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龔國興畢業(yè)于西北電訊工程學院,柳傳志后來回憶大學生活時曾說起,龔國興的學習成績特別好,從來不會排出班級前三名,因此也是不少同學甚至老師的傾慕對象,可那時,他們讀的是軍校,讀書期間是不允許談戀愛的,龔國興還拒絕過不少暗地里的追求。
年輕時的柳傳志和龔國興
做畢業(yè)設計時,柳傳志給龔國興寫了第一封情書,“別人不行那咱來試試”,柳傳志說,他心里多少有點這種想法。
“如果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就在胸口別一枚毛主席像章!彼谛爬镞@樣寫道。
第二天,排隊打飯時,柳傳志發(fā)現(xiàn)龔國興并沒有戴毛主席像章,當時就覺得挺受打擊,不過好在這個打擊并沒有持續(xù)很久,洗碗的時候,龔國興給他塞了個紙條,大概的意思就是說這么重要的事情,用別個章來表示似乎不太合適。
于是,雖然沒立即別上毛主席像章,龔國興還是和柳傳志越走越近。
事件活動
1968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中央文革發(fā)出了《關于分配一部分大專院校畢業(yè)生到解放軍農場去鍛煉的通知》,求1966年、1967年大專院校畢業(yè)生(包括研究生)一般都必須先當普通農民、普通工人。
于是,在成都工作了2年之后,柳傳志和龔國興一同被安排到了珠海白藤農場勞動鍛煉。在那里,兩人相扶相依,感情也是進一步升級。1969年,兩人在白藤農場舉行了簡單而質樸的婚禮。
2009年,柳傳志和龔國興重回白藤農場回憶當年
1970年,柳傳志夫婦被分配到中科院計算所工作,在那里,他們度過了13個春秋。
最初,夫妻倆都住在集體宿舍,六個人住一間,兩口子分居兩處,生活甚是不便。
1972年前后,他們終于有了一個小屋,那是機房里一個6平方米的小房間,屋中只有一張床,床下是地板,除此之外,一無所有。
再后來,計算所造起了一排自行車棚,大家想出了一個主意,他們把自行車棚分成一間間方格子,用籬笆摻著蘆葦稈填補四圍縫隙,在東圍墻上打出方洞當做窗戶,在另一面墻開出缺口安裝門框,就這樣為自己建造了一排新宿舍,就這樣,柳傳志夫婦有了這個12平米的新家。
1978年,柳傳志女兒出生,為了在門口違章搭建一個像樣的廚房,他們經常推著板車到外面拉沙子,幫忙的有后來成為聯(lián)想11個人之一的馬文豹、李勤,修房子的水泥是從計算所院里料廠里“偷”來的,為了這些材料,柳傳志和他的同事們沒少花時間跟里料廠的看門人老戴搞好關系,終于,12平米的小房子又多了一個4平方米的小廚房。
1980年,柳傳志和妻女在一起
就是在這樣一個小家里,最多的時候住了7個人。除了夫妻倆和一對兒女,還有岳父岳母,和龔國興的外甥女芳芳,于是,一層床不得不變成了上下鋪,然后又增加了折疊床——晚上攤開白天收起。
1984年,公司建立起來的時候,柳家仍住在這里。
1年以后,他們才離開這里搬進了一處公寓,那棟樓在中關村排序“902”,柳傳志的新房子在12樓,50多平方米,有2個房間和1個小衛(wèi)生間,此后,他們又有幾次搬家,每一次都會更加寬敞更加明亮,直到2000年買下“萬泉新新家園”那套三百平方米的公寓,已經屬于豪宅。
這樣算下來,中科院計算所東圍墻的那個小屋卻是柳家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也是凝聚了這一家人最多的情感和歡樂的地方。
1985年,柳傳志搬新家是拍的全家福
柳傳志在接受采訪時曾說,幸福就是每個周末帶著妻子圍著頤和園散步,抑或是陪著妻子逛商場,對他來說,妻子甲亢手術時他沒能陪在身邊,是一個很大的遺憾。
“大概是1986年,龔國興得了甲亢,后來嚴重到要動手術,當時我在深圳要錢,催賬,我們有兩萬多美元,合作方公然賴賬,兩萬多美元在當時確實是一筆很大數(shù)目,而且掙得很不容易,對方在香港,我又過不去,只能給他寫封信,真的一邊寫,一邊忍不住要掉眼淚,詳細告訴人家這錢一筆筆是怎么掙的,后來這封信還真打動他們了,同意把這筆錢還給我們”,柳傳志說。
可是同時,龔國興手術很痛苦,“爸爸、媽媽沒在家,我姑姑和妹妹去的,結果我一回家,我妹妹就說,u2018得了,王國;貋砹恕,柳傳志說,“王國福是文化革命以前的一個英雄人物,家里出什么事都
不管,我妹妹說我是王國福,但是龔國興沒有什么怨言。”
聯(lián)想2015年6月在港股上市的敲鐘儀式現(xiàn)場,柳傳志一直拉著龔國興合影。
柳傳志和龔國興在聯(lián)想掛牌敲鐘儀式現(xiàn)場笑容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