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事跡
奧托·弗蘭克是是德籍猶太人,也是《安妮日記》的作者安妮·弗蘭克的父親,家中還有妻子艾迪斯·弗蘭克(Eddis Frank)姐姐瑪格特(Margot Frank)。由于當時納粹德國排斥猶太人風氣日盛。奧托便放棄于德國的事業(yè)而將家庭移至荷蘭阿姆斯特丹。一家過著較為平順的生活;但是1940年5月后,荷蘭為德國攻占之后,荷蘭的新統(tǒng)治者英夸特也將排猶法律于荷蘭執(zhí)行。
1944年8月4日,奧托一家由于有人告密的原因而被德國警察逮捕。數(shù)日后所有人被轉(zhuǎn)送到荷蘭的威斯第包克集中營,一個月后隱秘之家的八個人被轉(zhuǎn)送到奧斯威辛集中營。之后,女兒安妮·弗蘭克(Anne Frank)與瑪格特(Margot Frank)又被轉(zhuǎn)送到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1945年3月姐妹都因傷寒死于營中,距離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被英軍解放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而其他隱密之家的成員除奧托之外,都死于集中營之中。
作品介紹
《安妮日記》由于公司女職員的保存而留了下來,之后公司的女職員又轉(zhuǎn)交給生存下來的奧圖·弗蘭克,1947年安妮的日記便出版,成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安妮日記》還是安妮·弗蘭克在二戰(zhàn)中遺留下來的一本個人日記,它真實地記述了她與家人以及另兩個猶太家庭為逃避納粹迫害躲在密室里而度過的長達兩年的隱蔽生活。安妮從13歲生日(1942年6月12日)寫起,一直寫到1944年8月4日他們的隱居地被德國黨衛(wèi)軍查抄前不久。這個不到16歲在納粹集中營中被傷寒病奪去了生命的孩子的日記在戰(zhàn)后成為人們對那場人類夢魘進行深刻反思的珍貴教材。當時距德軍投降僅一個星期。1947年,死里逃生的安妮父親奧托·弗蘭克將女兒遺留的日記付梓出版。這本日記已轉(zhuǎn)譯成55種文字,共印刷3000萬冊。她避難的房子已被辟為安妮故居博物館,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前來緬懷那不堪回首的人類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