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藝術成就介紹
自幼承繼家學,隨父田士杰、胞兄田起山學習書法,聰敏過人,精勤不輟,楷、行、草書俱佳,尤以行書為最。行書兼精顏(真卿)、黃(庭堅)、趙(孟睿、潘(龄皋)轴熷,肪l褡烊髁鞒。并釉彞蕶┊余兼画兰菜|淅疾莞唄醭祝揮惺榫砥,同等R浦笆榛嬪啤、“囊括终喞者也”。其转q鐫陶、替k⒄陸悅善浣袒澹蟪墑榧搖?/p>
曲藝表演藝術介紹
田蔭亭幼年隨父(士杰)習學西河大鼓,十歲入津城,以說唱謀生。十八歲拜西河大鼓泰斗趙玉峰先生為師,技藝大進,加之天賜佳喉,直至八旬,黃鐘不倒。參加天津市和平區(qū)曲藝團后,曾獲津門曲薈最高獎——優(yōu)秀獎。至中年,其西河大鼓藝術已達爐火純青之境,說、唱、做、念臻于完美,創(chuàng)詞編曲無一不佳,弟子數十人,再傳弟子多不勝數,優(yōu)秀門人有河北省曲協副主席段少舫、著名曲藝家趙連甲等。
紀念文章:翰墨無聲七十年
——憶先父田蔭亭(作者:田蘊章)
我家里常懸掛著歐陽中石先生贈我家族的一幅對聯:“父子一門三墨客,兄弟兩代四書家”于是時常有人問起這幅對聯的含意,“父子一門三墨客”,是指先父田蔭亭,胞弟英章與我;而“兄弟兩代四書家”,則是指先父與先伯父田起山胞兄弟二人和我這一代胞兄弟二人。說來,論寫字的名氣我們小兄弟已經超過他們老兄弟,但論實際水平,小兄弟則比老兄弟相差甚遠。是何原因使先父伯在書界無聲無息?原因有二:一是歷史上有許多造詣頗深的書家甘為隱士,回避風頭,加之缺少功名或生計窘困,以致被社會遺忘,先伯父便是這樣的典型;二是雖精于書道卻不以此為業(yè),另有專長而掩蓋了書名,先父是也。
當年我祖父田士杰曾在河間縣內當過文書,寫一手較好的楷書,至父、伯這一輩,自幼便淪精翰墨,伯父長于草體;父親由擅行書,并兼精蘭草。他們一直到晚年仍筆不離手,愛字如命。1982年,書法名家王堅白看了先父的書法后,說:“蘊章兄弟尚遜乃父一籌!1994年,南開大學的一位國畫教授看了先父所畫蘭草之后,說:“這是目前天津一流的蘭草花家!睘檠永m(xù)家風,父、伯對我們大排行十名兄弟均教以書計,并制定了功過表,以黑、紅點來累計功過,凡滿50個紅點者,獎勵人民幣1毛整,當時家境貧寒,1毛錢已是可觀的數字;凡滿50個黑點者,則實施家庭“被管制”,在家長及兄弟們監(jiān)督下進行家務勞動。我排行老五,由于在書法方面接受能力稍好一些,所以紅點較多,但我比兄弟們也調皮一些,因此黑點也居先。故而往往是我上午剛剛領得獎金,下午已成了“被管制分子”了。
父、伯對我們小兄弟們要求甚嚴,特別在書法上似乎永遠達不到他們的滿意。1989年我與英章出訪日本,將《每日新聞》上報道我們兄弟業(yè)績的文章寄回天津,父親看過說:“時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若在50年前,給華、孟、嚴、趙當學生,人家都不要。”伯父看了這篇報道后,給我寫信:“寵為下,書未成而名先起,良足為憂!比欢斈隇榱酥\生,父、伯未能以書畫為業(yè),而是從事了他們并不十分甘愿的鼓書工作。
父親在曲藝方面天賦極佳,他具有一條上起無天、下落無地的金喉,且至老不衰。他在鼓書方面說、唱、彈、擊都達到了會、通、精、化的地步;而于演唱方面更是爐火純青。1957年,天津第一屆曲藝雜技匯演,制定了許多獎項,而高于一等獎者定為優(yōu)秀獎,當時馬三立為相聲優(yōu)秀獎,駱玉笙為京韻大鼓優(yōu)秀獎,石慧儒為單弦優(yōu)秀獎,父親為西河大鼓優(yōu)秀獎。1962年,河北省西河大鼓流派座談會匯報演出,父親又被評為優(yōu)秀琴師。70年代末,在同行們當中已經有了“田派西河大鼓”之稱。父親執(zhí)意反對,再四說:“余叔巖至死不稱余派,楊寶森至死不稱楊派;我有何能敢妄稱田派?”直至父親去世三年后,2000年秋,在西河大鼓新秀楊雅琴拜家兄連章為師的大會上,才正式唱響了“田派西河大鼓”。評書大師袁闊成時常贊美父親的藝術,說:“田先生是曲藝界的秀才,舞臺上滿身書卷氣,那是因為人家肚子里真有學問。”如今,袁闊成、馬三立等老一輩藝術家對我格外關愛,很大程度是看在父親的份上。然而正是由于父親在曲藝方面成就卓然,以致書藝為曲名所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