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諸兒,即齊襄公(?—前686年)春秋時代 齊國第十四位國君。姜姓,呂氏,名諸兒, 齊僖公祿父之子。因為違背“瓜熟而代”諾言、失信于臣子連稱和管至父,兩人懷恨在心,公孫無知知道后聯(lián)合兩人弒殺齊襄公諸兒。
人物記載
齊襄公于 周莊王元年(前698年)即位為國君。公元前694年襄公四年鄭國大臣 高渠彌叛亂,殺死了曾拒絕迎娶齊國公女文姜的鄭昭公忽另立其弟子亹為君。齊襄公于是假意示好,邀請子亹和高渠彌入齊。高渠彌自以為能夠得到強大齊國的支持,不料一到齊國,齊襄公就命令手下殺了子亹并且將叛臣高渠彌五馬分尸,幫助 平定鄭國內亂。公元前693年,即襄公五年,齊師伐紀,攻取 紀國三邑,齊襄公八年,齊國滅紀國,今 臨朐、青州、 壽光、昌樂等地大部歸齊。襄公九年衛(wèi)國內亂,襄公姐姐宣姜的兒子衛(wèi)惠公被衛(wèi)國左右公子趕出國境,求救于齊襄公.襄公遂聯(lián)合宋、魯、陳、蔡四國共同伐衛(wèi)誅殺衛(wèi)國左右公子,衛(wèi)惠公得以復辟.
亂倫殺人
諸兒與其同父異母的妹妹文姜有私情,后來文姜嫁到魯國為夫人.諸兒即位的第三年,即文姜嫁魯的第十五年,他決定向周莊王的妹妹周王姬求婚,并按照周禮,邀請和周天子同姓的魯國國君桓公來代為主持。文姜聞訊,便要求和丈夫一起去齊國,魯桓公不顧大臣反對,答應了她的請求。
在齊國,文姜和諸兒舊情復燃,她留宿齊宮徹夜不回魯侯居住的驛館,魯桓公為此大為惱火并斥責了妻子。不想文姜轉而向兄長齊襄公告狀,為和妹妹長相廝守諸兒起了殺心。他設宴款待魯桓公,同時交待公子彭生在送魯桓公回驛館的路上將其殺死。一國國君為情謀殺另一國國君,在中國歷史上恐怕是空前絕后的事件。后來,魯國使者對此國君之死不依不饒,一定要齊襄公給個說法,最后,齊襄公殺死了彭生,算是對魯國有了個交代。
魯桓公死后文姜便頻頻來往于齊魯之間,魯莊公二年,會齊侯于禚(zhuó);莊公四年,享齊侯于祝丘;莊公五年,如齊師;莊公七年春,會齊侯于防,冬,會齊侯于谷。即位的魯莊公同也默認了母親和舅舅的曖昧關系,他繼續(xù)為諸兒和王姬主婚(王姬在嫁到齊國一年后死去),并為母親在齊魯交界的禚地建立宮舍,并且還親自到禚地與齊襄公狩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