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事跡
郭德成是元末明初人,他性格豁達,十分機敏,特別是喜愛喝酒。在元末動亂的年代里,他和哥哥郭興一起,隨朱元璋轉(zhuǎn)戰(zhàn)沙場,立了不少戰(zhàn)功。朱元璋做了明朝開國皇帝后,原先的將領(lǐng)紛紛加官晉爵,待遇優(yōu)厚,成為朝中達官貴人。郭德成僅僅做了驍騎舍人這樣一個普通的官員。一次,朱元璋召見郭德成,說道:“德成啊,你的功勞不小,我讓你做個大官吧!
郭德成連忙推辭說:“感謝皇上對我的厚愛,但是我腦袋瓜不靈,整天不問政事,只知道喝酒,一旦做大官,那不是害了國家又害了自己嗎?”朱元璋見他辭官堅決。內(nèi)心贊嘆。于是將大量好酒和錢財賞給郭德成。還經(jīng)常邀請郭德成去皇家后花園喝酒。
一次,郭德成興沖沖地趕到皇家后花園陪朱元璋喝酒。眼見花園內(nèi)景色優(yōu)美,桌上美酒香味四溢,他忍不住酒性大發(fā),連聲說道:“好酒,好酒!”隨即陪朱元璋喝起酒來。
杯來盞去,漸漸地,郭德成臉色發(fā)紅,醉眼朦朧,但他依然一杯接一杯,喝個不停。眼看時間不早,郭德成爛醉如泥,踉踉蹌蹌地走到朱元璋面前,彎下身子,低頭辭謝,結(jié)結(jié)巴巴地說道:“謝謝皇上賞酒!”
朱元璋見他醉態(tài)十足,衣冠不整,頭發(fā)紛亂,笑道:“看你頭發(fā)披散,語無倫次,真是個醉鬼瘋漢!
郭德成摸了摸散亂的頭發(fā),脫口而出:“皇上,我最恨這亂糟糟的頭發(fā),要是剃成光頭,那才痛快呢!敝煸耙宦牬嗽,臉漲得通紅,心想,這小子怎么敢這樣大膽地侮辱自己。他正在發(fā)怒,看見郭德成仍然傻乎乎地說著,便沉默下來,轉(zhuǎn)而一想:也許是郭德成酒后失言,不妨冷靜觀察,以后再整治他不遲。想到這里,朱元璋雖然悶悶不樂,還是高抬貴手,讓郭德成回了家。
郭德成酒醉醒來,一想到自己在皇上面前失言,恐懼萬分,冷汗直流。原來,朱元璋少時,在皇覺寺做和尚,最忌諱的就是“光”、“僧”等字眼,郭德成怎么也想不到,今天這樣糊涂,這樣大膽,竟然戳了皇上的痛處。郭德成知道朱元璋對這件事不會輕易放過,自己以后難免有殺身之禍。怎么辦呢?他深深地思考著:向皇上解釋,不行,更會增加皇上的忌恨;不解釋,自己已經(jīng)鑄成大錯,難道真的要為這事賠上身家性命不成?郭德成左右為難,苦苦地為保全自身尋找妙計。
過了幾天,郭德成繼續(xù)喝酒,狂放不羈,和過去一樣,只是進寺廟剃光了頭,真的做了和尚,整日身披袈裝,念著佛經(jīng)。
朱元璋看見郭德成真做了和尚,心中的疑慮、忌恨全消,還向自己的妃子贊嘆說:“德成真是個奇男子,原先我以為他討厭頭發(fā)是假,想不到真是個醉鬼和尚!闭f完,哈哈大笑。
后來,朱元璋猜忌有功之臣,原來的許多大將們紛紛被他找借口殺掉了,而郭德成竟保全了性命。這是由于他能夠從小的禍事看到以后事態(tài)的發(fā)展,提前避禍,才不至于招來殺身之禍。
文史記載
季弟德成,性通敏,嗜酒。兩兄積功至列侯,而德成止驍騎舍人。太祖以寧妃故,欲貴顯之。德成辭。帝不悅。頓首謝曰:“臣性耽曲糵,庸暗不能事事。位高祿重,必任職司,事不治,上殆殺我。人生貴適意,但多得錢、飲醇酒足矣,余非所望!钡鄯Q善,賜酒百罌,金幣稱之,寵遇益厚。嘗侍宴后苑醉,匍匐脫冠謝。帝顧見德成發(fā)種種,笑曰:“醉風(fēng)漢,發(fā)如此,非酒過耶?”德成仰首曰:“臣猶厭之,盡剃始快!钡勰。既醒,大懼。佯狂自放,剃發(fā)、衣僧衣,唱佛不已。帝謂寧妃曰:“始以汝兄戲言,今實為之,真風(fēng)漢也。”后黨事起,坐死者相屬,德成竟得免!
馮夢龍《智囊全集》載:洪武中,郭德成為驍騎指揮。嘗入禁內(nèi),上以黃金二錠置其袖,曰:“第歸勿宣!钡鲁删粗Z。比出官門,納靴,佯醉,脫靴露金,[邊批:示不能為密。]閽人以聞,上曰:“吾賜也!被蛴戎鲁稍唬骸熬砰拠烂苋绱,藏金而出,非竊耶?且吾妹侍宮闈,吾出入無間,安知上不以相試?”眾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