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歷
周向陽,男,漢族,浙江省江山市峽口鎮(zhèn)周家村人!
出生于1975年4月7日,農(nóng)歷乙卯年二月廿六。
1989年9月入讀衢州市第二中學(xué),開始編寫《江山話詞典》。
1996年畢業(yè)于西安郵電學(xué)院管理系!
1997年就職于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浙江有限公司!
2007年9月,《江山話詞典》初稿完成。有望于2010年正式出版。
江山話詞典
共有446個音節(jié)。其中225個音節(jié)和漢語普通話的音節(jié)相同,221個音節(jié)是江山話中的特殊音節(jié)。特殊音節(jié)中有1個特殊聲母hn,5個特殊韻母ae、aog、eog、oa、oe。由446個音節(jié)可以拼寫出所有的標準江山話的語音。
江山話兒歌月光兒
'Negüang ju, bai bai hni, soatu ximian wulei hi, 'ya kueju. Kueju kue, moa doadue; doadue laog, moa xiutaog; xiutaog we, moa xiergue; xiergue 'qia, moa ye'a. Ye2'a fi wu tian, koa lei ai doe tu 'mahnian. Tu 'mahnian qu xiu, qu dao Haogjiu; Haogjiu deog 'gelei 'koa, tu 'mahnian 'tie'pia'pia.
月光兒,拜拜你,梳頭洗臉下來嬉,撿苦櫧?鄼娇,買豬肚;豬肚爛,買柴炭;柴炭烏,買茹菇;茹菇溻,買野鴨。野鴨飛下田,抲得一條大麥鯰。大麥鯰吹簫,吹到杭州;杭州轉(zhuǎn)個曲,大麥鯰直筆筆。
新聞報道
以漢語拼音為基礎(chǔ) 以日語讀音為補充
周向陽:自創(chuàng)“江山話”詞典
□本報記者 周蕓 □《衢州晚報》2006年2月21日第四版
本報訊 周向陽寫的日記不需要上鎖,如果翻開讓別人肯定看不懂,原因是他用來記錄的文字都是“江山話”(江山方言)。
1989年,周向陽還在念高中。“我念書的時候已經(jīng)開始推廣普通話了,好多孩子已經(jīng)不知道u2018江山話u2019怎么說了。我覺得語言是一種文化,那時就想著要將u2018江山話u2019用文字保存下來!敝芟蜿柛嬖V記者,他那時就按著《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模式,開始用“江山話”編寫“江山話”詞典。
昨天,記者看到了周向陽的一本筆記本,上面記著密密麻麻的詞語。這些詞語先用中文寫,后用“江山話”標出。他的“江山話文字”主要是用拼音。如果拼音沒有這種發(fā)音,他就加上日語的一些讀音作為補充。
1992年,周向陽進了西安郵電學(xué)院學(xué)習(xí)。他對“江山話文字”的解讀一直沒有放棄過。有一次,他用“江山話文字”給老鄉(xiāng)寫信,沒想到對方竟然能看懂70%,這更促進了他研究“江山話文字”興趣。他將在高中里編寫的詞典編寫完后,又將“江山話”里的一些諺語、常用語用“江山話文字”編寫。
對于這種“江山話文字”,周向陽幾乎癡迷了。他用“江山話文字寫日記,一寫就是整整17年。
周向陽目前在浙江移動衢州分公司做檔案工作。“平時工作比較忙,都沒什么時間來研究u2018江山話u2019,F(xiàn)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到大學(xué)去進修語言,使自己能在研究u2018江山話u2018上邁出一大步。”周向陽說。
《江山話詞典》初稿完成 特殊音節(jié)借鑒日語讀音
□本報記者 陳曦 王飛 □《衢州晚報》2007年10月16日第一版
去年2月21日衢州晚報第四版曾刊登了一則消息《周向陽:自創(chuàng)江山話詞典》。如今,又經(jīng)過一年多的時間的努力,周向陽的《江山話詞典》終于完成了初稿。
昨天在市區(qū)荷花一路周向陽的辦公室里。他向記者展示了剛剛打印出來的《江山話詞典》,每一頁都用A4紙打印,一共有六百頁左右。
翻開詞典,周向陽開始向記者解讀起來,他說:“江山話難懂,是因為有很多音節(jié)用漢語拼音是讀不出來的!敝芟蜿柦(jīng)過十幾年的研究后,終于找出了183個特殊的音節(jié),這些音節(jié)幾乎都是他自創(chuàng)的,但是為了找到一定的科學(xué)依據(jù),周向陽在創(chuàng)造這些江山話特殊音節(jié)時,借鑒了日語的讀音。而整本《江山話詞典》的編寫和排版是完全按照《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模式進行的。
周向陽告訴記者,早在1989年,那時他還在念高中!拔夷顣臅r候已經(jīng)開始推廣普通話了,好多孩子已經(jīng)不知道u2018江山話u2019怎么說了。我覺得語言是一種文化,那時就想著要將u2018江山話u2019用文字保存下來!敝芟蜿栒f,“直到現(xiàn)在我還保存著高中時一次寫給家里的信,我在信里告訴我的母親說,我要開始著手研究江山話了!彼源_切地算來,他對江山話的研究應(yīng)該從那時候開始的,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20年了。
周向陽說:“在這20年里,我最感激的就是我的母親,是她給了我堅持的動力和勇氣。同時因為母親和我都是江山人,我們?nèi)怯媒皆捊涣鞯摹K院芏嗾Z言上的困惑,我常常會請教母親?梢赃@么說,這本書是我獻給我的母親的,因此日后,這本詞典出版時,我會在書的扉頁上寫上一句話,那就是謹以此書獻給我的母親。”
嘉興市攝影家協(xié)會副主席
周向陽,男,漢族,1964年生,嘉興市人大代表,嘉興市攝影家協(xié)會副主席、嘉善縣文化館副館長、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從事專業(yè)攝影18年,有100多幅作品在國內(nèi)外影展中展出、獲獎,其中獲中國第十屆人像藝術(shù)展金獎、中國第二十屆攝影藝術(shù)展優(yōu)秀獎、美國大眾攝影年賽一等獎、入選奧地利國際超級影展。出版“西塘風(fēng)月”攝影畫冊、舉行2000年向陽黑白影展。二十年前,處女作《月是故鄉(xiāng)明》在浙江省青年攝影展覽中獲獎,《傳家寶》、《西塘的老人們》、《迷人的西塘之夜》等在國內(nèi)外攝影大賽中獲。2002年《傳承》榮獲第十屆全國人像攝影展金獎、2008年《最后的窯工》榮獲第九屆上海國際攝影展銀獎。
周向陽的創(chuàng)作源于生活,源于故鄉(xiāng)——“生活著的千年古鎮(zhèn)”西塘。二十多年來,春、夏、秋、冬,每一次的守望或回眸,都是那樣的令人感慨萬分。那小橋流水、粉墻黛瓦,那落日余暉、煙雨長廊中的老人家們,都是他聚焦、凝望的感動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