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
從藝之路
955年,武海成出生于黃河之濱,青少年時期在騰格里沙漠邊的民勤縣度過。[1]1972年,17歲的武海成參軍,被分配到四川資陽的一支部隊當武器庫的守衛(wèi),加入了部隊的宣傳隊。入伍半年后,武海成開始做文書工作,經(jīng)常出板報、畫刊頭以及畫宣傳畫。1975年,武海成參加部隊舉辦的短期版畫培訓班,刻出作品《押運途中》。這幅處女作被選入全軍美展,被《人民日報》和《解放軍報》選中發(fā)表。
1977年,武海成創(chuàng)作出精品《光榮的崗位》。這幅作品被選入建軍50周年全軍美術展覽,武海成也因此榮立三等功,獲得前往北京的中國美術館觀看展覽的機會。從北京回來后,武海成繼續(xù)版畫創(chuàng)作,在部隊領導支持下,作品多次參展。[1]
雕刻之道
武海成國畫水平也相當高,擅長用國畫還原各種主旋律、大場面的事件。1[1]991年,武海成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版畫專業(yè),學習素描和油畫。2008年,四川發(fā)生汶川特大地震,武海成創(chuàng)作出一幅長7.6米,高1.8米巨幅國畫作品《紅旗飄飄》,畫作還原了解放軍戰(zhàn)士在抗震救災時的場景。[1]
人物言論
[1]1.版畫是高度概括的藝術,也是最極致最精彩的美,可惜現(xiàn)在人們的審美還沒有輻射到版畫上。不過值得欣慰的是,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在家里掛一幅版畫是很有品位的象征,因此對于版畫的前景還是可以保持樂觀的態(tài)度。另外,在版畫的復制方面需要加大管理力度,這樣才能消除人們認為版畫可以無限復制的偏見。[1]
2.現(xiàn)在很多人學畫都像規(guī)定死了一樣,只會畫一種東西。但真正的大師是什么都會。[1]
3.我一直都認為,畫畫不要沖著錢去,而是要有像樣的東西留下來,這個才是最重要的。[1]
個人榮譽
作品《高原雪》入選紀念《講話》50周年全國美展;
《福音》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版畫展;
《墻》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
1980年作品《戈壁路上》入選全國版畫展、四川省美展,并獲第一屆四川省優(yōu)秀文藝作品獎;
作品《押運途中》《光榮的崗位》《待發(fā)》《保養(yǎng)》《出巡》等曾入選全軍美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