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馬施(前521-?) 字子期,春秋時陳國人,孔子弟子。宓子賤從單父離任后,巫馬施繼任,他早晨星星未落就出門,晚上星星出來才回署,櫛風(fēng)沐雨,日夜勞苦,事必親躬,把單父治理得也很好。后來,巫馬施問政于宓子賤,宓子賤說:“我能用人,你能用力,能用人的安閑,能用力的勞苦!
為了憑吊、懷念宓巫二賢,后人在宓子賤彈琴的舊址筑起一座前方后圓的高臺,名曰琴臺,上面蓋有二賢祠,塑有宓巫金身,唐天寶年間,大詩人李白、杜甫、高適游單父,登琴臺,詠懷賦詩,高度贊揚了宓巫二賢的政績。
巫馬施(前521-?),姓巫馬,名施,字子期,亦稱巫馬期。漢族,春秋末年魯國人,一說陳國人。以勤奮著稱,《韓詩外傳》卷一載,他為單父宰時,“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處,以身親之”,而使單父治。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鄫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東阿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稱“先賢巫馬子”。
馬施(前521-?) 字子期,春秋時陳國人,孔子弟子。宓子賤從單父離任后,巫馬施繼任,他早晨星星未落就出門,晚上星星出來才回署,櫛風(fēng)沐雨,日夜勞苦,事必親躬,把單父治理得也很好。后來,巫馬施問政于宓子賤,宓子賤說:“我能用人,你能用力,能用人的安閑,能用力的勞苦!
為了憑吊、懷念宓巫二賢,后人在宓子賤彈琴的舊址筑起一座前方后圓的高臺,名曰琴臺,上面蓋有二賢祠,塑有宓巫金身,唐天寶年間,大詩人李白、杜甫、高適游單父,登琴臺,詠懷賦詩,高度贊揚了宓巫二賢的政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