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太祖之圍鄴也,譚略取甘陵、安平、勃海、河間,攻尚于中山。尚走故安從熙,譚悉收其眾。太祖將討之,譚乃拔平原,并南皮,自屯龍湊。十二月,太祖軍其門,譚不出,夜遁奔南皮,臨清河而屯。十年正月,攻拔之,斬譚及圖等。熙、尚為其將焦觸、張南所攻,奔遼西烏丸。觸自號幽州刺史,驅(qū)率諸郡太守令長,背袁向曹,陳兵數(shù)萬,殺白馬盟,令曰:“違命者斬!”眾莫敢語,各以次歃。至別駕韓珩,曰:“吾受袁公父子厚恩,今其破亡,智不能救,勇不能死,于義闕矣;若乃北面于曹氏,所弗能為也!
成就
十二年,太祖至遼西擊烏丸。尚、熙與烏丸逆軍戰(zhàn),敗走奔遼東,公孫康誘斬之,送其首。典略曰:尚為人有勇力,欲奪取康眾,與熙謀曰:“今到,康必相見,欲與兄手擊之,有遼東猶可以自廣也!笨狄嘈挠嬙唬骸敖癫蝗∥、尚,無以為說于國家。”乃先置其精勇于廄中,然后請熙、尚。熙、尚入,康伏兵出,皆縛之,坐于凍地。尚寒,求席,熙曰:“頭顱方行萬里,何席之為!”遂斬首。譚,字顯思。熙,字顯奕。尚,字顯甫。吳書曰:尚有弟名買,與尚俱走遼東。曹瞞傳云:買,尚兄子。
生平
他所處的尷尬位置,成了三國歷史上被忽略的人物。盡管史書中對他的記載僅寥寥數(shù)字,但或許最被忽略的,不一定是最不好的。因為一己之私,害了整個國家家,也害了袁熙。他是個可憐的人,沒有父親疼愛,沒有手足之情,卻因為父親和手足的連累而成了籍籍無名之人,可悲、可嘆。
后記
曹操軍將至黎陽,袁譚引軍前至黎陽,與曹操軍相抵。袁譚遣汪昭出戰(zhàn),曹操派大將徐晃迎敵。二將戰(zhàn)不數(shù)合,被徐晃一刀將汪昭斬于馬下。曹操驅(qū)兵掩殺,袁譚軍大敗,袁譚引敗軍入黎陽,向袁尚求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