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安榮生之所以能成為青年鄧小平的特型演員,還和1999年的那次南方特大洪水有關(guān)。那年的夏天,安榮生積極報名參加抗洪救災演出,因為在條件艱辛的災區(qū)演出,為了方便,他特意剪了個板寸頭。在招待所吃飯的時候,很多同事都和他開玩笑,說他的樣子很像年輕時的小平同志。安榮生笑笑,并沒有放在心上。沒過不久,丁蔭南導演要拍電影《相伴永遠》,臨開機還沒有找到扮演青年鄧小平的演員,有人忽然想起了剪小平頭的安榮生,當化妝師給安榮生化完妝時,大家都被這個效果驚呆了——安榮生從此踏上了“鄧小平的青年之路”。
他在《紅岸》一劇中成功地塑造了青年鄧小平形象,表現(xiàn)一代偉人鄧小平在險惡的斗爭環(huán)境中,大智大勇的謀略和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在央視播出的電視劇《長征》中,安榮生又帶給觀眾一個新塑造的鄧小平形象。漸漸地,安榮生以扮演青年鄧小平而著稱。
聽說安榮生第一次扮演鄧小平時覺得底氣不足。有一天,劇組拍攝鄧小平在法國巴黎留學的一場戲,擔任群眾演員的一群中學生卻拉著安榮生合影,安榮生問他們:“你們知道我扮演的是誰嗎?”“當然知道,鄧小平!”安榮生在這群孩子中間找到了自信,演員只要找到自信,就能演好戲。有一次,在廣西拍攝《紅岸——鄧小平在1929》時,中央重大題材辦的有關(guān)領(lǐng)導特地來到劇組,一看到安榮生就握著他的手,說:“真像!”安榮生也漸漸從重大題材辦得知,他的表演還得到了鄧小平同志親友的認可。
每個演員都有自己特殊的演藝道路,安榮生找到了自己為之努力的方向。為了演好青年鄧小平,安榮生對小平同志的錄像、照片、電影、文字資料等進行收集、閱讀、觀察和整理,看各類鄧小平的傳記小說,看鄧小平文選,同時,他還和演鄧小平最有名的盧奇經(jīng)常一起探討表演。盧奇認為,“扮領(lǐng)袖人物除了外形接近,更重要的還是把握人物的精氣神,也就是人物的出身、學識、經(jīng)歷、思想、風度、思想內(nèi)涵等。我力求從這些方面接近領(lǐng)袖人物! 每次在拍照的時候,安榮生也會在腦子里“過”一遍,想想小平同志有沒有在相似的場景中出現(xiàn)過,他身邊前后左右都有些什么人,神情感覺會是怎樣的。除此外,安榮生還盡量學習四川話,為了更深地了解鄧小平,他還打算專程拜訪住在武漢的鄧小平的弟弟,從他的口中多了解一些鄧小平日常生活的細節(jié)。
為了在表演上更接近鄧小平的內(nèi)心世界,還得在細節(jié)上多揣摩,從形似做到神似。他特意選擇了鄧小平喜歡的書法來練,為的是在表演上有更大的提升。 由于安榮生在《紅岸--鄧小平在1929》里的出色表演,他也被影視界視為盧奇的接班人。安榮生坦陳自己雖然長得像鄧小平,要在表演上更接近鄧小平的內(nèi)心世界,還得在細節(jié)上多揣摩,從形似做到神似。
2004年,為了紀念鄧小平誕辰一百周年,由中影集團和上影集團聯(lián)合巨資打造的一部反映鄧小平青年時代革命生活的獻禮片《鄧小平·1928》,藝術(shù)再現(xiàn)了一代偉人智勇雙全的革命風采,并首次在銀幕上表現(xiàn)了鄧小平與張錫瑗在白色恐怖下的紅色婚戀。該片打破常規(guī),大膽創(chuàng)新出奇,采用驚險片的形式來描寫這一段歷史,全片貫穿著緊張的節(jié)奏和氣氛,敵我雙方驚心動魄的爭斗扣人心弦,是一部驚險場面和火熱的革命激情完美融合的精彩電影。
安榮生在讀了《鄧小平·1928》劇本后,覺得自己的表演余地很大。在這一時期中,鄧小平同志第一次在中共中央擔任重要職務,堅定了他對黨的事業(yè)的信念,這也是小平同志人生的重要轉(zhuǎn)折點。安榮生準備不斷揣摩偉人的內(nèi)心世界,著力展現(xiàn)鄧小平同志成熟、堅定、果斷、執(zhí)著的領(lǐng)袖氣質(zhì)。該片在北京的首映式上,鄧小平同志的女兒鄧琳、鄧榕看完影片后,鄧榕激動地表示:“影片很有創(chuàng)新,具有很強的可看性,片中青年鄧小平的形象讓人耳目一新。”
特別之處
與以往參演的電影相比,安榮生認為《鄧小平·1928》特別人性化。盧奇曾對安榮生說,要想演好的一個竅門是多看鄧小平的照片,揣摩其神態(tài)。通過多次扮演小平同志,安榮生覺得,特型演員不必刻意模仿領(lǐng)袖的手勢、造型,而要從內(nèi)心出發(fā),由內(nèi)到外地表現(xiàn)偉人形象。
影片評價
作為“青年鄧小平專業(yè)戶”,安榮生在這個角色上下的功夫最多,他希望一直能演下去,一直演到老年鄧小平。由于原來學的是戲曲,他也很希望能嘗試接拍一些古裝戲。但和影視劇相比,他更喜愛舞臺劇,喜歡觀眾的熱烈掌聲,這也是他一直留在兒藝的原因。
安榮生還在數(shù)字電影《沔州烽火》中飾演男一號鄧昌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