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jīng)歷
人物出身
關勝是三國名將關羽的嫡系子孫,長相與祖上關羽頗為相似,使一口青龍偃月刀,有萬夫不當之勇,人稱大刀。他雖熟讀兵書,深通武藝,卻僅擔任蒲東巡檢,始終屈居下僚。
征剿水泊
梁山軍攻打大名府時,太師蔡京召集樞密院官員,商議出兵救援。步司衙門防御使保義宣贊與關勝有舊交,趁機向蔡京推薦關勝,稱其有“安邦定國之策,降兵斬將之才”,若拜為上將,必可“掃清水寨,殄滅狂徒,保國安民,開疆展土”。蔡京便命宣贊前往蒲東,禮請關勝。關勝遂收拾刀馬盔甲,帶同結義兄弟郝思文,隨宣贊赴京。
蔡京見關勝一表人才,對他非常賞識,并詢問對敵之策。關勝認為“若救北京,虛勞神力”,建議直取梁山,行圍魏救趙之計。蔡京遂調(diào)撥一萬五千精銳兵馬,任命關勝為領兵指揮使,并以郝思文為先鋒、宣贊為合后,讓三人征討梁山泊。關勝分兵三路,攻打梁山寨柵。戴宗奉命趕赴大名府,請宋江、吳用回軍梁山,以解山寨之難。
水軍頭領張橫立功心切,不顧張順勸阻,率二三百人去劫關勝營寨,結果被關勝部下探知。關勝設下伏兵,將張橫等人全部俘獲。張順與阮氏三雄前來搭救,又中了關勝的埋伏,潰敗而走。阮小二、阮小五、張順被李俊救回,阮小七則被官軍活捉。關勝將張橫、阮小七打入陷車,準備捉了宋江后一并解上京師。
歸順梁山
宋江回抵梁山后,在山下與關勝對陣,并對眾將盛贊關勝“將軍英雄,名不虛傳”。關勝獨戰(zhàn)林沖、秦明,漸漸有所不敵。宋江愛惜人才想收關勝為山寨頭領,擔心關勝陣亡下令鳴金收兵。后來,呼延灼詐降關勝,誘關勝劫寨,將他引入埋伏。關勝被梁山軍用撓鉤活捉,宣贊、郝思文也相繼被擒。宋江親解其縛,拜倒請罪。呼延灼也賠禮不已。關勝見宋江等人義氣深重,遂與宣贊、郝思文一同投降梁山。
二打大名府時,關勝擔任前部先鋒,在飛虎峪與索超交戰(zhàn),不到十合便將索超殺得“斧怯”。李成出陣夾攻,宣贊、郝思文也都上前助戰(zhàn),五人陷入混戰(zhàn)。宋江趁機驅軍掩殺,大敗官軍。三打大名府時,吳用調(diào)撥八路軍馬。關勝與宣贊、郝思文隸屬第三路。
大名府之戰(zhàn)后,蔡京又調(diào)凌州團練使單廷珪、魏定國征討梁山泊。關勝與單魏二人有舊,便請纓前去抵擋。他與單廷珪交戰(zhàn)二十余合,詐敗逃走,誘單廷珪追趕,用拖刀計將其打落馬下,單廷珪遂降。次日再戰(zhàn),關勝被魏定國的神火兵殺敗,退軍四十里。魏定國正欲回城,卻得知凌州已被李逵、鮑旭攻陷,只得逃往中陵縣。關勝又與單廷珪同入中陵縣,勸降魏定國。
大聚義
攻打東昌府時,關勝迎戰(zhàn)張清,救回朱仝、雷橫,卻被張清的飛石打中刀口。他無心戀戰(zhàn),勒馬退回。
梁山排座次時,關勝排第五位,星號天勇星,位居馬軍五虎將之首,并與徐寧、宣贊、郝思文同守正東旱寨。
元夜鬧花燈時,關勝與林沖、秦明、呼延灼、董平一同帶兵殺至東京城外,與官軍對峙,接應宋江等人回山。
兩贏童貫時,關勝擔任左軍大將,在九宮八卦陣中鎮(zhèn)守東方。后參與十面埋伏陣,與秦明一同伏擊童貫。
南征北戰(zhàn)
梁山受招安后,關勝隨宋江南征北戰(zhàn),在抗擊遼國侵略和剿滅國內(nèi)造反的田虎、王慶、方臘勢力的戰(zhàn)爭中屢立戰(zhàn)功。
征討遼國時,關勝殺敗副統(tǒng)軍賀重寶。后攻破太乙混天象陣中的土星陣,與花榮、張清合力殺死都統(tǒng)軍兀顏光。
征討田虎時,關勝與公孫勝、呼延灼一同鎮(zhèn)守衛(wèi)州。他單騎前往抱犢山,收降唐斌、文仲容、崔埜。后又率軍馳援榆社縣,與索超等人內(nèi)外夾攻,殺死北將房學度。
征討王慶時,關勝率秦明、楊志等九位將領屯駐宛州之東,大敗安昌、義陽等處援軍,擒斬賊將柏仁、張怡。而在簡本水滸中,關勝還曾斬殺梁州守將吳炎、紅桃山守將景臣豹。
征討方臘時,關勝率軍收復丹徒縣,交戰(zhàn)十四五合便斬殺元帥邢政。
又在常州殺死守將錢振鵬。
他三次與南離大將軍石寶交戰(zhàn),杭州兩次,第一次交手二十余合后石寶詐敗逃走,關勝認為石寶刀法不在自己之下,回馬肯定有計,沒去追。第二次最多十個回合關勝誘敵就退下了。在富陽縣正要出馬時,呂方搶先出戰(zhàn)。在烏龍嶺,宋江要取回陣亡的解珍、解寶的尸體,卻中了石寶的埋伏,關勝第三次和石寶交手。宋軍最后一次進攻烏龍嶺,石寶見率軍來攻的宋將是關勝,無心戀戰(zhàn),退上嶺去,烏龍嶺失陷時石寶自殺。
睦州之戰(zhàn)時,和鄭彪交手,因實力懸殊沒幾個回合鄭彪就只能架隔遮攔、左右躲閃,鄭彪的老師包道乙用法術變出一個金甲神人支援徒弟,樊瑞用法術變出烏龍?zhí)鞂敉私鸺咨袢,關勝也一刀砍死了鄭彪。
在清溪幫源洞,宋軍收捕方臘的最后一戰(zhàn)中,關勝和南軍最后一員大將皇侄方杰交手,最多十幾個回合后,花榮、李應、朱仝也上陣夾攻,方杰撥馬回陣途中受到臥底柴進和燕青的攻擊,下馬逃命時被柴進一槍刺中繼而燕青趕上一刀殺死。
人物結局
江南平定后,關勝回京受封,被授為武節(jié)將軍、大名府正兵馬總管。他在北京操練軍馬,深得軍心,后因酒醉,失足落馬,得病身亡。
而在鐘伯敬評本中,關勝的結局則是“后來劉豫欲降兀術,關勝執(zhí)義不從,竟為所害”。
人物外貌
書中外貌描寫:
蔡京看了關勝,端的好表人材。堂堂八尺五六身軀,細細三柳髭髯,兩眉入鬢,鳳眼朝天,面如重棗,唇若涂朱。
出處考究
姓名出處
南宋初年,濟南有驍將關勝,金軍南侵時屢次出城拒戰(zhàn)。知府劉豫受金人利誘,殺害關勝,投降金軍。《金史》、《宋史》都曾有記載。小說《水滸傳》中的關勝或有糅合其形象,鐘伯敬評本中便將劉豫部下關勝與水滸關勝合二為一。清代陳忱也將這段故事加以演義,寫入《水滸后傳》。
宋元時期的《大宋宣和遺事》中,關勝(或作關必勝)已是宋江部下三十六員頭領之一。同時期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贊》中,關勝亦在其中,贊言為“大刀關勝,豈云長孫?云長義勇,乃其后昆”。這兩部文學作品都被認為是《水滸傳》的雛形或藍本。
元雜劇水滸戲《爭報恩三虎下山》中,關勝已作為梁山好漢出場,是梁山排第十一位的頭領。劇中,他下山執(zhí)行任務,因患病沒了盤纏,居然偷狗煮肉賣錢,與小說中的英雄形象相去頗遠。《魯智深喜賞黃花峪》、《王矮虎大鬧東平府》、《豹子和尚自還俗》等劇目中,關勝也都曾有出場。
至于關勝被定型為關羽后代,始于《宋江三十六人贊》。但近代學者余嘉錫卻認為,“龔氏之贊皆就姓名、綽號字面牽合以成文,以此人姓關,遂曰u2018豈云長孫u2019,非真以為壯繆后昆也!端疂G傳》即從此傅會,其實皆出臆造,無足深論!
也有研究者認為,關勝之一人物的塑造,就其綽號和武勇行為,還可能糅合有南宋名將大刀魏勝的形象。
綽號考究
大刀,即大砍刀,有別于隋唐以來的長刀、陌刀,當是兩宋新式冷兵器,所以武人使大刀者多以此綽號為榮。根據(jù)史傳記載,兩宋間武人以“大刀”為綽號的便有大刀魏勝(《宋史》卷三百六十八)、徐大刀(《金史》卷七十九)、陳大刀(《宋史》卷四百五十三)、蘇大刀(《三朝北盟會編》卷一百三十七》)、李大刀(《三朝北盟會編》卷一百二十八)、王大刀(《三朝北盟會編》卷二百三十)、郭大刀(《三朝北盟會編》卷一百三十二)等。
人物評價
原著贊詩
《西江月》
漢國功臣苗裔,三分良將玄孫。繡旗飄掛動天兵,金甲綠袍相稱。
赤兔馬騰騰紫霞,青龍刀凜凜寒冰。蒲東郡內(nèi)產(chǎn)豪英,義勇大刀關勝。
《七律》
對對紅旗間翠袍,爭飛戰(zhàn)馬轉山腰。日烘旗幟青龍見,風擺旌旗朱雀搖。
二隊精兵皆勇猛,兩員上將最英豪。秦明手舞狼牙棍,關勝斜橫偃月刀。
《古風》
古來豪杰稱三國,西蜀東吳魏之北。臥龍才智誰能如,呂蒙英銳真奇特。中間虎將無人比,勇力超群獨關羽。
蔡陽斬首付一笑,芳聲千古傳青史。豈知世亂英雄亡,后代賢良有孫子。梁山兵困北京危,萬姓荒荒如亂蟻。
梁公請救赴京師,玉殿絲綸傳睿旨。前軍后合狼虎威,左文右武生光輝。中軍主將是關勝,昂昂志氣煙云飛。
黃金鎧甲寒光迸,水銀盔展兜鍪重。面如重棗美須髯,錦征袍上蟠雙鳳。襯衫淡染鵝兒黃,雀靴雕弓金鏃瑩。
紫騮駿馬猛如龍,玉勒錦鞍雙獸并。寶刀燦燦霜雪光,冠世英雄不可當。除此威風真莫比,重生義勇武安王。
名人點評
李卓吾:宋公明只是一個黃老之術,以退為進,以舍為取。可笑關勝、宣贊、郝思文那廝都被圈套,盡為出力,人品何在,真強盜也。
余象斗:① 觀關勝對敵單、魏二將,亦雄才之士,正乃強遇手,一霎時欲取其功,此不能也。② 關勝聞言即不疑惑,便以自去,此足可囗漢云長之智矣。③ 關勝心無疑惑,正乃丈夫之量,心思我不負天下之人,天下人豈負我矣。
金圣嘆:① 楊志、關勝是上上人物。楊志寫來是舊家子弟,關勝寫來全是云長變相。② 看他初被人薦便轉薦人,寫豪杰胸襟真與奸臣天壤。③ 寫大刀處處摹出云長變相,可謂儒雅之甚,豁達之甚,忠誠之甚,英靈之甚。一百八人中,別有絕群超倫之格,又不得以讀他傳之眼讀之。④ 草賊罵曰無端,劫寨名為張我,真正英雄,真正闊大,真正儒雅,真正風流。⑤ 英雄儒雅,儼似其祖。
袁無涯:① 只朝廷不明、縱容奸臣當?shù)罃?shù)語,剖肝瀝膽,勝公之心已早感觸,故延灼之說得以深入。若非公明義氣深重,恐勝公不為用也。② 唐斌單騎入衛(wèi)州,是為身謀;關勝單騎到山寨,是許國不謀身,義凜然,膽略過人,所以卒成大功。
王望如:關勝帳中燈下縛張橫,縛阮小七,罵宋江替何天行何道,誠擎天之柱石也。不謂呼延灼以降賊之舊將,行劫寨之奸謀其言曰:宋公明忠義,誤入賊案,夤夜殺死林沖,賊勢自解。又曰:將軍可建大功,我輩可贖重罪,其言可行,不覺墮其術中,雖然勝惟一死可耳,何出“君知報君,友知報友”之言,上宣贊、郝思文反面事賊。嗚呼!云長先生有降曹之孫子耶?吾不信!吾不信!
衍生形象
衍生小說
百回本續(xù)書陳忱的《水滸后傳》中,關勝正言規(guī)諫劉豫,激怒劉豫,幸得人保奏,被監(jiān)禁于東司,卻被燕青設計救出,遂同上飲馬川落草。后到海外投奔李俊,被封為前軍都督。最終因海上救駕之功,成為暹羅國五虎大將軍,封列侯。
錢彩的《說岳全傳》中,關勝有兒子關鈴,曾與岳云結義,在抗金戰(zhàn)爭中立有大功,最終官至總兵。
青蓮室主人的《后水滸傳》中,關勝托生為牛金牛宿毛頭獅勞捷。
70回本續(xù)書俞萬春的《蕩寇志》中,關勝率軍援救清真山,在西灝山兩次大戰(zhàn)云天彪。他縱馬追趕詐敗的云天彪,只顧提防拖刀計,卻未防傅玉暗算,被其用飛錘打成重傷,最終傷重而死。書中,作者認為強盜不配姓關,將他改姓為冠。
程善之的《殘水滸》中,關勝是梁山軍官團成員,曾在忠義堂上當眾斬殺通金賣國的段景住。后隨盧俊義投降朝廷,被種師道授為經(jīng)略使軍前馬步都虞侯。
巴孤的《賊三國》中,關勝隨宋江投入劉備軍中,官至中郎將。后聽聞先祖關羽敗走麥城,遂說服吳用,前去麥城搭救。他為掩護關羽撤退,喬裝成關羽模樣,獨戰(zhàn)蔣欽、丁奉等東吳諸將,力斬東吳裨將十數(shù)員,終因寡不敵眾而戰(zhàn)死。
張恨水的《水滸新傳》中,關勝參與抗金,曾與林沖、楊志等十八騎勤王東京。北宋滅亡后,他與呼延灼一同北上大名府,投入宗澤部下。
戲劇形象
傳統(tǒng)京劇中以關勝為主角的劇目主要有:
《戰(zhàn)磁州》:演大刀關勝討梁山前,托妻寄子事。
《蘆林坡》:宋江攻大名府,救盧俊義;蔡京遣大刀關勝用“圍魏救趙”之計,直攻梁山。張順方與阮小七駕舟巡哨,偕赴朱貴酒店飲酒,李俊、阮小二、孫二娘、顧大嫂繼至,相與謔笑,忽得關勝進兵之信,乃急回山。扈三娘、顧大嫂、孫二娘等出戰(zhàn),敗退。
《借圣威》:一名《關勝探營》,演關勝攻梁山,率宣贊、郝思文探營巡哨事。該劇只一場,以舞蹈為主。
《收關勝》:關勝攻打梁山,擒阮小七及張橫。宋江回救,關連敗諸將;呼延灼投關詐降,賺關夜襲,伴至水濱,梁山眾頭領,合力擒獲關勝,勸同聚義。
《紅桃山》:紅桃山女盜張月娥與宋江對壘;關勝與戰(zhàn),被誘入山中,幾為山火所傷。林沖與張酣戰(zhàn),亦不能勝;s后至,三人合力獲張月娥。
評書形象
揚州評話王派水滸《盧十回》中,關勝是世襲武安王,鎮(zhèn)守山海關。他掌中金背大刀,胯下鐵腳棗騮駒。評話中,關勝的武藝是當之無愧的馬軍五虎之首,祖?zhèn)麝P家春秋刀法,號稱天下第一口名刀。
影視形象
1907年的戲曲片《收關勝》是已知最早根據(jù)《水滸傳》改編的影視作品,其中由許德義飾演關勝。
1972年邵氏電影《群英會》,第三部分《白水灘》講述梁山后代鬧法場的故事,由吳池欽飾演關勝。
1998年央視電視劇《水滸傳》,李振起飾演關勝,只在最后一集金殿受封時出場。
2011年電視劇《新水滸傳》,寶力高飾演關勝。
2013年數(shù)字電影《水滸人物譜之大刀關勝》,那家威飾演關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