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睿宗德妃王氏
德妃(?——?)王氏,唐睿宗李旦妃嬪之一。德妃王氏生惠宣太子李業(yè)、淮陽公主、涼國公主李(少免)。王德妃早逝,其子李業(yè)由妹妹賢妃王芳媚扶養(yǎng)長大。
相關(guān)史料
《新唐書 列傳第六》
睿宗六子:肅明皇后生憲,宮人柳生捴,昭成皇后生玄宗皇帝,崔孺人生范,王德妃生業(yè),后宮生隆悌。
......
惠宣太子業(yè),始王趙,降封中山,授都水使者。徙鼓城,兼陳州別駕,進(jìn)王薛,為羽林大將軍、荊州大都督。以好學(xué)授秘書監(jiān)。開元初,進(jìn)太子少保,即拜太保,累歷州刺史。
初,母早終,從母賢妃鞠之。八年,迎賢妃外邸,事之甚謹(jǐn)。其女弟淮陽、涼國二公主亦早卒,撫甥與己子均,帝益愛之。嘗被疾,帝自祝禬。既愈......
唐文宗德妃王氏
德妃(?——?)王氏,唐文宗李忱妃嬪之一。德妃王氏生莊恪太子李永。后王德妃失寵,太子李永于開成三年暴薨。
相關(guān)史料
《新唐書 列傳第七》
文宗二子:王德妃生永,后宮生宗儉(李宗儉)。
莊恪太子永,大和四年始王魯。帝以王幼,宜得賢輔,因召見傅和元亮。元亮以卒史進(jìn),有所問,不能答。帝責(zé)謂宰相:“王可教,官屬應(yīng)任士大夫賢者,寧元亮比邪!”于是劇選戶部侍郎庾敬休兼王傅,太常卿鄭肅兼長史,戶部郎中李踐方兼司馬。六年,遂立為皇太子。帝承寶歷荒怠,身勤儉率天下,謂晉王生謹(jǐn)敏,欲引為嗣,會蚤夭,故久不議東宮事。及太子立,天下屬心焉。
開成三年,詔宮臣詣崇明門謁朔望,侍讀偶日入對。太子稍事燕豫,不能壹循法,保傅戒告,懖荒傘S幟赴,砚S灣叫遙謚。帝它日震怒,御延英,引见群驰E唬骸疤傭喙,不繅劧i煜攏湟櫸現(xiàn)。”群臣壻首言:“太讍押清殺,虽有过,射\篩。且天消u荊豢汕岫┍菹灤疑!庇分胸┑壹婺毫魈楣陶,帝未居z鍘H撼加至侶劬齲饃允,诏太综x股傺粼海災(zāi)腥嘶な櫻鐨誼鞘,敕侍读窦字u、周惧N匆柙菏誥H惶又詹荒蘢園灼洳鰨屑閡嗖患有摶。是漠T┺,灯c謚?/p>
明年,下詔以陳王為太子,置酒殿中。有俳兒緣橦,父畏其顛,環(huán)走橦下。帝感動,謂左右曰:“朕有天下,返不能全一兒乎!”因泣下。即取坊工劉楚才等數(shù)人付京兆榜殺之,及禁中女倡十人斃永巷,皆短毀太子者。宰相楊嗣復(fù)等不及知,因言:“楚才等罪當(dāng)誅,京兆殺之,不覆奏,敢以請!币钊眨t京兆后有決死敕不覆者,亦許如故事以聞。
蔣王宗儉,開成二年始王。亡薨年。
唐懿宗德妃王氏
德妃(844年—870年)王氏。唐懿宗李漼妃嬪之一。及笄之年選入宮中,原封韓國夫人,唐懿宗咸通十年逝世于長安皇宮內(nèi)。王氏被追贈為德妃,王德妃生昌寧公主,七郎,八郎三人。葬于京兆府萬年縣崇道鄉(xiāng)夏侯村。
相關(guān)史料
《全唐文補(bǔ)遺》第二輯《故德妃王氏墓志銘并序》
“既笄而中選入宮......以咸通十年(870)七月十八日,薨于大內(nèi)。享年廿有六。贈德妃......孕貴子三人:長曰昌寧公主,次曰七郎,次曰八郎,皆婉順聰晤,生知孝謹(jǐn)。圣上念深令淑,痛軫宸衷,乃命有司,卜用咸通十二年正月廿五日,俾高品王徒肄監(jiān)護(hù),葬于京兆府萬年縣崇道鄉(xiāng)夏侯村,禮也。鳴呼!......”
后唐明宗德妃王氏
王賢妃(?——?),后唐明宗李嗣源妃嬪之一。王氏未有子女,為許王李從益和永安公主的養(yǎng)母。
王氏原為邠州餅家子,因有美色,號“花見羞”。少年時被賣于后梁名將劉鄩為侍兒。劉鄩死后,王氏無所歸。當(dāng)時,李嗣源的夫人夏氏已經(jīng)逝世,方求別室。有人將王氏的情況告訴安重誨,安重誨轉(zhuǎn)告李嗣源,李嗣源遂納之。李嗣源登基后,王氏于天成三年正月冊立為德妃,長興二年四月進(jìn)號淑妃。王淑妃于應(yīng)順元年閏正月十三日冊為太妃,至后周廣順元年(951年)四月追謚為賢妃。
相關(guān)史料
《舊五代史 列傳一 后妃》
又案:《五代會要》所載明宗時內(nèi)職,德妃王氏,天成三年正月冊立,長興二年四月進(jìn)號淑妃,應(yīng)順元年閏正月十三日冊為太妃,至周廣順元年四月追謚賢妃。
《新五代史 卷十五 唐明宗家人傳第三》
明宗和武憲皇后曹氏 昭懿皇后夏氏
明宗三后一妃:和武憲皇后曹氏生晉國公主;昭懿皇后夏氏生秦王從榮(李從榮)、愍帝(后唐愍帝);宣憲皇后魏氏,潞王從珂(李從珂)母也;淑妃王氏,許王從益之慈母也。曹氏、夏氏皆不見其世家。夏氏無封爵,明宗未即位前卒。明宗天成元年,封楚國夫人曹氏為淑妃,追封夏氏晉國夫人。長興元年,立淑妃為皇后,而夏氏所生二子皆已王,乃追冊為皇后,謚曰昭懿。
○宣憲皇后魏氏
魏氏,鎮(zhèn)州平山人也。初適平山民王氏,生子十歲矣。明宗為騎將,掠平山,得其子母以歸。居數(shù)年,魏氏卒,葬太原。其子是為潞王從珂。明宗時,從珂已王,乃追封魏氏為魯國夫人。廢帝即位,追尊魏氏為皇太后,議建陵寢,而太原石敬瑭反,乃于京師河南府東立寢宮。清泰三年六月丙寅,遣工部尚書崔儉奉上皇太后寶冊,謚曰宣憲。
○淑妃王氏
淑妃王氏,邠州餅家子也,有美色,號“花見羞”。少賣梁故將劉鄩為侍兒,鄩卒,王氏無所歸。是時,明宗夏夫人已卒,方求別室,有言王氏于安重誨者,重誨以告明宗而納之。王氏素得鄩金甚多,悉以遣明宗左右及諸子婦,人人皆為王氏稱譽(yù),明宗益愛之。而夫人曹氏為人簡質(zhì),常避事,由是王氏專寵。
明宗即位,議立皇后,而曹氏當(dāng)立,曹氏謂王氏曰:“我素多病,而性不耐煩,妹當(dāng)代我!蓖跏显唬骸昂螅燮ヒ,至尊之位,誰敢干之!”乃立曹氏為皇后,王氏為淑妃。妃事皇后亦甚謹(jǐn),每帝晨起,盥櫛服御,皆妃執(zhí)事左右,及罷朝,帝與皇后食,妃侍,食徹乃退,未嘗少懈,皇后心亦益愛之。然宮中之事,皆主于妃。明宗病,妃與宦者孟漢瓊出納左右,遂專用事,殺安重誨、秦王從榮,皆與焉。劉鄩諸子,皆以妃故封拜官爵。愍帝即位,冊尊皇后為皇太后,妃為皇太妃。初,明宗后宮有生子者,命妃母之,是為許王從益。從益乳母司衣王氏,見明宗已老而秦王握兵,心欲自托為后計,乃曰:“兒思秦王!笔菚r從益已四歲,又?jǐn)?shù)教從益自言求見秦王。明宗遣乳嫗將兒往來秦府,遂與從榮私通,從榮因使王氏伺察宮中動靜。從榮已死,司衣王氏以謂秦王實以兵入宮衛(wèi)天子,而以反見誅,出怨言。愍帝聞之,大怒,賜司衣王氏死,而事連太妃,由是心不悅,欲遷之至德宮,以太后素善妃,懼傷其意而止,然待之甚薄。
廢帝入立,嘗置酒妃院,妃舉酒曰:“愿辭皇帝為比丘尼!钡垠@,問其故,曰“小兒處偶得命,若大人不容,則死之日,何面見先帝!”因泣下。廢帝亦為之凄然,待之頗厚。石敬瑭兵犯京師,廢帝聚族將自 焚。妃謂太后曰:“事急矣,宜少回避,以俟姑夫!碧笤唬骸拔壹抑链,何忍獨生,妹自勉之!”太后乃與帝俱燔死,而妃與許王從益及其妹匿于鞠院以免。
晉高祖立,妃自請為尼,不可,乃遷于至德宮。晉遷都汴,以妃子母俱東,置于宮中,高祖皇后事妃如母。天福四年九月癸未,詔以郇國三千戶封唐許王從益為郇國公,以奉唐祀,服色、旌旗一依舊制。太常議立莊宗、明宗、愍帝三室,以至德宮為廟;詔立高祖、太宗,為五廟,使從益歲時主祠。
出帝即位,妃母子俱還洛陽。契丹犯京師,趙延壽所尚明宗公主(明宗第十三女興平公主)已死,耶律德光乃為延壽娶從益妹,是為永安公主。公主不知其母為誰,素亦養(yǎng)于妃,妃至京師主婚禮。德光見明宗畫像,焚香再拜,顧妃曰:“明宗與我約為弟兄,爾吾嫂也!币讯唬骸敖袢漳宋釈D也!蹦税輳囊鏋檎眯跑姽(jié)度使,從益辭,不之官,與妃俱還洛陽。
德光北歸,留蕭翰守汴州。漢高祖起太原,翰欲北去,乃使人召從益,委以中國。從益子母逃于徽陵域中,以避使者,使者迫之以東,遂以從益權(quán)知南朝軍國事。從益御崇元殿,翰率契丹諸將拜殿上,晉群臣拜殿下。群臣入謁太妃,妃曰:“吾家子母孤弱,為翰所迫,此豈福邪?禍行至矣!”乃以王松、趙上交為左右丞相,李式、翟光鄴為樞密使,燕將劉祚為侍衛(wèi)親軍都指揮使。翰留契丹兵千人屬祚而去。
漢高祖擁兵而南,從益遣人召高行周、武行德等為拒,行周等皆不至,乃與王松謀以燕兵閉城自守。妃曰:“吾家亡國之余,安敢與人爭天下!”乃遣人上書迎漢高祖。高祖聞其嘗召行周而不至,遣郭從義先入京師殺妃母子。妃臨死呼曰:“吾家母子何罪?何不留吾兒,使每歲寒食持一盂飯灑明宗墳上!甭?wù)弑。從益死時年十七。
《資治通鑒 卷第二百七十六 后唐紀(jì)五》
天成三年(戊子,公元九二八年)
......
樞密使、同平章事孔循,性狡佞,安重誨親信之。帝欲為皇子娶重誨女,循謂重誨曰:“公職居近密,不宜復(fù)與皇子為婚!敝卣d辭之。久之,或謂重誨曰:“循善離間人,不可置之密地!毖幥踩私Y(jié)王德妃,求納其女;德妃請娶循女為從厚婦,帝許之。重誨大怒,乙未,以循同平章事,充忠武節(jié)度使兼東都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