)赴上海,適逢周冠九自英國倫敦僑居18年后歸滬,當時有琴友 查阜西進行招致,琴家在 怡園雅集,為大興琴學,弘揚交流,琴家倡議成立“ 今虞琴社”。并與蘇滬琴界同仁發(fā)起籌建“ 今虞琴社”。蘇州閶門外大馬路172號周氏“覺夢廬”別業(yè)建成后,1936年3月1日“ 今虞琴社”在蘇正式成立并舉行首次琴會。卒于1937年。
琴藝
當時著名 古琴家首推李子昭,或師傳不同,或交友奇異,自稱山林派,李子昭籍隸崇慶,琴絕當世,畫水山梅花、身懷絕技,遭遇艱難,湖海飄零,簞食瓢飲,懷抱霹靂名琴,尋幽訪勝,往來雅士高人,彈奏名滿天下的古琴家 徐元白,也執(zhí)他弟子之禮“問禮門墻,海上相從旨奧”,訪翁,抽琴為夜鼓《秋鴻》,西風颯颯月 高潔,老氣納殊豪雄。1935年重虞山派莊劍丞邀蘇閩蜀蘇琴家,攜琴會蘇州怡園坡仙琴館, 據(jù)那天《蘇州明報.坡仙琴館聽琴記》載,“一室之間,據(jù)案者,憑幾者,倚柱者,抱膝者凡三十余人,中坐操琴者蜀中老翁李子昭也,其操《塞上鴻》一曲,至羽翔下降,振翮上翔之際,幾使人如睹飛鴻上下左右來也,......李翁色然喜,謂蘭蓀(吳蘭蓀)先生諸公子曰:古樂云亡,春秋已然,左襄29年,禮觀周樂有云: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基猶未也,然而不怨矣,次之衛(wèi)、王、鄭、豳,秦,襄,伏生垂老,潛心古樂,各諸公子行,正想傳經(jīng),萬里行洵不虛矣。《 白雪》一曲,聽者神往!鄙虾I陥笠差愃茍蟮。
次年六月二十八日 今虞琴社第五次月集。并祝李子昭八十大慶,南京青琴社楊廣陵琴社南通梅庵琴社中國南北各派其中 徐元白、 徐立孫、 劉少椿、胡斗東是海內(nèi)名士、徐元白不遠千里開攜琴來手繪墨蘭一幅上題李子昭一生事跡各派琴佩李子昭如泰山北斗。李子昭樂道安貧不求出眾大有文人隱士之雅范,故今多不識之。
胡適在1921年7月20日日記中也對李子昭彈琴有所記述
“今晚惕予邀了幾位彈 古琴的朋友來家敘談,中有李子昭先生彈的最好,此外尚有 鄭覲文君頗能談樂理,曾著有《雅樂新編》一書。”(《 胡適日記全編》第3冊第387頁,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怡園琴會、怡園畫社與今虞琴社
怡園可謂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集錦園”,又以琴、石、詩、畫多有珍品,蘇州的文人雅士聚集于此,品評琴棋書畫,為古城蘇州增添了濃郁的文化氣息。 怡園和過云樓如同藝術(shù)的殿堂,匯聚了眾多文化名家、培育了眾多文化新人。
怡園琴會雅集久負盛名,始于顧承。顧承的琴學造詣深厚,過云樓藏有 蘇東坡的“玉澗流泉”琴, 怡園有“坡仙琴館”、“石聽琴室”,都是為琴會而設(shè),所以,優(yōu)雅的琴會不斷。 顧承之子 顧鶴逸與吳大、 陸廉夫、鄭文焯、 吳昌碩、李子昭等創(chuàng) 怡園畫集于園中。
顧鶴逸亦精琴學。1919年8月,著名琴士葉璋伯移居蘇州,與顧麟士相見恨晚,兩人共議在 怡園舉行規(guī)模空前的琴會。1919年在蘇州、上海連續(xù)召開了兩次范圍很廣的琴會。一次由鹽商葉希明主辦,在蘇州 怡園召開。這次集中了北京、長沙、揚州、上海、浙江、四川五省、十一地區(qū)的琴人,共三十二人,會期一天。會上有十五人演奏,會后綜印了《 怡園會琴實記》,32位名家參加。會后,李子昭作《 怡園琴會圖》長卷, 吳昌碩作《怡園琴會記》長題以志其盛。顧麟士在《 怡園琴會圖》上題詩紀念,有“月明夜靜當無事,來聽玉澗流泉琴”之句,一時傳為佳話。另一次由鹽商周慶云、報業(yè)史量才等人主辦,在上海晨風廬召開,會期三天,兩天演奏,一天座談。會上散發(fā)了周慶云主綜的《琴史續(xù)補》、《琴書存目》等書。會后留下琴人李子昭、昊浸陽、符華軒等與 鄭覲文繼續(xù)編輯《琴操存目》。 一九三六年李子昭(其中年最長)和查鎮(zhèn)湖(阜西)、莊鑒澄(劍丞)、彭慶壽(祉卿)、周冠九、吳蘭蓀、郭同甫共同發(fā)起并成立“ 今虞琴社”。后該社享譽琴界及海內(nèi)外。
中國最后一位“琴客”和《醉漁唱晚》
李子昭先生為中國最后一位“琴客”(由官宦人家或權(quán)貴人家邀請的供食宿的特殊類人)。自大師1937年去世后就再無此類似“琴客”。
古琴曲中著名的《 醉漁唱晚》就是李子昭先生所傳譜。
關(guān)于其籍貫的錯誤
李子昭先生為四川崇慶人,崇慶即今成都 崇州市,舊稱“蜀州或崇慶州”,非重慶也。多數(shù)記載李先生為重慶人,更有甚者稱崇慶即重慶更是大錯,蓋見識不多,敘述不嚴者為之。因二者同音,故在交流及談?wù)摂⑹錾险`以為是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