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李堈

    李堈

    李堈(,1877年3月30日-1955年8月15日),大韓帝國皇族成員,韓國獨立運動家。李堈本貫全州李氏,初名平吉,號晚悟,是朝鮮高宗李熙第五子(成年兒子中的第二子),為宮人張氏(后追贈貴人)所生,先后被封為義和君、義親王和公爵。

    李堈以風流放蕩著稱于世,早年名聲較差。但因參與抗日而受到韓國人民的尊敬,被稱為“麻衣太子”。他子女眾多(13子9女),生育能力之強在當時的全州李氏王室宗親中實屬罕見。


    人物生平

    早年生涯

    李堈的早年生活充滿了謎團,他的出生情況就有疑問。跟其他王子不同,李堈的出生沒有在官方資料中留下任何記載,這暗示他是在秘密的狀態(tài)下出生的。根據(jù)后來被換算成陽歷的生日可知他生于1877年3月30日(光緒三年二月十六日)。

    李堈的母親張氏生前只是一介宮女,關(guān)于她及李堈童年的經(jīng)歷也很難從朝鮮官方檔案里發(fā)現(xiàn)蛛絲馬跡,但在朝鮮野史及中日的外交檔案里均有詳細記載。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李堈的大部分童年生活都是在民間度過的。李堈有舅舅張淳奎、張溵奎(張殷奎、張甲福)、張泓奎等,其中張淳奎是興宣君李昰應(yīng)(后來的大院君)的心腹“千河張安”(天下長安)之一。而李堈之母張氏則原本是大王大妃趙氏(神貞王后)的宮女,高宗即位前,李昰應(yīng)為了巴結(jié)趙大妃,便攀上了張氏及徐氏等服侍趙大妃的宮女,甚至與她們私通,到了高宗即位、李昰應(yīng)成為大院君后,兩人請求大院君納其為妾,大院君只納徐氏而不納張氏,導致張氏懷恨在心。閔妃入宮后,趙大妃將張氏賜給閔妃,后來張氏與閔妃及其養(yǎng)兄閔升鎬勾結(jié),欲打倒大院君以報復(fù)之,因此她一度很得到閔妃的寵愛。然而張氏頗有姿色,后來又得到高宗的臨幸,并生下李堈。閔妃得知后,極為震怒,據(jù)說提著刀來到張氏的處所,將刀插在窗戶上,大呼:“吃我一刀!”張氏一貫力氣大,一手握住刀柄,一手推開窗戶,請求饒命。閔妃頓生我見猶憐之感,丟下刀笑道:“大殿(高宗)寵愛你確實有道理啊,現(xiàn)在不殺你了,但不可以留在宮中!”于是命令力士綁住她并割下她女陰兩邊的肉,用轎子抬出宮廷。

    張氏被趕出宮時,有說法是李堈也被趕出宮,但據(jù)后來高宗對日本駐韓公使林權(quán)助所言,本來朝鮮王室的慣例就是王世子滿十歲前庶出王子都必須出宮居住,不得進宮,而李堈則在錦陵尉樸泳孝家被寄養(yǎng)數(shù)年。甲申政變時,李堈母子被樸泳孝等開化黨人接進宮,甚至有傳聞?wù)f開化黨企圖立李堈為新王。甲申政變被鎮(zhèn)壓后,李堈母子再度被逐出宮。其后李堈的舅舅張溵奎(張甲福)奉命渡日去刺殺金玉均等亡命日本的開化黨人。日本作家福地源一郎(櫻癡居士)所著《張嬪》一書中記載張氏在甲申政變后被閔妃下于內(nèi)獄,張溵奎為救其妹而請纓赴日,除掉金玉均等閔妃的心腹大患,結(jié)果金玉均并未被暗殺,閔妃懷疑是張家暗中慫恿金玉均反攻朝鮮,所以嚴刑拷打張氏,并將其活剮而死。另一種說法是張氏被趕出宮十余年后因刀傷復(fù)發(fā)而死。總之,大約在19世紀80年代后期,張氏就離開人世。此時的李堈“過著平民的生活,不堪心中不滿,終日與市井之無賴為伍,其素行極差”。

    后來,閔妃發(fā)現(xiàn)其子李坧無法生育,自己又沒有其他兒子存活,便開始善待李堈,希望他以后能繼統(tǒng)于李坧。1891年冬,閔妃勸高宗給予李堈王子待遇,高宗乃于1892年1月28日(陰歷十二月二十九日)封李堈為義和君(《張嬪》中說是張氏亡靈作祟,迫使閔妃勸高宗封李堈為義和君,才讓亡靈退散)。1892年9月10日(七月二十日),李堈行冠禮。翌年,在閔妃的主導下,仁穆王后家族后代金思濬之女被揀擇為義和君夫人,12月6日(十月二十九日)行嘉禮。李堈被封為義和君后,放蕩本性不改,并未有所收斂,史載“堈既出閣,驕侈好貨賄,輿馬儀從炫晃道路,宮奴數(shù)十輩欄街毆哄,諸閔(驪興閔氏外戚)奴為之斂避。義和宮關(guān)文風行外道,干訟、征債如追贓。時人嘆曰:u2018毋論親疏,天家種皆不善。童年如此,前頭可知耳!u2019”因而閔妃也對他失望。

    初涉政治

    1894年,甲午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朝鮮與日本簽訂《日朝同盟條約》,被拉入日本陣營。8月31日,日本大使西園寺公望來韓覲見高宗與閔妃,以強化兩國的同盟關(guān)系。西園寺走了后,朝鮮政府打算派大使回訪,起初定的是李埈镕,到10月3日改以李堈為報聘大使。李堈在廣島大本營謁見明治天皇,又前往東京謁見皇后,11月17日回國復(fù)命。1895年4月17日,日本與清朝簽訂《馬關(guān)條約》,迫使清朝放棄對朝鮮的宗主權(quán)、使朝鮮名義上獨立自主。朝鮮的樸泳孝政權(quán)得知這個消息后,決定遣使赴日本謝恩,遂在6月19日任命李堈為大使,然而閔妃卻公開唱反調(diào),說李堈“愚而失聲望,還不如置之于官妓之中”。在閔妃的阻撓下,李堈的出使被延宕,而樸泳孝亦在7月倒臺,李堈不得不辭去大使之職。.

    李堈

    此后李堈欲遠赴西方,便加緊同美國傳教士交往,而由于當時社會上流傳李堈將繼承不育的王儲李坧的王位,所以美國傳教士也很樂意同他打交道。1895年8月17日,李堈曾拜訪外部協(xié)辦尹致昊,尹致昊對他的印象是:“他是一個18歲的聰明少年。他微妙而危險的處境使他謹慎而警惕。他似乎跟他父親一樣心地善良。他非?释鰢魧W,在樸泳孝執(zhí)政期間,他被任命為特派日本大使,但因樸泳孝的逃亡而不得不辭職。陛下似乎無法表達他對兒子的父愛,因為他害怕某人(指閔妃)!10月8日,發(fā)生閔妃被殺的乙未事變,李堈當時在宮中,高宗聽到有動靜后派他出宮打聽情況。此時大院君再次被日本人推上前臺,李堈害怕大院君立李埈镕為王位繼承人而對自己不利,便躲進了美國傳教士元杜尤(H. G. Underwood)的家中。不過大院君實際上并未掌權(quán),新成立的金弘集-俞吉濬內(nèi)閣勸李堈離開傳教士的家,并許諾任命他為英、美、德、俄、意、奧六國報聘大使,李堈同意赴任,但俞吉濬又主張讓李堈先去日本。據(jù)高宗所說,乙未事變后,李堈曾試圖暗殺李載冕和李埈镕,但被大院君發(fā)覺,導致兩者關(guān)系緊張,因此李堈才亡命日本。

    漂泊海外

    1895年11月1日,李堈在曾留學日本的尹致旿(尹致昊的堂弟)的陪同下抵達日本,不久后李堈的六國報聘大使之職被解任,改為在日本“留學”。1896年1月,朝鮮親日政府將李堈托付給日本思想家福澤諭吉,由慶應(yīng)義塾負責監(jiān)督和培養(yǎng)他。1896年2月“俄館播遷”后,親俄政府取代親日政府,對李堈更不放心,希望他盡快回國。李堈也不想留在日本,而是一心想去歐美,于是他積極同在日本的美國傳教士亨利·盧米斯(Herry Loomis)交往。盧米斯在早先曾同徐載弼有交情,所以也會朝鮮語,便應(yīng)李堈的要求教其英語,以備留學美國,另一傳教士奇一(James S. Gale)也同李堈過從甚密。此外,李堈并不認真學習,而熱衷于借錢嫖妓,揮金如土,以致債臺高筑,不僅使福澤諭吉非常不滿,也成為朝鮮政府的財政負擔。1896年4月17日,隨閔泳煥出使俄國的尹致昊途經(jīng)日本時專程拜訪李堈,李堈先質(zhì)問高宗為何移駕俄館,要求高宗回宮,而尹致昊則表示他雖有同感,但這是無可奈何之事,接著李堈吐苦水說:“尹致旿把我害慘了。他跟福澤簽了協(xié)議,借給我3000美元,條件是我不得離開日本,不付利息。無論我走到哪里,我都像瘋子一樣被看管著。我嘗試跟盧米斯博士學習英語,但日本人嚷嚷著什么導入基督教會毀了朝鮮。福澤責怪我沒跟他的女兒學習英語。我討厭留在日本!碑斠玛粏査麨楹尾粚W習日本軍事時,李堈說他不喜歡四處走動,因為總擔心發(fā)生什么事。尹致昊的感受是“義和君并不像他所說的那樣討厭日本人。美麗的日本女人似乎是他的天堂!他似乎缺乏高貴的精神。憐憫李朝!”

    不過,李堈最大的問題不在于其私德或?qū)W業(yè)的不佳,而在于他被陰謀所包圍。比他先亡命日本四個月的樸泳孝欲擁立李堈來回國奪權(quán),于是利用李堈好色這一點多次進獻美女以取悅于他;此外,風傳有不少朝鮮親俄政府所派的刺客企圖暗殺李堈,可見李堈在日本的處境是相當危險。高宗對此不安,便順應(yīng)李堈之要求,打發(fā)他去美國,并托付美國傳教士亨利·盧米斯、元杜尤、馬希(S. A. Moffett)等成全此事。經(jīng)過這些傳教士的熱心協(xié)助,李堈終于在1897年5月22日離開橫濱港,遠渡重洋,前赴美國,實現(xiàn)了兩年來的夙愿。

    李堈到了美國后,就陷入紙醉金迷的生活之中,并不想真心求學。美國傳教士之所以幫助他,是因為預(yù)估他會繼承未來朝鮮(1897年10月改名為大韓帝國)的皇位,對于基督教的傳播有所裨益。但他們發(fā)現(xiàn)李堈在美國無心學習,又有好色、奢靡等生活作風上的惡習,根本不可能成為基督徒,便逐漸對他失望而不予支援。李堈缺錢后,又在1898年5月返回日本。翌年,大韓帝國政府將他的留學資金從每年3000日元上升到5000日元。1900年7月17日,李堈再赴美國。8月5日,李堈被高宗封為義親王,其母張氏也被追贈淑媛,但當時他尚在赴美途中,故只是遙封而已。

    1901年3月,李堈入學于美國弗吉尼亞州賽勒姆市的羅諾克學院,并在那里結(jié)識了另一韓國留學生金奎植(后成為著名獨立運動家)。1903年夏,他與當?shù)胤N族主義者發(fā)生沖突而受傷,不得不轉(zhuǎn)學到俄亥俄州特拉華市的衛(wèi)斯理學院。李堈在美國期間至少與3名白人女子談過戀愛,甚至在1903年3月1日的《紐約先驅(qū)報》上發(fā)表聲明說,自己已經(jīng)深陷美國人的自由與美國的獨立而不可自拔,寧愿放棄祖國的王冠。但他畢竟無法適應(yīng)在美國的生活,便輟學并于1905年2月返回日本,希望回國。但高宗明確表示了不愿他回國、讓他繼續(xù)“留學”的意思。甚至寧肯撥出5萬元作為留學資金、讓他不要回韓國,這被視為純獻皇貴妃嚴氏的嗾使,因為嚴貴妃生育了英親王李垠,進而覬覦皇位,李堈的回國則對李垠的地位構(gòu)成威脅。1906年3月,伊藤博文就任韓國統(tǒng)監(jiān),李堈在伊藤就任前曾請求伊藤斡旋其歸國的懸案,在伊藤的壓力下,高宗被迫同意李堈回國。同年4月6日,李堈終于回到了韓國,4月13日覲見高宗,結(jié)束了十年有余的政治流放生涯。

    歸國經(jīng)歷

    李堈雖然回國,但畏懼嚴貴妃的勢力加害于他,便躲在統(tǒng)監(jiān)府里,覲見高宗后也不回府邸,“與博文暫不相離”。過了十多天后,李堈又以陸軍副將的身份被派去日本出席日俄戰(zhàn)爭凱旋閱兵式,6月底回國。在伊藤博文的施壓下,韓國政府不得不承諾保護李堈,于是李堈回到府邸,韓國政府舉行了遲來的義親王冊封儀式,并安排李堈當大韓赤十字社(紅十字會)總裁。

    1906年9月25日,李堈離開漢城,乘火車至釜山渡日。他到了日本后電奏請求高宗冊立皇后,被視為是討好嚴貴妃、以求自保之舉。1907年3月,李堈回到漢城。同年7月,高宗因海牙密使事件而被逼退位,沒有生育能力的皇太子李坧繼位,是為純宗,立儲之事遂被提上議事日程。對于純宗的皇位繼承,李堈在理論上處于第一順位,但他多年來的風評非常惡劣,時人稱“堈幼無令望,在外既無學問,惟湛于酒色,以善乘自行車有名”,同時嚴貴妃黨羽眾多,也一直同日本緊密勾結(jié),義親王漂泊海外十年,在國內(nèi)沒有根基,也不可能是嚴貴妃的對手,于是比李堈年輕20歲的嚴貴妃之子英親王李垠毫無懸念地成為了純宗的皇儲。對于這件事,成年后的李垠始終對李堈抱有愧疚之心。

    1909年10月,發(fā)生了安重根擊斃伊藤博文事件,已完全淪為日本傀儡的大韓帝國不得不派人前往日本吊唁伊藤博文,起初的大使人選就是李堈。但在李堈即將啟程之際,日本方面打來電報,婉拒李堈赴日,于是韓國政府改派宮內(nèi)府大臣閔丙奭前往。關(guān)于改變?nèi)诉x的原因,時人普遍認為是出自李堈的“人格問題”,理由是這樣的:

    “這次所派遣的吊問特派使,擬定義親王是極其錯誤的。本來義親王就人格墮落,這是日韓人的共識,之前沒能當上皇太子就完全出于這個原因。伊藤公在擔任統(tǒng)監(jiān)期間,評價義親王為不足掛齒之人物,予以排斥,毫不信任,據(jù)說伊藤公又在皇太子(李垠)留學日本時,曾警告說不得讓義親王來東京。就這樣一個日本不信任又是伊藤公生前深惡痛絕的人物,以其為吊問使是非常不得當?shù)。因此,日本皇室才會要求變更人選!

    1910年8月22日,《日韓合并條約》締結(jié),8月29日,純宗下詔退位,大韓帝國滅亡。包括李堈在內(nèi)的韓國皇室被并入日本皇族,爵位均予降格,李堈從義親王降為公爵,稱“李堈公”。此后體弱多病的純宗曾請李堈來代替自己舉行祭祀,李堈以病推辭,在純宗和純貞孝皇后的生日宴、新年宴、午餐會等場合,李堈也時常缺席。不過,李堈對于代替純宗去日本的任務(wù)卻樂此不疲,1912年參加明治天皇的大喪、1913年參加明治天皇一周年祭、1916年去祝賀大正天皇天長節(jié)與立太子禮,并且他還代表朝鮮王公族為明治天皇服喪一年。

    遭到制裁

    日韓合并后,李堈作為朝鮮王公族的兩位公爵之一(另一個是李熹公即李載冕),不僅獲得84萬元的巨額恩賜金,還被日本授予陸軍中將的軍銜。日本安排恩賜公債的利息與慶尚南道的馬山、巨濟、熊川三漁場及咸鏡南道的永興漁場的漁業(yè)權(quán)作為李堈公家的收入,1913年的預(yù)算為4萬元,到1915年達到11萬元,待遇不可不謂優(yōu)渥。但李堈的揮霍本性不改,“常命令無視預(yù)算之支出,又私起債務(wù),等等”,從1912年到1928年,光是李堈游山玩水的費用就達66萬元之多。另外,當負責看管他的李王職事務(wù)官不在時,他往往會召妓到府中縱情聲色。在這種情況下,李王職(日本設(shè)立的管理舊韓皇族的機構(gòu))加緊了對李堈收支的管束,使李堈不能隨意動用從公家所得收入,李堈為了搞錢而另辟蹊徑。比如他在1913年偽造借用證書、1915年將已經(jīng)承包給日本人香椎源太郎的漁場(1926年到期)又承包給另一日本人平野常三郎,以牟取定金。就這樣,李王職對他的“家政整理”無法奏效,出現(xiàn)了“整理的同時伴隨著破壞的奇觀,不到三年就已經(jīng)進行了三次整理”。李堈本人也對這種管束甚為不滿,曾向事務(wù)官黑崎美智雄開槍示威,并說:“我不想當什么皇族,只想自由處置自己的財產(chǎn)!”

    李堈的經(jīng)濟問題是當時最令李王職頭疼的問題。1914年12月3日,李王職召開的一次關(guān)于李堈公家政的會議上,李完用和趙重應(yīng)甚至提出了剝奪爵位的主張。會議上一致認定“李堈公的浪費幾乎走火入魔,不管采取什么方法,到底還是看不到讓他悔改的希望”,決定強制李堈隱居并禁止他投入經(jīng)濟活動。但決議被申報給東京方面時,卻沒有了下文,因此李堈得以繼續(xù)逍遙法外,甚至以2000元將其母張氏墳?zāi)顾诘卦老劫u給他人,此外也在永興漁場進行雙租的不法行為。

    1916年3月,李堈公妃金氏(金修德)連日造訪昌德宮,向純宗“涕泣”陳訴李堈種種胡作非為,4月4日,純宗根據(jù)李王職的意見擬出了《謝罪誓約書案》,然后命李堈一個人來自己的處所,以兄長身份實施訓誡,并命令他在《謝罪誓約書案》上簽字,該案內(nèi)容包括管束往來人員、不得使用電話、不得夜晚外出、將手槍和私印上納等,李堈不得不在上面簽字。

    出逃未遂

    李堈對日本的管束極其不滿,也不愿做亡國奴,1913年秋,他曾與流亡中國的韓國人尹炳皓秘密往來,試圖與中華民國大總統(tǒng)袁世凱搭上關(guān)系。李堈又暗中勸高宗贈送袁世凱30萬元,重溫舊日交情,以便借袁世凱之力恢復(fù)獨立,李堈還派親信金性源帶著自己的兩張照片去北京,打算送給袁世凱。但其計劃以失敗而告終。李王職官員閔丙奭推測李堈的目的只是從高宗那里騙錢而已,故日本人并未深究。

    1919年1月21日高宗暴死,李堈認為是日本人的毒害,因此對日本的國仇家恨更深了一層。當年,朝鮮因高宗之死而引發(fā)了全國性的反日運動——三一運動,并促使韓國獨立運動如雨后春筍般展開,還在為高宗守喪的李堈深受感動。他認為,“我家與別人不同,是以朝鮮五百年間的主人而屹立的家族,此外的朝鮮人都是下人,跟手足差不多,這2000萬下人或手足都在為了主人而騷動于朝鮮獨立之事,主人不能裝作不知道……李太王(高宗)的崩御也是因為他們(日本人)而被毒殺的,他們是殺父仇人,所以不管怎樣都得報這個仇才行,作為主人的一員,我會比普通人10倍乃至20倍報效于國家!痹诖饲闆r下,發(fā)生了轟動一時的李堈出逃事件。

    當時,一些韓國獨立運動家在中國上海成立了共和制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但還有相當多的韓國獨立運動家希望復(fù)辟李朝,認為只有君主制才能凝聚人心。這些人集中于1919年3月末全協(xié)(原一進會評議長)等成立的抗日組織“朝鮮民族大同團”(簡稱大同團)中。他們主張擁立一個舊韓皇族來統(tǒng)合獨立運動的各種勢力,雖然李堈被視為“多少不足”,但鑒于純宗幽居于昌德宮,而李垠已被帶到日本,所以李堈成為了唯一的人選。他們秘密聯(lián)系上了李堈,李堈也早有出逃外國之意,于是雙方一拍即合。李堈透過大同團寄信于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總理安昌浩,聲明他將來上海,出于以下四個目的:

      日本人符同我邦之幾個奸臣,弒我父皇(朝鮮高宗)及母后(明成皇后),故常欲訴此冤于列國;三月一日以來,我舉國人民以徒手叫呼獨立,而噫彼強敵,終不改悛,恣行虐殺,然而我民以百折不屈之熱血,愈往愈沸。以我國民之精神決不同化于日本者宣布天下;日本對我韓國十年前后以諸般條約合并國土,乃利用奸賊脅迫而強結(jié)之,決非我父皇之肯許者,予所確認也,欲公布此情于世界;我亦韓國民之一,我寧為獨立韓國之庶民,不愿為合并吾國之日本皇族,必就我臨時政府成立之當?shù),與政府諸公握手同心,死生間協(xié)力于光復(fù),欲補同胞苦心之萬一。我之決心,一為自家復(fù)仇也,一為祖國獨立與世界平和也。

    大同團在1919年10月曾成功讓男爵金嘉鎮(zhèn)喬裝逃到上海,這次也如法炮制,先以財務(wù)問題為由讓李堈離開府邸,在洗劍亭喬裝后帶他坐上去義州的火車,然后馬不停蹄地奔向鴨綠江對岸的中國安東(今遼寧丹東),準備前往上海。大同團以為李堈如同他的祖父大院君李昰應(yīng)年輕時以放蕩不羈作為障眼法,同樣也能蒙騙日本殖民者。然而,日本殖民者發(fā)現(xiàn)李堈失蹤后,便大力追捕。李堈與協(xié)助他出逃的金春基(李堈妻舅)、羅昌憲、鄭南用、韓基東雖然抵達安東,卻被趕來的日本新義州警察逮捕于安東縣停車場。時為1919年11月11日上午11時。

    大同團原計劃在李堈逃到上海后以李堈為首的33人的名義發(fā)表《獨立宣言》,盡管李堈出逃計劃流產(chǎn),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還是在1920年1月1日公布了這篇《獨立宣言》。臨時政府的領(lǐng)導人樸殷植也將李堈的事跡記入《韓國獨立運動之血史》中。就這樣,李堈在韓國獨立運動史上留下了光彩的一筆。

    晚年生活

    李堈出逃事件后,日本殖民當局逮捕并審判了全協(xié)為首的大同團成員,但未對李堈下手,只是將他軟禁于總督府近處的綠泉亭。他們對外宣稱李堈被“誘拐”,又說其出逃動機是為了重新享受放蕩不羈的生活。李堈實在無法忍受監(jiān)視居住下的生活,在被帶回朝鮮一個月后向朝鮮總督齋藤實提出陳情書,請求褫奪其公爵爵位,成為自由自在的平民,并表示對日本“盡忠輔國”,但總督?jīng)]有答應(yīng)。1921年,他又多次向齋藤實寫信控訴李王職的事務(wù)官像防賊一樣看守和監(jiān)視他,不僅時常翻看他的信件,連他逛庭院時都會有事務(wù)官或警察跟著,故請求更換事務(wù)官,并進一步請求總督上奏天皇、褫奪他的爵位,齋藤實依然不置可否。

    1925年5月,李堈利用去日本參加大正天皇銀婚儀式的機會,擅自面見攝政裕仁(后來的昭和天皇),以自己子女眾多為由請求多撥點錢,然后又請求革除公爵、貶為平民,裕仁不予受理。純宗聽說后,命李堈撰寫向攝政陳情事件的始末書,李堈謊稱他所陳情的內(nèi)容是投訴李王職在拜謁順序上沒公平安排自己的位置,故拒絕撰寫,后來在齋藤實的干預(yù)下才寫了始末書。

    1930年6月12日,李堈傳公爵位于其長子李鍵,實現(xiàn)了“隱居”。但他的公爵身份與皇族待遇并未被剝奪,所以仍被稱為“李堈殿下”,并享受每年12萬元的生活費。此后他就專心玩女人、生孩子,縱情聲色。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朝鮮半島隨之獨立,但李堈的生活并未好轉(zhuǎn)。在美軍政期,他曾會晤過金九、金奎植等臨時政府要人,并做了金九的韓國獨立黨的最高委員兼顧問。其間他被一個叫樸應(yīng)來的人欺騙,將價值數(shù)百萬元的本邸寺洞宮(義親王府)以200萬元賣給他,等李堈發(fā)現(xiàn)自己被騙后提出上訴時,辯護律師被樸應(yīng)來收買,脅迫李堈取消上訴,因此他成為“財產(chǎn)遭到最無情破壞”的舊皇族。

    大韓民國建立后,首任總統(tǒng)李承晚雖為全州李氏后裔,但對舊皇族的態(tài)度并不好。其后爆發(fā)了三年殘酷的朝鮮戰(zhàn)爭,李堈南下避難。1955年8月9日,由韓國副總統(tǒng)張勉擔任教父,李堈接受天主教洗禮,取教名庇護(Pius)。一周后的8月16日,李堈去世于首爾鐘路區(qū)城樂園別墅。

    軼事典故

    斷人發(fā)髻

    1895年11月李堈抵達日本后便剪掉了自己的發(fā)髻,不久后朝鮮官員申載永來日本考察,拜見李堈,李堈說:“你改成跟他們(斷發(fā)的朝鮮留學生)相同的樣子,如何?”申載永表示自己即將回國,等下次來時再斷發(fā)。李堈說:“回國有什么大不了的?”于是左手抓住申載永的發(fā)髻,右手拿起日本刀,一刀斬斷其發(fā)髻,把申載永嚇得半死。

    壓倒日人

    1929年,朝鮮總督府舉行“朝鮮博覽會”。開幕這天,朝鮮和日本的各界名流應(yīng)邀出席。當時被日本媒體稱作是世界美男子之一的日本皇族閑院宮和李堈并排坐在臺上。這時人們看到,李堈滿面紅光、神采飛揚,高大的身軀豐滿挺拔,而他身邊的閑院宮身高僅及其肩部,而且面色蒼白、精神萎頓,二者形成鮮明對照。當時在場的朝鮮人見此,無不相視發(fā)出會心的微笑。第二天的朝鮮報紙借機大做文章,照片和文字宣泄得痛快淋漓盡致,也算是出了一口惡氣。

    榮獲勛章

    1906年,大勛位金尺大綬章(大韓帝國)1924年,大勛位菊花大綬章(日本帝國)1930年,帝都復(fù)興紀念章(日本帝國)

    家庭成員

    父母

    父親:朝鮮高宗母親:張貴人(生卒年不詳,1900年贈追淑媛,1906年追贈貴人)

    妻妾

    李堈的正妻為金修德(1880年—1964年),縣監(jiān)金思濬之女,但膝下沒有子女。李堈有側(cè)室15人(一說17人)。

    子女

    李堈有13子9女(加上私生子共計28人):

    長子李鍵(1909年—1990年),1955年加入日本籍,改名桃山虔一。他和他的后代因此喪失朝鮮皇族的資格。次子李鍝(1912年—1945年),被過繼給云峴宮李埈镕,有二子:李清、李淙。三子李鎊(1914年—1951年)四子李鋹(1915生),過繼給全州李氏的昭顯世子派。長女李海琬(1915年—1981年)五子李鑄(1918年—1982年)次女李海瑗(1919年生),1936年與李升圭結(jié)婚,有三子一女。2006年被擁立為全州李氏首領(lǐng),自稱韓國女皇。六子李錕(1920年生)三女李海珺(1920年生)四女李海璛(1920年生)七子李鑛(1921年—1952年)八子李鉉(1922年—1996年),過繼給桂洞宮李埼镕(李載元之子)。五女李海瓊(1930年生),在美國。九子李鐘(1936年—1972年)十子李鉀(1938年—2014年),又名李海龍,過繼給李玖(李垠之子),李源之父。六女李惠子(1940年生)十一子李錫(1941年生),又名李忠吉,全州李氏宗親的會長,有二女一子。十二子李鍰(1944年生)七女李海珃(1944年生)十三子李錠(1947年生)八女李海瑢(1950年生)九女李昌惠(1953年生),又名李文。

    影視形象

    《義親王》(1980韓國電視。,李正吉飾《第一共和國》(1981年韓國電視。阂幻耧棥冻r王朝500年-大院君》(1990年韓國電視。,姜賢重、李政勛飾《明成皇后》(2001年韓國電視。,康星民飾

    TAGS:
    名人推薦
    • 馮錫良
      馮錫良,男,江蘇無錫人。1920年12月1日出生于上海市,2006年1月30日逝世,享年86歲。馮錫良1943年畢業(yè)于上海圣約翰大學新聞系。
    • 狄其安
      狄其安,1956年出生于上海,1987年畢業(yè)于上海音樂學院,現(xiàn)為上海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國家一級作曲,上海大學音樂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上海大學教學名師。對...
    • 于博雅
      于博雅,畢業(yè)于中國戲曲學院,中國女音樂制作人。2012年8月30日,參演“影響”系列音樂會之小柯專場。
    • 李宓
      李宓,女,臺灣歌手,前臺灣資生堂董事長李國成之女。2011年4月25日,為了表達“寧裸不核”的訴求,在“總統(tǒng)府”馬英九辦公室前輕解羅衫,行動引起公眾強烈關(guān)注。2015年..
    • 賢妃
      賢妃,中國歷史上的妃嬪封號之一,始于唐代。后延伸至包括有賢德的妃嬪。中國封建王朝中,曾出現(xiàn)過多位賢妃,包括唐代徐賢妃徐惠等。
    • 趙聰
      趙聰,1976年生,中國當代琵琶演奏家,中國十大青年琵琶演奏家之一。中央民族樂團琵琶首席,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協(xié)會琵琶協(xié)會副秘書長,中央國家機關(guān)青聯(lián)委員...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