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經(jīng)歷
1975年拜著名畫家金默如先生為師
1991年在瑞士洛桑首次舉辦個人畫展
1992年在瑞士洛桑第二次舉辦個人畫展
1994年在文萊舉辦中國畫四人聯(lián)展
1995 年在新加坡舉辦個人畫展
1997 年、 1998 年兩次參加韓國藝術大展
2000 年多次作為特邀嘉賓參加了湖南衛(wèi)視《真心風采》節(jié)目的現(xiàn)場直播,同時拍攝了訪談專輯 2000 年 8 月北京電視臺拍攝了個人專輯
2001 年元月在?谑信e辦中國畫三人展.
編入香港漢藝社拍攝的《中國花鳥畫技法》之錄相帶.
2002 年元月在湖南長沙舉辦第二次個人畫展,同時湖南衛(wèi)視《藝術玩家》錄制專題
評價
邱楊者,馀之忘年交也,現(xiàn)年近知天命,職業(yè)畫家。 1958 年生,北京人氏。其令堂楊氏,故以“邱楊”為名。邱楊之名諱中,可見其雙親之篤愛之情,洵非笑談也。
邱楊十六歲時,尚未弱冠,即拜金默如先生為師,而默如先生即王雪濤公入室弟子;而雪濤公,即白石翁之愛徒也?喽U、可染、雪濤,世人許之以寄萍堂下三高足也。據(jù)此可知,邱楊亦白石翁之薪傳者也。
邱楊擅花鳥,畫風酷似乃師乃師祖,或有幾可亂真之作。此乃邱楊追隨默如先生三十馀年之成果也。
邱楊持近作若干光臨寒舍。馀展玩有頃,覺春風撲面,悅于目而賞于心也。古人云: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馀與邱楊,居住咫尺之內(nèi),但因彼此皆忙,故爾思念多于聚晤。其未謀面已三月有馀矣。諸畫中一幅小品丹色茶花,頗奪馀眼目,左花熱情開放,右花含羞低語,梗上之三五葉片,水墨功夫,十分瀟灑。昔日雪濤公入白石翁之門庭而出焉;默如先生入雪濤公之門庭而出焉;如今邱楊入默如先生之門庭亦出焉。三入而三出,可謂之曰承傳乎?
邱楊人高馬大,其小寫意花鳥作品日見大氣。不知默如先生以為然否?
2006 年 3 月 29 日于系孤齋
王成剛
不師古者無法,全師古者無我
讀邱楊繪畫感悟------阿君
如何從純粹的畫面去擴張具有滲入的躍動,從而繪出個人美學觀情懷的獨特的畫面,則是一個畫家探觸深層關鍵的焦點。邱楊從師金默如先生,承襲王雪濤公的畫風。從邱楊的花鳥畫中,從王雪濤公畫派的繼承切換中形成自己的風格過程中,我領悟到了這一點。我不能不說邱楊先生之所以悟性高,高就高在他懂得什么叫“不師古者無法,全師古者無我”。
藝術創(chuàng)作自古以來就一直受到“藝術本性”的影響,藝術的現(xiàn)代性就在于藝術的創(chuàng)作必須以自我本性的反省為基礎。畫家的作品會受到藝術家所處的社會及歷史背景的影響,從而形成不同的作品和詮釋觀點。當今經(jīng)濟發(fā)達時代,又能有幾人能沉下心來,幾十年認真鉆研古人前輩的筆墨、意境,邱楊先生是從師三十余年不敢一日懈怠的一位職業(yè)畫家。
邱楊的繪畫,我欣賞過后,深感特點有三:
(1)繼承了王雪濤畫派的清韻筆墨并有所突破;
(2)王雪濤畫派中心體現(xiàn)的是“空靈、俏麗而又不失中國畫筆墨的凝重”,邱楊的繪畫在金默如先生的指導下,繼承并發(fā)揚了,非常好,有擴張性發(fā)展;
(3)書畫中強調(diào)筆法,邱楊的繪畫有他很深的色彩和筆墨功力,他的畫中“梅見其骨、菊見其志、鳥見其逸趣、寒葉見其秋思”,在此基礎上又融入了很多現(xiàn)代藝術的元素。
邱楊的繪畫中不單單是王雪濤公、金默如老師的畫風,還吸收了八大山人、吳昌碩、齊白石的筆意甚多。他自認為“畫風受他們的影響是很自然的”。我認為他這句話與他的繪畫相印證,是發(fā)自肺腑的,是十分深刻的。任何成功的藝術家都是一本可讀的書,潛解邱楊身上的繪畫藝術答案便是“藝無止境、學無止境、前途甚廣,定被關注”。
我認為中國當代繪畫藝術肯定是中國人來決定的,雖然外來影響會很大,甚至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迷失自己的方向。但邱楊先生對中國畫根性的認識、對傳統(tǒng)的理解、對繪畫人性的關懷,一定要堅持下去。我相信,人們的覺醒是早晚的事。邱楊的繪畫就是這樣堅持下去定成大器,前景極其光明燦爛。
主要作品
秋風(136X68cm)-邱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