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握拍:右手握拍,雙手反拍
轉入職業(yè)時間:2005.12
會說的語言:俄語,英語,法語
喜歡的比賽:澳大利亞網(wǎng)球公開賽
喜歡的場地:紅土,硬地(這廝居然從沒打過草地)
喜歡的音樂:最喜歡R&B,喜歡所有的
喜歡的書: Atlantida's Code
喜歡的食物:日本食物,比薩
喜歡的旅游地:澳大利亞
愛好:音樂,電影,逛街,跳舞,花樣滑冰,睡覺
喜歡的球員:Andy Roddick
教練:哥哥Alexander Pavlyuchenkov
開始打網(wǎng)球:3歲
單打最高排名:13 (2011.7.4)
雙打最高排名:21(2013.9.16)
WTA單打冠軍數(shù)量:12(蒙特雷公開賽冠軍和伊斯坦布爾杯冠軍以及巴黎蘇伊士GDF公開賽冠軍)
WTA雙打冠軍數(shù)量:5
ITF單打冠軍數(shù)量:5
ITF雙打冠軍數(shù)量:8
歷數(shù)冠軍
2005 - Played first two events of career on ITF Circuit in Czech Republic.
2006 - Played first Tour main draw at Moscow, falling 1r (as WC, l. to No.8 seed Vaidisova); won one singles title and two doubles titles on ITF Circuit.
2007 - Played second Tour main draw at Wimbledon, falling 1r (as WC, l. to No.10 seed Hantuchova); fell in Tour qualifying three times (incl. Australian Open, US Open); won three doubles titles on ITF Circuit.
2008 - Breakthrough season, highlighted by first two QF finishes at Palermo (as LL, l. to No.7 seed Koryttseva) and Tokyo [Japan Open] (d. No.3 seed Zheng en route; l. to No.5 seed Kanepi) and strong performances in Grand Slam main draw debuts at Roland Garros (as qualifier, l. to No.26 seed Pennetta in 3s in 2r), Wimbledon (as qualifier, d. No.17 seed Cornet and Li in 1r and 2r, falling to No.14 seed A.Radwanska in 3r; win over world No.17 Cornet was first Top 20 win) and US Open (l. to No.15 seed Schnyder in 2r); in other three Tour main draws, reached 2r at Fès (as qualifier, l. to No.7 seed Cirstea) and Stockholm (as qualifier, l. to No.3 seed Srebotnik) but finally fell 1r at Guangzhou (l. to Kudryavtseva in 3s); fell in Tour qualifying four times (incl. Australian Open); also won four singles titles on ITF Circuit; having begun season ranked No.286, made Top 100 debut on July 7 (after Wimbledon; rose from No.137 to No.92) and Top 50 debut on November 3 (after winning fourth ITF Circuit singles title of season; rose from No.56 to No.45); strong results in doubles, winning first Tour doubles title Fès (w/Cirstea), finishing runner-up at Palermo (w/Kudryavtseva) and winning three doubles titles on ITF Circuit.
2018年5月26日,帕芙柳琴科娃獲得WTA國際巡回賽法國斯特拉斯堡賽女單冠軍。
職業(yè)生涯
2005年
首次在捷克參加了兩項ITF巡回賽。
2006年
首次參加了莫斯科頂級巡回賽正賽,止步于第一輪(作為外卡選手,負于8號種子瓦迪索娃);獲得ITF巡回賽的一個單打冠軍和兩個雙打冠軍。
2007年
第二次參加溫網(wǎng)正賽,止步于第一輪(作為外卡選手負于10號種子漢圖楚娃);三次止步于頂級公開賽的資格賽(包括澳網(wǎng)和美網(wǎng)),獲得三個ITF巡回賽雙打冠軍。
2008年
是其有所突破的一個賽季,最突出的是首次兩次進入四分之一決賽,分別在帕勒莫公開賽(作為LL{幸運落敗者},負于七號種子庫里斯提)和東京【日本公開賽】(擊敗3號種子鄭潔負于5號種子卡內皮);并且在大滿貫賽事的首次亮相有不俗的表現(xiàn),在羅蘭加洛斯法網(wǎng)賽(作為資格賽選手在第二輪苦戰(zhàn)三盤負于26號種子佩內塔),溫網(wǎng)(作為資格賽事選手,第一輪擊敗17號種子科內特第二輪擊敗李娜,苦戰(zhàn)三盤負于14號種子A.拉德萬斯卡,擊敗17號種子科內特是她首次擊敗前20位的選手)和美網(wǎng)(在第二輪負于15號種子施奈德),參加了另外3個頂級巡回賽的正賽,進入了摩洛哥站的第二輪(作為資格賽選手負于7號種子克里斯蒂)和斯特克爾摩站(作為資格賽選手負于3號種子斯雷波特妮克)但是最后止步于廣州公開賽的第一輪(苦戰(zhàn)三盤負于庫德亞特塞娃);四次止步于頂級巡回賽的資格賽(包括澳網(wǎng));同時也獲得4個ITF巡回賽單打冠軍,剛開始的賽季其排名是286位,但在7月7日她首次進去前100位(溫網(wǎng)之后,其排名從137飆升至92位)并且在11月3日首次躋身前50位(在這個賽季獲得四個ITF巡回賽的單打冠軍之后,排名從56位上升到45位);在雙打項目撒花那個也有很好的表現(xiàn),首次獲得摩洛哥公開賽雙打冠軍(搭檔克里斯蒂),在帕勒莫站獲得亞軍(搭檔庫德亞特塞娃)和三個ITF巡回賽的雙打冠軍。
2009年
一月份—進入奧克蘭公開賽第二輪(作為7號種子負于雷扎伊),進入霍巴特站的八強(以16 75 63負于最終奪冠的卡維圖娃;并且在第一盤以6比1獲勝,第二盤5比2領先的情況下);止步于澳網(wǎng)第一輪(在第三盤5比4領先握有兩個賽點的情況下,以64 26 75負于加賓)。
二月份—進入巴黎站第二輪【室內】(負于3號種子德門蒂耶娃);止步于迪拜網(wǎng)球公開賽首輪(負于6號種子比最終奪冠的大威廉姆斯)。
三月份—突破性的打進了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的半決賽(連續(xù)擊敗了2號種子揚科維奇和7號種子A.拉德萬斯卡,但負于5號種子揚科維奇;并且首次連續(xù)打敗兩個排名前十的選手,分別是排名第3的揚科維奇和排名第10的A.拉德萬斯卡);之后其排名首次進入前40和前30在三月30日(排名從42位上升到27);進入邁阿密公開賽的第二輪(負于11號種子并最終奪冠的阿扎蓮卡)。
四月份—在聯(lián)合會杯世界組半決賽以0勝2負的戰(zhàn)績從而使俄羅斯隊以1比4不敵意大利隊;在摩洛哥站進入第二輪(作為3號種子苦戰(zhàn)3盤負于茲尼克)。
五月份—止步于馬德里公開賽第一輪(負于彭帥),在羅蘭加洛斯法網(wǎng)公開賽上進入第三輪(作為27號種子負于頭號種子薩芬娜)。
六月份—進入伯明翰公開賽第三輪(作為5號種子苦戰(zhàn)三盤負于米爾扎),進入溫網(wǎng)第二輪(作為31號種子負于云斯)。
七月份—進入巴斯塔德站的第二輪(作為六號種子負于基里連科);止步于帕勒莫公開賽第一輪(作為4號種子因右肩受傷退出與比蘭蒂的比賽)。
2010年
在2010年,帕夫柳琴科娃終于取得了個人職業(yè)生涯的重大突破。在3月7號結束的墨西哥蒙特雷公開賽決賽中,一日雙賽的她擊敗了長腿美女漢圖楚娃,強勢奪得了個人職業(yè)生涯首個單打冠軍。憑借著這個冠軍,在3月8號,她的世界排名也隨之上升到了創(chuàng)紀錄的第25位。隨后的印第安維爾斯賽,連續(xù)作戰(zhàn)的她由于體力不支,在第三輪慘遭澳大利亞名將斯托瑟橫掃,無緣突破去年的四強戰(zhàn)績。法網(wǎng)她打進了第三輪,擊敗她的是小威廉姆斯;溫網(wǎng)也打進了第三輪,擊敗她的是比她年長一歲的沃茲尼亞奇。在總獎金額為22萬美金的WTA國際巡回賽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杯上,帕芙柳琴科娃與同胞維斯尼娜展開三盤大戰(zhàn),最終以5-7/7-5/6-4的比分實現(xiàn)逆轉,捧起個人生涯第二座冠軍獎杯,憑借著這個冠軍所獲得的280個積分,她的世界排名也再創(chuàng)新高,達到了第24位。西南財團賽她繼續(xù)優(yōu)異的表現(xiàn),一路上連克德門蒂耶娃、皮爾和維克梅耶爾闖進四強,僅在半決賽以1—2的總比分憾負莎拉波娃,無緣首個一級賽的決賽。羅杰斯杯首輪,帕夫柳琴科娃遭遇同胞庫茲涅佐娃,結果她以1比2的總比分不敵對手無緣次輪。紐黑文公開賽因傷退賽。美國網(wǎng)球公開賽止步第四輪,擊敗她的是意大利老將斯齊亞沃尼。在美網(wǎng)闖入十六強也成為她在大滿貫賽場上取得的最佳單打戰(zhàn)績。轉戰(zhàn)亞洲賽季,在韓國公開賽第二輪,帕夫柳琴科娃連輸兩盤爆冷不敵日本老將伊達公子,無緣八強。而泛太平洋公開賽第三輪,她又連輸兩盤不敵頭號種子沃茲尼亞奇,無緣八強。中國網(wǎng)球公開賽首輪不敵卡內皮,無緣十六強?死锬妨直纵喸庥鰧嵙Σ凰椎凝R布爾科娃,帕夫柳琴科娃苦戰(zhàn)三盤出局,無緣第二輪。巴厘島冠軍賽首輪連輸兩盤,慘敗給伊萬諾維奇,也就此結束了取得不小突破的2010賽季。
2017年
2017年WTA國際賽蒙特雷賽,賽會的3屆冠軍得主帕芙柳琴科娃以6-4/2-6/6-1擊敗現(xiàn)世界第一科貝爾,拿到在賽事的第4冠,也是個人的第9座冠軍獎杯。
2017年5月6日,WTA國際賽拉拉-梅里姆公主大獎賽結束了女單決賽的較量。賽會頭號種子帕芙柳琴科娃延續(xù)了近期的出色狀態(tài),以7-5 7-5力克前法網(wǎng)冠軍斯齊亞沃尼,收獲自己職業(yè)生涯單打第十冠的同時也將自己近期在WTA巡回賽中的連勝記錄刷新為10場。
2017年10月,WTA香港公開賽女單決賽中,賽會6號種子帕芙柳琴科娃克服臺風天氣導致的降雨打擾,與澳洲新秀加芙里洛娃戰(zhàn)至周一凌晨,帕芙柳琴科娃以5-7、6-3、7-6(3)的比分逆轉勝出,拿到了個人本賽季的第3個單打冠軍。
2018年
2018年5月26日,帕芙柳琴科娃獲得WTA國際巡回賽法國斯特拉斯堡賽女單冠軍。
2019年
2019年1月22日,2019賽季澳網(wǎng)公開賽女單1/4決賽,帕芙柳琴科娃6-2/5-7/1-6被柯林斯逆轉,無緣四強。
2019年4月5日(當?shù)貢r間),2019賽季蒙特雷站1/4決賽,帕芙柳琴科娃以0-6/4-6不敵阿扎倫卡,止步8強。
2019年4月28日,薩法洛娃/帕夫柳琴科娃獲國際女子職業(yè)網(wǎng)聯(lián)斯圖加特賽女雙亞軍。
2019年9月21日,步入2019賽季泛太平洋公開賽女單決賽。
2019年9月22日(當?shù)貢r間),獲2019賽季泛太平洋公開賽女單亞軍。
2019年10月,闖入2019年莫斯科賽女單決賽。
2019年10月20日,獲2019年克里姆林杯WTA頂級賽女單第二。
2020年
2020年1月29日,止步2020年澳大利亞網(wǎng)球公開賽女單四分之一決賽。
比賽成績
時間 | 成績 |
---|---|
2019年9月22日(當?shù)貢r間) | 2019賽季泛太平洋公開賽女單亞軍 |
2019年10月20日 | 2019年克里姆林杯WTA頂級賽女單第二 |
2020年1月29日 | 2020年澳大利亞網(wǎng)球公開賽女單8強 |
榮耀時刻
英文版
Junior highlights include three Grand Slam singles titles, at 2006 Australian Open (d. Wozniacki in final), 2006 US Open (d. Paszek in final) and 2007 Australian Open (d. Brengle in final) and one runner-up finish, at 2006 Roland Garros (l. to A.Radwanska in final); four Grand Slam doubles titles, at 2006 Australian Open, 2006 Roland Garros (both w/Fichman), 2006 US Open (w/Kleybanova) and 2007 US Open (w/U.Radwanska).
中文版
大滿貫賽青少年比賽獲得三個單打冠軍,分別在2006年澳網(wǎng)(決賽擊敗沃茲尼亞奇),2006美網(wǎng)(決賽擊敗塔米納-帕斯?jié)煽耍┖?007年澳網(wǎng)(決賽中擊敗布倫格爾)和一次亞軍在2006年羅蘭加洛斯法網(wǎng)中(決賽中負于A.拉德萬斯卡);四個大滿貫雙打冠軍,分別是在2006年的澳網(wǎng),法網(wǎng)(搭檔都是菲楚曼),美網(wǎng)(搭檔是克萊班諾娃)和2007年的美網(wǎng)(搭檔是U.拉德萬斯卡)。
歷史排名
年終排名
2018年——第42位
2017年——第15位
2016年——第28位
2015年——第28位
2014年——第25位
2013年——第26位
2012年——第36位
2011年——第16位
2010年——第21位
2009年——第41位
2008年——第45位
2007年——第281位
2006年——第402位
單打最高排名
第13位
雙打最高排名
第21位
生涯數(shù)據(jù)
大滿貫戰(zhàn)績
?年份 | 澳網(wǎng)? | 法網(wǎng)? | 溫網(wǎng)? | ?美網(wǎng) |
---|---|---|---|---|
?2007 | ?/ | / | ?第一輪 | / |
?2008 | / | ?第二輪 | ?第三輪 | ?第二輪 |
?2009 | ?第一輪 | ?第三輪 | ?第二輪 | ?第一輪 |
?2010 | ?第二輪 | ?第三輪 | ?第三輪 | ?第四輪 |
?2011 | ?第三輪 | ?八強 | ?第二輪 | ?八強 |
?2012 | ?第二輪 | ?第三輪 | ?第二輪 | ?第二輪 |
?2013 | ?第一輪 | ?第二輪 | ?第一輪 | ?第三輪 |
?2014 | ?第三輪 | ?第二輪 | ?第一輪 | ?第二輪 |
?2015 | ?第一輪 | ?第一輪 | ?第二輪 | ?第二輪 |
?2016 | ?第一輪 | ?第三輪 | ?八強 | ?第三輪 |
?2017 | ?八強 | ?第二輪 | ?第一輪 | ?第一輪 |
?2018 | ?第二輪 | ?第二輪 | ?第一輪 | ?第一輪 |
?2019 | ?八強 | ? | ? | ? |
2020 | 8強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