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人物生平
1909年至1910年間,日本專業(yè)棋手高部道平(當時四段)來中國旅游,順道至保定拜訪中島比多吉。中島見到高部就問他:“段祺瑞身邊最近來了中國最強的棋手,您是否愿意一試高下?”高部欣然應允。于是高部被引見給段氏,并分別與張樂山、汪云峰對壘。起初是分先對弈,高部的棋藝使張、汪束 手無策,節(jié)節(jié)敗退,最后一律被高部讓二子,而段祺瑞則被讓五子(后來段任 北洋政府國務總理,權勢熏灼,高部順情減為讓二、三子)。至此,段氏不得 不承認中國的圍棋水平確實不如日本,并愿意向高部學棋。但段氏深信高部如 此厲害,必是日本最強的棋手。當高部談到日本、還有能讓他二子的“本因坊” 時,段氏及其身邊的中國棋手都表示懷疑,認為高部故作驚人之談。以后,當 高部縷述日本圍棋的歷史、各派棋家的興衰,情狀真切,鑿鑿有據(jù),方知其言 非虛。
后來,段祺瑞向其棋友楊士琦(當時任商部右侍郎駐滬幫辦電政大臣)介 紹了高部情況。1911年早春,楊士琦奉使江南,召集南方圍棋名手在南京與高 部交鋒。中國南北高手的水平本來相差無幾,結果南方名手王彥卿、陳子俊等
均被高部讓到二子。中日圍棋水平如此懸殊,使兩國棋界為之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