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背景
2006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系政治學博士
1999年,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系政治學專業(yè)政治學碩士
1996年,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系國際政治專業(yè)政治學學士
工作履歷
2010年—至今,清華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2007年—2010年,英國劍橋大學政治與國際問題研究系講師
2006年—2007年,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博士后
1999年—2000年,清華大學21世紀發(fā)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研究領域
中國政治,轉(zhuǎn)型政治經(jīng)濟學,比較民主化,中國革命,比較政治制度
獎勵與榮譽
2009《民主的細節(jié)》被《南方周末》、《新京報》、新浪網(wǎng)等媒體評為年度圖書
2006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An-WangPost-docFellowship
學術成果
主要論文
The Maoist Discourses and the Mobilization of Emotionsin Revolutionary China”in Modern China May 2010
The Pitfalls of Chinese Populism,”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Global Edition)2009 Spring
Why Did It Go So High:The Political Mobiliz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Collectivizationin China”in China Quarterly.(Sep,2006)
The Politics and Ethics of Going Greenin China,in Forging Environment alism:Justice,Livelihood and Contested Environments,ed.by Joanne Bauer,M.E.Sharpe,2005.
時政專欄集
《民主的細節(jié):當代美國政治觀察》,上海三聯(lián)書店出版社2009年版
另有學術隨筆和時政評論若干,散見于《南方周末》、《財經(jīng)》、《新周刊》、《南方人物周刊》、《東方瞭望周刊》等刊物。
個人經(jīng)歷
網(wǎng)名“Drunkpiano”,“醉鋼琴”。為《南方周末》寫時評專欄、《新周刊》寫書評影評專欄。
《南方周末》2008年度年度專欄作者。
興趣:民主與民主化、政治經(jīng)濟學、各國革命史。
2010年8月,劉瑜從英國回到中國。她辭去了劍橋大學的教職,進入清華大學人文社科學院政治系任教。即使人在國外時,劉瑜也是國內(nèi)公共領域最重要的聲音之一。她為媒體撰寫的政治評論專欄既受好評又受歡迎,去年結(jié)集成了《民主的細節(jié)》,上市不到一個月就加印,年底入選各大好書榜、暢銷榜,截至2010年8月印刷18次。
個人作品
《民主的細節(jié)》(美國政治觀察專欄集,2009年南方周末年度圖書)
小說:《余歡》(收錄兩篇小說,上篇為《孤獨得像一顆星球》,下篇為《那么,愛呢》)、《煙花》
《送你一顆子彈》
《觀念的水位》。
經(jīng)典語錄
01、“理性無知”:當”無知“合乎人們的”理性“時,人們可能會努力保持這種無知,刻意逃避可能會干擾這種無知的信息。
02、24歲到31歲,對于一個女人來說,算是一段“黃金歲月”的流失?我試圖為此傷感,但卻傷感不起來。時間嘛,哪一段和哪一段不是差不多。一想到一個30以上的女人為自己的年齡而自卑本質(zhì)上是迎合男人的世界觀和審美觀,我就更覺得不能讓他們得逞。
03、愛情的偉大之處在于它可以遮蔽一個人存在的虛空,愛情的渺小之處在于它只能遮蔽這個虛空而已。對于解決自我的渺小感,愛情只是偽幣。
04、愛是一種能力而不是一個遭遇。
05、不要讓某種集體的意志或者情感蒙蔽自我,你比你所想象的更自由。
06、出于責任感,我承擔了全世界的孤獨。我不但孤獨,而且我的孤獨品種繁多、形態(tài)各異:在女人堆里太男人,在男人堆太女人;在學者里面太老粗,在老粗里面太學者;在文青里面太憤青,在憤青里面太文青……我覺得上帝把我派到人間,很可能是為了做一個認同紊亂的心理實驗。
07、但現(xiàn)實中更本質(zhì)的沖突不是來自于勇氣和懦弱,而是來自于反抗的勇氣和承受的勇氣。拒絕烏托邦和追求它一樣需要勇氣。
08、當你推著購物車在愛情的超市里穿行的時候,再饑腸轆轆,也要有耐心。耐心是一種美德,其基本的道理就是,你的饑餓,不應該是讓一個霉包子糟蹋你胃口的理由,也不能是你浪費一個好包子的理由。很多時候,沖動里面有一種快感,而另一些時候,遠離則是一種操守。
09、對極端情況的想象是認識世界、認識自己的捷徑,而太平年代只是模糊人性,好人顯不出好,壞人顯不出壞。
10、對男人來說,愛情這個東西有點象出麻疹,出個次把基本就有免疫力了,以后不大會得,就是再得,也是一點小傷風小感冒,不耽誤他朝著通向牛逼的道路一路狂奔而去。女人愛起來哪里是傷風感冒,上來就是腫瘤,良性也得開刀,惡性就死定了。
11、對有志青年來說,發(fā)瘋是多么燦爛的事情簡直是義不容辭。
12、而所謂人性覺醒,就是從自己所隱身的角色中抽身出來,恢復成獨立、完整并需要為自己一舉一動負責的人,從制度的深井中一點點爬上來,在更廣闊的天空下,看到雨滴如何匯成洪水。
13、而真正關心政治,不是關心領導人的起居和病例,而是關心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不是關心“事件”,是關心正義。
14、很多時候沖動是一種快感,而另一些時候,遠離則是一種操守。
15、樂觀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對人性的信心。我不知道人性善性惡,只知道人人都追求快樂,而選擇的權利——自由——是快樂的前提;同時,權力制衡——民主作為其維度之一——又是自由的前提。我不相信一個喜歡數(shù)理化的人一輩子只能讀四書五經(jīng)會快樂,不相信一個擅長經(jīng)商的人一輩子只能給領導寫報告會快樂……追求快樂的本性使每個人都成為潛在的革命者,而一個遠離快樂的制度也許可以依靠信息控制維持很久,但在信息控制越來越不可能的世界,一條縫會漸漸變成一扇門。
16、沒有無聊的人生,只有無聊的人生態(tài)度。
17、沒有一滴雨會認為自己造成了洪災。當一個惡行的鏈條足夠漫長,長到處在這個鏈條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人都看不到這個鏈條的全貌時,這個鏈條上的每一個人似乎都有理由覺得自己無辜。 而所謂人性覺醒,就是從自己所隱身的角色中抽身出來,恢復成獨立、完整并需要為自己一舉一動負責的人,從制度的深井中一點點爬上來,在更廣闊的天空下,看到雨滴如何匯成洪水。
18、每個人的心里,有多么長的一個清單,這些清單里寫著多少美好的事,可是,它們總是被推遲,被擱置,在時間的閣樓上腐爛。為什么勇氣的問題總是被誤以為是時間的問題,而那些沉重、抑郁的、不得已的,總是被叫做生活本身。
19、那么多事情,跟青春綁在一起就是美好,離開青春,就是傻冒。在青春的掩護下,頹廢是勇氣,懶惰是反抗,空虛是性感。
20、那些與你毫無關系的人,就是毫無關系,就算笑得甜蜜,就算有過無關痛癢的來往,就算你努力經(jīng)營這段關系。那些與你有關系的,就是與你有關系,就算你們只見過三次,就算你們?nèi)瓴糯罾硪粋?cè),就算你想不起他的樣子,就算你們隔著十萬八千里.有些人注定是你生命里的癌癥,而有些人只是一個噴嚏而已。
社會評價
今日中國的公共討論常見一種病理化的傾向,總是困在“民主”、“自由”之類的名詞面前,大而無當?shù)馗∮伪韺,夾纏不清,難以寸進。所以劉瑜來得正是時候,因為她替這些蒼白的名詞補回了該有的細節(jié)和血肉,有專業(yè)學養(yǎng)的根基,又有平近親和的故事,她的評論正是這時代最需要的營養(yǎng)劑。——文藝評論家梁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