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博斯
博斯(約1450~約1516) Bosch,Hieronymus 本名為吉羅姆·范·埃庚,尼德蘭畫家。生于北布拉班特的斯海爾托亨博斯鎮(zhèn),卒于同地,祖父、父親都是畫家。自幼受到家庭影響,擅長用細密筆法,描繪充滿民間趣味的作品。同時又受到民間藝術(shù)的培育,成年后即加入圣母兄弟會,并為這個會的禮拜堂繪制壁畫。博斯的作品大多未標明年份,難于明確其風格的形成。1506年完成《最后審判》。作品還有三葉式祭壇畫《干草車》、《世上歡樂之園》、《圣安東尼的誘惑》等。一般被認為是超現(xiàn)實主義畫的創(chuàng)始人。 著名驚悚電影《七宗罪》血腥場面的構(gòu)圖與光線便是源自于其代表名作《地獄之光》、《七死罪》。 作品注重寫實,帶有明顯的象征性、暗喻性,反映了當時群眾要求社會和宗教改革的情緒。但由于他思想受到基督教神秘主義的影響,不少作品的意義闡釋不一,諸說紛紜。
導演博斯
姓名:博斯 籍貫:印度 職業(yè):印度電影導演 生卒:(1898~1971) 印度電影導演。1898年生于阿格爾布什,1971年卒于加爾各答。他為英國自治領(lǐng)影片公司撰寫了第一部無聲故事影片劇本《欲火》(1928),并扮演主角。此后,便開始電影導演工作,導演了一些深受觀眾贊賞的無聲影片。在印度有聲電影時期,博斯更進一步發(fā)揮了導演才能。他對宗教音樂頗有研究,拍攝有關(guān)這方面題材的抒情宗教劇影片。他為新戲劇公司拍攝的第一部孟加拉語影片《錢狄達斯》(1932)就是描述一個信奉毗濕奴大神的詩圣的故事。影片穿插了許多宗教歌曲和背景音樂,充分發(fā)揮了音樂的語言功能,是一部純粹的宗教音樂劇影片。博斯以此片一舉成名。博斯在新戲劇公司工作時間較長,為該公司的重要導演之一。在30年代紅極一時,一直工作到50年代末期。其他主要作品還有:《盲神》、《罪犯》、《黑夜的呼喚》、《悉達》(1934)、《地震之后》、《生活就是舞臺》、《黃金世界》、《維迪亞帕蒂》(1937)、《捕蛇者》、《舞女》(1940)、《我的家》、《香卡爾納特先生》、《詩人》、《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