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介紹
耶利米(希伯來文: )是《圣經》中猶大國滅國前,最黑暗時的一位先知,《舊約圣經》中《耶利米書》和《耶利米哀歌》的作者。他被稱作“流淚的先知”,因為他明知猶大國遠離上帝后,所注定的悲哀命運,但不能改變他們頑梗的心。
人生簡介
耶利米出身于耶路撒冷東北不遠的亞拿突,是便雅憫支派祭司希勒家的兒子,生來就有祭司的地位。猶大國約西亞王第十三年(前627年)蒙召,那個時他可能很年輕。耶利米蒙召時的反應是畏懼和自感不足,但神承諾將引領他未來的路程,最后做先知四十年。
他奉差遣傳神審判的信息,他的逆耳忠言為所愛的同胞所痛恨,一再忍受反對、鞭打、監(jiān)禁等逼迫,面對百姓的罪惡與神將臨的懲罰,他內心的痛苦與沖突達到極點,但他仍忠心地傳講與國家政策相違的信息,甚至必須與政治,宗教領袖敵對,在那個周圍有各樣攻擊的環(huán)境中,神讓耶利米單獨憑著信心繼續(xù)傳道。
當巴比倫大軍攻陷耶路撒冷時,耶利米傷心地看著他的預言應驗。在國家淪亡,百姓被擄后,耶利米獲釋,并受巴比倫王優(yōu)待。耶利米與先知哈巴谷、西番雅、但以理、以西結是同時代的人,他們有人被擄到巴比倫,但耶利米選擇仍留在耶路撒冷。但后來,留在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叛逆巴比倫,耶利米被迫隨他們逃往埃及,在埃及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