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著作
中心高級研究員周鑫宇副教授的最新著作《中國,如何自我表達》引發(fā)媒體關注。該書系統(tǒng)論述了外國人如何看待中國,中國人如何向外國人介紹中國。數(shù)月來,《人民日報》(海外版)、《中華讀書報》、新華網(wǎng)、《鳳凰都市周刊》和《世界知識》等多家媒體分別刊登書評或專訪。該書在當當網(wǎng)“中國外交”類圖書銷量排名已高居第二名,并一度進入政治軍事類“新書暢銷榜”前5名。
相關活動
受邀參加國際重要公共外交學術會議
2012年10月8日,公共外交研究中心研究員周鑫宇博士受邀赴韓國參加主題為“讓公共外交起作用”的國際學術研討會。研討會由韓國外交通商部與峨山基金會共同舉辦。韓國外交部長、文化司司長、公共外交大使等高級外交官員及來自美國南加州大學公共外交研究中心、塔夫茨大學(美國公共外交學科誕生地)、北京外國語大學公共外交研究中心等學術機構的學者共同探討了公共外交的目標、功能、政府及非政府組織角色等問題。
作為唯一與會的中國學者,周鑫宇博士在研討會上做了“中國公共外交:發(fā)展與挑戰(zhàn)”的英文發(fā)言。他在發(fā)言中介紹了近幾年來中國公共外交的發(fā)展情況,分析了中國政府在公共外交方面面臨的挑戰(zhàn)。發(fā)言內容吸引了國際公共外交學者對中國問題的了解和關注。
受騰訊網(wǎng)邀請主持系列訪談節(jié)目
2011年5月1日中午,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對外宣布美軍已擊斃恐怖主義頭目本·拉登,消息引起巨大的公眾關注。北京外國語大學公共外交研究中心周鑫宇博士于當日下午和次日上午受騰訊網(wǎng)邀請,主持多場關于本·拉登之死的系列訪談節(jié)目。與社科院西亞北非研究所研究院殷罡教授、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張國慶教授、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彭光謙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時殷弘教授、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李紹先教授和北京大學國際戰(zhàn)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朱鋒教授共同探討本·拉登之死的國際政治后果,節(jié)目受眾廣泛。
參加公共外交論壇(2011)暨第四屆外交官論壇
2011年9月17日,公共外交論壇(2011)暨第四屆外交官論壇在北京外國語大學舉行。論壇以“國際格局轉型時代的中國公共外交:機遇與挑戰(zhàn)”為主題,來自政府、大型企業(yè)、高校、媒體、文化界等領域的200余名嘉賓齊聚一堂,共話中國公共外交事業(yè)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
個人文章
2013年4月15日,《北京日報》第20版《理論周刊·讀書》刊登了北京外國語大學公共外交研究中心周鑫宇博士署名文章《21世紀需要什么樣的海洋戰(zhàn)略——評〈中國海權策:外交、海洋經(jīng)濟及海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