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檔案
她曾運用記憶訓練對自身思維邏輯及學習能力提升,成為全球第一個可以肉眼解碼二維碼的人。在日常訓練中,她15秒96記憶一副撲克和5分鐘記憶512個數(shù)字的成績已超過世界紀錄。她希望向更多世界各地的人普及記憶法并使之受益,提升自我學習能力的人才,為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好而做出一些行動。
成長故事
沈書涵16歲女生舉辦了一場民間版“最強大腦”比賽,比賽吸引了170多位選手參與。風靡全國的“最強大腦”節(jié)目讓人對記憶力的挑戰(zhàn)產(chǎn)生很大興趣。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前天,一個民間版的“最強大腦”比賽——“極憶杯”全國記憶力挑戰(zhàn)賽,在南京市圖書館舉辦。這場活動有170多位選手參加,他們來自全國19個城市,從小學生到上班族全都有。
更加令人驚訝的是,比賽主辦方“極憶聯(lián)盟”,竟是南京高一女孩沈書涵在三年前發(fā)起的。為什么要做這些呢?她說,想為學生群體打造一個全新的記憶交流和比拼平臺!爸袊鴺O憶聯(lián)盟舉辦極憶杯第二屆最強大腦比賽”開賽的消息傳遍朋友圈。但諸位讀者不要混淆,此比賽并不是電視欄目“最強大腦”第二季哦!而是由南京的高中學生團隊“極憶聯(lián)盟”自主舉辦的記憶挑戰(zhàn)賽,因此稱“極憶杯”!懊酥鳌笔墙衲16歲的南外高一學生沈書涵。
沈書涵告說比賽目的并不是網(wǎng)羅天下記憶達人,而是通過賽前培訓給大家傳授記憶技巧,并結(jié)合比賽中的實戰(zhàn)運用,讓大家掌握記憶術(shù),從而提升學習與記憶的技能。因此,比拼出“最強大腦”冠軍只是一種方式,而在輕松的狀態(tài)下學到記憶術(shù),才是關鍵。
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去年10月份,剛剛就讀高一的沈書涵帶領團隊舉行了第一屆記憶力比賽。然而那時選手僅僅是為了參加比賽,結(jié)束就再無聯(lián)系,并沒有讓人覺得快樂。于是,在本屆挑戰(zhàn)賽籌備時,極憶聯(lián)盟對賽制進行了創(chuàng)新改革,可以讓選手玩得更快樂。
“挑戰(zhàn)賽先進行培訓;其次,比賽內(nèi)容分為單項賽和籌碼賽!鄙驎f,單項賽包括“密碼神探”和“彩虹之旅”兩個比賽項目,進行數(shù)字記憶和顏色記憶,記憶與答題時間都是五分鐘,答對一個算一分。而籌碼賽分為上下半場的區(qū)域自由賽以及2次危機PK賽!盎I碼賽將全場分為十個任務區(qū)和一個籌碼兌換區(qū),每個區(qū)域有一臺電腦,作為一個比賽項目,選手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擅長或感興趣的項目排隊去玩。當然,為了保證公平,每個比賽都有限玩次數(shù)!鄙驎f,籌碼賽共涉及十進制數(shù)字、二進制數(shù)字、顏色色塊、人名頭像、商品價格、中文詞匯、英文字母共7個記憶項目,同時還包括五子棋、Flappy bird、單詞接龍等項目。整場比賽共120分鐘,每次比賽都會贏得相應籌碼,最后獲得籌碼最多的成為冠軍,獲得1000元獎金。參賽選手涵蓋小學生到上班族,共有170多位選手參賽,他們來自上海、北京、海南、威海、成都、南昌等地,不過大多數(shù)選手還是來自江蘇。在這個充滿年輕氣息的比賽中,所用的方式和道具也充滿活力。比如,每個參賽者的頭像都是用前段時間熱傳網(wǎng)絡的“臉萌”軟件作出的。
這場比賽選用的道具,除了臉萌頭像,還有百元的籌碼值以及各種兌換物品——零食。沈書涵介紹道,選手可以用籌碼值兌換總分贏得比賽名次,也可以用籌碼值去兌換零食!艾F(xiàn)場有很多小朋友,他們每拿到一個籌碼值,就直接兌換成零食。”沈書涵告訴揚子晚報記者,在一次PK賽中,一個小學六年級的學生贏得了1000的籌碼,大概可兌換150元左右的食品。于是,他立即把所有的籌碼都換成了零食,不再繼續(xù)比賽,從而與冠軍擦肩而過。
力學小學有20名學生,在胡心悅媽媽的帶領下參加了比賽。胡媽媽告訴揚子晚報記者,最初是在上網(wǎng)搜索訓練思維能力的方法時關注到極憶盟主沈書涵的,盟主博客中的英語單詞記憶法和讀書筆記吸引了自己注意!氨荣悤r間、地點也合適,所以想通過活動來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焙膼偟膵寢寣φ麄比賽很滿意,“這些高中的孩子,能通過與人溝通拉得贊助、租到場地,組織出這么大規(guī)模的比賽,很不容易,讓人感動!
“選手在經(jīng)歷了上午的培訓之后,通過下午的記憶盛宴,一定會收獲不一樣的知識和感悟。作為主辦方,我們相信,比賽的勝負不能阻礙大家對記憶的探索和求知的欲望,敢于挑戰(zhàn)腦力極限的人都是人生的贏家。”沈書涵說。
不一樣的16歲“盟主”,場地、費用等,錢從哪來?組織一群學生拉贊助,虧損“盟主”承擔,有剩余則捐出。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盟主沈書涵是極憶杯記憶力挑戰(zhàn)賽的領導者,也是管理層中年紀最小的一個。然而,她卻像超人一樣,擔負起所有壓力。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這么一場比賽,需要協(xié)調(diào)的不僅是比賽現(xiàn)場的這些賽制、規(guī)則等,更需要一個對全局的把控。
“比賽籌備組有24個人,加上分布在其他省份的12人,共有36個負責人,基本都是高中生和大一學生。”沈書涵告訴揚子晚報記者,這個團隊中,分為創(chuàng)意部、網(wǎng)絡部、宣傳公關部以及外聯(lián)部等,大家一起進行活動的籌備、策劃以及網(wǎng)絡報名宣傳等。類似于大學生的社團組織,但比它們穩(wěn)定,幾年來,這些人都沒有離開!氨荣愖鈭龅匾ㄥX,需要拉贊助,我們是學生自主組織,純公益,無關商業(yè)。”沈書涵告訴記者,比賽后如果虧錢,算自己的,但如果錢有剩余,就拿去獻愛心!叭ツ晔S嗟腻X,都捐給了一位患癌癥少年!
由于臨時改變賽制,實際花費超過預算,她沒有宣揚,只是自己默默承擔,并想辦法解決。“組織比賽和活動可以磨練人,以前我是急性子,現(xiàn)在逐漸變得沉穩(wěn),對團隊也從以前的親力親為到現(xiàn)在充分信任并u2018放權(quán)u2019,對我而言也是成長,因為要時刻記得,我們是一個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