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
1983年,馮鞏與艾慧幸福地結(jié)合了。沒有婚紗,沒有禮服,沒有房子,沒有家具,但倆人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樣甜。這時,馮鞏雖因出色的文藝才華而被選到了鐵路文工團,但因戶口無法進京,也就更談不上把在天津的妻子帶過來。于是,馮鞏只好把愛巢筑在天津,人到北京上班,一對恩愛夫妻成了牛郎織女。就在牛郎織女的歲月里,兒子出生了,由于未能在病床前陪伴妻子,馮鞏給兒子取名誠誠,寓意夫妻永誠相伴長相廝守。兩年后,馮鞏解決了戶口問題,接著又用了3年時間,把妻兒帶到了北京。沒房子,一家三口就住在排練廳的一角。
辛勞持家
隨著知名度的提高,馮鞏的演出越來越多,一年難得在家住。艾慧一個人操持家務(wù),整個人累得走了樣。后來,艾慧看丈夫不僅出差多,聚會多,應(yīng)酬也多起來,為避免丈夫酒后開車,艾慧一咬牙又考了個駕照,專門負責(zé)丈夫的接送。
妻子為這個家付出的辛勞,馮鞏心里是有數(shù)的,他會用其他方法彌補。比如為妻子買回她最喜愛的禮物,電話里送幾句暖人的問候,趕上有空閑時把妻子接出來散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