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領域
大跨索承橋;結構健康監(jiān)測與振動控制;重大工程的動力災變(抗風與抗震、結構倒塌分析與控制);土木工程智能材料與結構系統(tǒng)。
主要經歷
1994~1998,山東大學土建與水利工程學院學習并獲得工學學士學位。
1998~1999,山東省水利勘測設計院工作,參與橋梁設計,公路施工,水庫工程監(jiān)理等多個項目,取得土建及水利工程設計、施工、監(jiān)理助理工程師職稱。
1999~2001,浙江大學建工學院碩博一貫制研究生,導師為董石麟院士,研究方向為空間結構。
2001~2004,香港理工大學土木及結構工程學系博士研究生,導師為結構工程講座教授(Chair Professor)高贊明教授、倪一清副教授、董石麟院士。研究方向為大跨橋梁結構的振動控制及健康監(jiān)測。博士論文題目為“采用智能磁流變阻尼器進行斜拉索的振動控制”。2004年9月博士論文答辯并取得哲學博士(Ph.D.)學位。
2004~2005,香港理工大學土木及結構工程學系副研究員(Research Associate),與本系倪一清副教授及應用物理學系柯少榮助理教授合作研發(fā)“帶有內嵌式壓電傳感器的用于結構振動控制的智能磁流變阻尼器”;
2005~2006,香港理工大學土木及結構工程學系副研究員(Research Associate),與結構工程講座教授(Chair Professor)徐幼麟教授合作研究“青馬大橋健康監(jiān)測評級系統(tǒng)”,建立了單元數(shù)多達45萬的青馬大橋精細有限元模型,用于應力應變實測數(shù)據(jù)與計算結果的比較研究。
2006~2008,香港理工大學土木及結構工程學系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研究員(Research Fellow),負責《結構力學》 () 及《材料力學》 () 的教學工作(全英文教學,班級學生人數(shù)分別為97,125),參與香港理工大學土木及結構工程學系與應用物理學系的聯(lián)合研究項目“基于電磁主動材料的智能結構與系統(tǒng)”、“廣州新電視塔(610m,世界最高電視塔)施工與運營健康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施”,以及“高聳結構健康監(jiān)測系統(tǒng)基準問題的研究-測試健康監(jiān)測技術的公共平臺”等項目。
2008年9月起,任浙江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副教授、碩導。
主要科研項目
縱向科研項目
1) “基于向量式有限元的強地震動場作用下大跨度斜拉橋的倒塌模式與模式控制研究”,縱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重大工程的動力災變)培育項目,50萬人民幣,2010.1-2012.12,項目主持人。
2) “在役空間鋼結構的構件應力監(jiān)測方法研究”,縱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23萬人民幣,2010.1-2012.12,項目主持人。
3) “采用智能磁流變阻尼器的大跨索承橋拉索振動控制技術研究”,縱向,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0.1-2011.12。項目主持人。
4) “斜拉索半主動開環(huán)振動控制理論與實驗研究”,縱向,教育部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2010.1-2012.12。項目主持人。
5) “利用智能磁流變阻尼器進行斜拉索半主動開環(huán)振動控制”,縱向,浙江省人事廳留學回國人員擇優(yōu)資助基金, 2010.1-2012.2。項目主持人。
6) “土木工程健康監(jiān)測與振動控制”,縱向,浙江大學, 2008.9-2009.8,浙江大學引進人才科研啟動項目,項目主持人。
7) “高聳結構健康監(jiān)測基準問題的研究”,縱向,香港理工大學,2007.5-2008.9, 項目參與人。
8) “基于電磁主動材料的智能結構與系統(tǒng)”,縱向,香港理工大學,2006.2-2008.9, 項目參與人。
9) “青馬大橋健康監(jiān)測評級系統(tǒng)的建立”,縱向,香港理工大學及香港政府路政署,2005.5-2007.5, 項目參與人。
10) “用于斜拉索振動控制的具有內嵌式傳感器的智能阻尼器的開發(fā)”,縱向,香港理工大學,項目參與人。
11) “采用磁流變阻尼器進行斜拉索的振動控制”,縱向,香港特區(qū)研究資助局, 2001.5-2004.9,項目參與人。
橫向工程項目
1)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監(jiān)控技術關鍵技術研究”,橫項,2008.9-2009.3,項目主持人。
2) “工業(yè)廠房結構安全檢測技術初步”, 橫項, 2008.12-2009.1,項目主持人。
3) “廣州新電視塔(世界最高電視塔,610m高)施工監(jiān)控和運營健康監(jiān)測系統(tǒng)開發(fā)與實施”,橫向,2007.4-2008.9,項目參與人。
4) “江陰大橋健康監(jiān)測系統(tǒng)升級改造”,橫向,2004.1-2006.3,項目參與人。
5) “蘇通大橋(世界最長斜拉橋;主跨1088m)健康監(jiān)測及安全評價系統(tǒng)設計與研究”,橫向,2003.9-2005.9, 項目參與人。
6) “錢江四橋長期健康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開發(fā)與實施”,橫向,2002.10-2004.8,項目參與人。
7) “洞庭湖大橋斜拉索振動控制(世界首次將智能阻尼技術應用于橋梁結構)”,橫向, 2001.5-2003.5,項目參與人。
教學工作
本科生:
Structural Mechanics I:
全英文授課,學時/人數(shù):98/125 (香港理工大學,2006.2-2006.7)
Structural Mechanics II, Mechanics of Materials:
全英文授課,學時/人數(shù):98/97 (香港理工大學,2006.9-2007.3)
畢業(yè)設計 (2008.9-)
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SRTP) (2008.9-)
創(chuàng)新性設計(2009.7)
研究生
大跨纜索結構橋(2008.9-)
橋梁結構健康監(jiān)測與控制(2008.9-)
博士生專業(yè)英語(建工)(2008.9-)
行政服務
2009.11- 浙江大學建工學院土木工程系 系主任助理
2009.9- 浙江大學建工學院碩09混合班 德育導師
2006.2-2007.2 香港理工大學土木及結構工程學習一年級本科生 班主任
2003.11-2008.9 浙江大學香港校友會 理事
2003.6-2008.6 香港理工大學研究生宿舍資深導師 (Senior Tutor)
2002.6-2003.6 香港理工大學研究生宿舍導師 (Tutor)
2002.3-2003.6 香港理工大學 質量控制委員會 委員(Member of Quality Assurance Committee,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2002.3-2003.6 香港理工大學研究生會秘書長
20002.-2001.1 浙江大學第一屆博士生會宣傳部部長
1999.9-2001.5 浙江大學建工學院 99秋博士班班長
1997.2-1998.1 山東大學土建與水利工程學院學生會主席
1996.2-1997.7 山東大學青年志愿者社會援助中心副主任
1995.2-1996.2 山東大學學生會勤工助學部部長
獎勵、榮譽
1) 2007年1月,香港理工大學最佳專業(yè)顧問服務及創(chuàng)新(國際)獎
2) 2005年9月,第十五屆全國發(fā)明博覽會銀獎:“用于土木及機械工程結構振動控制的智能阻尼系統(tǒng)”;項目號:A68;證書號:152176
3) 2004年9月,第九屆磁流變與電流變液國際學術會議最佳論文獎:“Cable Vibration Control Using MR dampers (采用磁流變阻尼器進行斜拉索的振動控制)”
4) 2000年,浙江大學“三好研究生”獎;
5) 1994-1998,山東大學本科期間,獲“中華電力新星(學生)獎”國家獎1項,“山東省十大優(yōu)秀學生”等省級獎6項,“山東大學十大學生標兵”等校級獎20余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