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朱沂濤于1907年出生在太平街北首朱劉莊的貧苦家庭,兄弟五人中他排行第二。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日本帝國主義全面進攻中國,不久,沭陽廣大地區(qū)也被日寇占領,廣大人民群眾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朱沂濤在地下黨負責人楊偉大的引導下,投身革命,加入地方抗日武裝。
1939年春,在朱沂濤的影響下,弟弟朱沂松報名參加了湯曙紅領導的八路軍隴海南進支隊三團,在轉戰(zhàn)于洪澤湖西半城的一次戰(zhàn)斗中光榮犧牲。家仇國恨使朱沂濤的抗日斗志更加堅強。他隨地方武裝活動于九區(qū)的高溝、楊口、太平、馬廠一帶,因工作積極,作戰(zhàn)勇敢,1939年秋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42年12月,朱沂濤擔任淮海軍區(qū)獨立一團八支隊排長。一次,朱沂濤和所在的連隊駐在高溝,湯溝惡霸湯大猴子糾集一些地方反動勢力千余人,圍攻高溝。當時我方只有百余人,面對敵強我弱的情況,連隊決定撤出戰(zhàn)斗。由于部隊過于分散,邊打邊撤,最后有八人未能及時撤出戰(zhàn)斗。在進行巷戰(zhàn)時,我方被敵人圍困于高溝東北角的一個碉堡里。我方居高臨下,敵人很難推進。在朱沂濤的指揮下,利用碉堡中遺留的竹節(jié)炮向敵人射擊,最后打退了敵人的多次進攻。我方無一人傷亡,最后安全地撤出了戰(zhàn)斗。
重要事件
1943年陰歷9月24日下午,錢集據(jù)點日偽軍到張圩一帶搶糧,時任新四軍三師十旅(淮海軍區(qū)一支隊)獨立一團排長朱沂濤在張圩鴨莊一帶和敵人遭遇。裝備精良的敵人憑著強烈的火力發(fā)起數(shù)次沖鋒,朱沂濤臨危不懼,帶領戰(zhàn)士們以土槍和土炮進行勇敢的抵抗。敵人在機槍掩護下,端著步槍沖鋒而上,朱沂濤和戰(zhàn)友們憑借圩堆、墳包進行還擊。他們先后斃敵7人,擊傷多人,我方犧牲戰(zhàn)士2名。天色近晚,敵人開始向鴨莊后潰退,伏在一座墳包后面的朱沂濤起身指揮戰(zhàn)士追擊敵人,不幸被一顆流彈擊中腹部。受傷后,朱沂濤還拒絕別人將他抬下火線,用手捂著腹部繼續(xù)指揮戰(zhàn)斗。后因傷勢過重而昏迷,被當?shù)匾晃恍諒埖膵D聯(lián)主任帶人用擔架抬到謝河搶救。經(jīng)檢查朱沂濤的腸子被擊穿。
朱沂濤重傷以后,其夫人和一子三女被部隊派人接去探望。由于失血過多和劇烈傷痛,他的臉色蒼白,豆大的汗珠向下流淌。朱夫人拉著他的手萬分悲痛地說:“你要堅持住啊,不能丟下我和孩子!”朱沂濤強忍劇痛,斷斷續(xù)續(xù)地說:“打鬼子……不怕死……!蓖怀陕暤挠仔号ㄩL女朱英12歲,子興加9歲,次女興蘭6歲,小女三丫不足周歲),朱夫人道:“你走了,叫我和孩子們今后怎么過啊!”朱沂濤用微弱的聲音安慰夫人說:“有……共產黨……毛主席……朱總司令……”農歷9月26日凌晨約兩點,朱沂濤終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以身殉國,時年36歲。
社會評價
朱沂濤犧牲后,為了紀念烈士,1943年底,沭陽縣抗日民主政府作出決定,把烈士出生地朱劉莊所在的太平鄉(xiāng)更名為沂濤鄉(xiāng)。就是今天的沂濤鎮(zhèn)。
朱沂濤烈士與日月同輝山河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