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作品
在幾十年的從藝過程中,她對大量的傳統(tǒng)唱段進行了整理、改編。對唱詞中的錯字、誤字進行糾正。對冗長的不符合現(xiàn)代審美的句子與結構進行壓縮調整。對鼓套子進行重新編排。其代表作有《永別紫鵑》、《三月三》、《目連僧救母》、《黛玉葬花》等。在梅花大鼓的基礎上融入了京劇曲牌的《萬年歡》、《夜深沉》使人耳目一新。她還在改革創(chuàng)新方面很有成就,成功的創(chuàng)作了梅花大鼓《三月三》,成為梅花大鼓音樂革新突破性標志,其旋律華麗流暢,在傳統(tǒng)梅花大鼓基礎上巧妙地揉入京劇及姐妹藝術,演出效果熱烈火爆,堪稱經(jīng)典。
端莊臺風
她的臺風儒雅秀麗,嗓音圓潤甜美,擅長嬌音與沙音,根據(jù)梅花大鼓抒情的特點,力求達到聲要圓熟,腔要徹滿的境界。她廣覽博讀,對藝術有很深的理解與詮釋能力,聲情兼至地展示特定的藝術情境。她的每段作品都有著獨特的藝術處理,形成了自己的舞臺演唱風格,被譽為“腹有詩書氣自華”智慧型演員。
含燈大鼓
她引進恢復了“含燈大鼓”這一古老曲種并進行加工改造,重新設計演出道具—燈架,增強其美感,從而營造出觀眾在觀看演員高難技巧演唱同時,更象是在欣賞一幅畫的意境。她的“含燈大鼓”被介紹到美國,紐約《華文報》刊載了大幅劇照。她創(chuàng)意“含燈大鼓”與“換手聯(lián)彈”“合壁”,二者完美結合堪稱一絕。因此她獲得了市文聯(lián)頒發(fā)的“搶救瀕危曲種特殊貢獻獎”。
絕佳鼓技
她對鼓板的掌握,運用與創(chuàng)造,乃當今鼓曲演員之皎皎。其鼓板技法嫻熟高超,賞心悅目。有著探驪尋珠的嘗試及隱柳揚花,柳暗花明之效果。與樂隊緊密配合,精準瀟灑,高潮迭起,彩聲不斷。她1988年在中國鼓曲藝術展覽恢復上演“換手聯(lián)彈”梅花大鼓《指日高升》,設計了全部的鼓套子,并司鼓演唱,獲得業(yè)內人士的高度評價。她的鼓板藝術成為她鼓曲藝術中的一絕。
高超才藝
她多才多藝,集演編寫于一身,并能演唱多個曲種。她不斷撰寫論文發(fā)表文章,創(chuàng)編新曲及整理傳統(tǒng)曲目,《論梅花大鼓〈王二姐思夫〉的藝術特色及板式結構》曾在電臺播講,她自己創(chuàng)作編曲的樂亭大鼓《折節(jié)求教》曾多次在中央及各地方電臺播放。新作品《寬心謠》、《和諧家園》貼近生活,具有強烈的時代感。由她加工整理的《目蓮僧救母》、《永別紫鵑》久演不衰。她的鼓曲藝術經(jīng)常被媒體宣傳報道,或寫專訪文章或刊登照片,深受國內外朋友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