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黃媽依是巴馬那社鄉(xiāng)那勤村勤三屯壯族村民。根據(jù)戶口本記載,她出生于1897年4月23日。她曾生育3個兒子,但均夭折,后生育了兩個女兒,大女兒已80多歲。
“外婆第四代晚輩中,有的已念大學、高中,有的仍在念小學。現(xiàn)在,她與大女兒、我們一家同住,已是四世同堂了!秉S媽依的外孫媳婦王秀蓮說。
據(jù)黃媽依的外孫黃榮獻介紹,外婆的父母去世得早,留下外婆和外婆的哥哥、妹妹,還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弟弟。同父異母的弟弟遠在樂業(yè)縣由他人撫養(yǎng),外婆和她的哥哥、妹妹便由巴馬的叔伯撫養(yǎng)長大。外公在外婆生完第二個女兒后,過世了。
“外婆的哥哥、妹妹也挺高壽的,但現(xiàn)在都不在了!秉S榮獻說,他們家門外有一個墊高的水缸,2008年的一天,外婆走上去舀水,摔傷了腿無法走路了,F(xiàn)在,外婆除了腿傷無法走路,一只耳朵聾和眼睛看不遠外,其他都還挺好的,精神也不錯。
據(jù)了解,第六屆中國十大壽星由中國老年學學會評出。根據(jù)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截至2013年7月1日,全國健在百歲老人達到54166人(未含港、澳、臺地區(qū))。第六屆中國十大壽星平均年齡119.2歲,榜首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疏勒縣127歲阿麗米罕·色依提,廣西巴馬的黃媽依以116歲居第9名,為區(qū)內(nèi)最長壽老人。
長壽秘訣
巴馬是長壽之鄉(xiāng),但110歲以上的壽星人數(shù)很少。116歲黃媽依有什么長壽秘訣嗎?由于黃媽依說的是當?shù)胤窖,記者聽不懂,便向黃媽依的家屬、同村村民等人打聽。出乎意料的是,答案竟然是“老人家沒什么特別的”。
“和這里生活的其他老人沒什么兩樣,比如吃的,就是吃玉米粥和普通的蔬菜、肉類等,F(xiàn)在每餐都喝一碗玉米粥,一天至少三碗!蓖跣闵徴f。
該村村主任黃稅說:“老人家沒什么特別的,和別的老人一樣。”對村里老人的生活習性了如指掌的黃稅,認為黃媽依的獨特之處,或許是平時比較開朗,愛聊天、串門,還愛和晚輩們說以前的故事。
“從我記事開始,她從不吃夜宵,但經(jīng)常拉耳垂,也幾乎不跟人吵過架、生過氣。”黃榮獻更熟悉自己的外婆,他講出了關(guān)于黃媽依的更多細節(jié)。他說,外婆吃飯都是吃七八分飽,以玉米和旱藕為主食,一般下午五六時就吃晚飯,晚八九時就睡覺,上午8時左右起床,睡眠很足,也很規(guī)律。她不抽煙,不喝酒,也這樣要求晚輩。
黃榮獻還說,由于經(jīng)歷了許多風雨,外婆會經(jīng)常向晚輩嘮叨:“不開心的事情就忘掉它,別掛心上。”但對得到的恩情,黃媽依又會說:“人家對我們有恩,不要忘記!
根據(jù)黃榮獻的描述,黃媽依很少生病,生病了不吃藥而是喝水。即使在她摔傷腿的那次,大家要給她打針,她也拒絕了。黃媽依的理由是:晚輩們生病了打針吃藥,也不見得比她這一代身體好。就是這樣近似固執(zhí)的習慣,黃媽依然堅持到了116歲。
據(jù)那社鄉(xiāng)民政助理介紹,那社鄉(xiāng)百歲以上老人有2人,90歲以上老人有45人,其中那勤村占10人,黃媽依是其中的一員。與其他長壽老人相比,這些老人沒什么特別之處。讓他印象深刻的是,老人的家庭關(guān)系很和睦,晚輩也很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