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jīng)歷
1978至1985就讀于徐州師范學院歷史系,先后獲歷史學學士、碩士學位。1988年就讀于山東大學歷史系,師從田昌五教授攻讀博士學位,1991年獲博士學位。1998年任教授。現(xiàn)為蘇州大學中國哲學專業(yè)、中國古代史專業(yè)博士生導(dǎo)師。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先秦史、秦漢史,中國古代思想史研究。
主要貢獻
主要著作
以下所列舉著作,參考自《土地、賦役與秦漢農(nóng)民命運》附錄:論著要目:
《周秦社會結(jié)構(gòu)研究》(與田昌五先生合著),西北大學出版社,1996年。
《中國道教發(fā)展史綱》(與劉峰合著),文津出版社,1997年。
《中國封建社會經(jīng)濟史》,第一卷(全四卷),合著,第一撰稿人,齊魯書社、文津出版社,1996年。
《呂不韋傳》,重慶出版社,1999年。
《分職定位:歷代職官制度》(與沈驊合著),長春出版社,2005年初版,2008年再版。
《人倫本原:〈孝經(jīng)〉與中國文化》,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
《周秦漢魏吳地社會發(fā)展研究》(與沈驊、高婷婷合著),群言出版社,2007年。
《細說呂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論語注說》,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
《生存與抗爭的詮釋》,河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
《秦漢賦役與社會控制》,三秦出版社,2012年。
《中國第一后:呂后》,漓江出版社,2012年。
《泗水泗陽歷史文化研究》(主編),蘇州大學出版社,2013年。
《土地、賦役與秦漢農(nóng)民命運》,蘇州大學出版社,2014年。
《戰(zhàn)國秦漢行政與兵制研究》,蘇州大學出版社,2016年。
主要論文
以下所列舉論文,參考自《土地、賦役與秦漢農(nóng)民命運》附錄:論著要目:
- 《簡牘所見秦和漢初田畝制度的幾個問題----以阡陌封埒的演變?yōu)楹诵摹罚度宋碾s志》2016年第12期。《劉賀立、廢的歷史分析》,《史學月刊》2016年第9期!墩无D(zhuǎn)型與東方朔仕而不遇發(fā)覆》,《南都學壇》2016年第5期。《歷史與邏輯的統(tǒng)一:中國古代社會形態(tài)研究的方法論思考》,《中國史研究》2016年第3期!渡鐣䴖_突的制度史考察:以秦漢土地賦役為例》,《史學月刊》2015年第12期!丁懊铩迸c“授田”辨正----秦和西漢前期土地制度性質(zhì)析疑》,《史學集刊》2015年第6期!墩f“稅田”:秦漢田稅征收方式的歷史考察》,《歷史研究》2015年第3期。《戰(zhàn)國秦漢趙地學術(shù)特征探微》,《邯鄲學院學報》2015年第1期!逗桶蔡煜拢呵貪h政治轉(zhuǎn)折與儒學的歷史實踐》,《歷史教學》(高教版)2015年第1期!段鳚h授田制廢止問題辨正----兼談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授田制的歷史實踐問題》,《人文雜志》2015年第1期!峨[而不沒----“四皓”與漢初政治轉(zhuǎn)折》,《陜西歷史博物館館刊》2014年!吨荑ぱ芯慷}》,《湖湘論壇》2014年第5期。《從里耶秦簡看“書同文字”的歷史內(nèi)涵》,《史學集刊》2014年第2期!稇(zhàn)國西漢“提封田”補正》,《史學月刊》2013年第12期!俄椨鹋c懷王:項羽政治品格的歷史分析----以王夫之評論為中心》,《南都學壇》2013年第3期!墩f“市井”----兼談東周秦漢的城市空間結(jié)構(gòu)與社會秩序》,《河北學刊》2013年第1期。《封禪與文化認同:秦始皇封禪的政治文化學分析》,《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刊》2012年,三秦出版社,2012年!段幕杂X視域中的歷史人物研究----以項羽研究為例》,《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12年第3期!丁伴傋蟆毙伦C----以秦漢基層社會結(jié)構(gòu)為中心》,《史學集刊》2012年第2期!掇r(nóng)民戰(zhàn)爭與歷史發(fā)展的馬克思主義分析----田昌五先生農(nóng)民戰(zhàn)爭史研究述評》,《山東大學學報》2012年第1期!痘貧w本然:朱紹候先生對中國古代史教材建設(shè)的思考與實踐》,《史學月刊》2011第11期。《土地問題與歷史變革的深層邏輯》,《人民論壇》2011年第28期!毒繗v史規(guī)律,通古今之變----田昌五先生學述》,《文史哲》2011年第5期!稘h文帝十三年免除田稅新證----兼論漢文帝經(jīng)濟政策》,《中國農(nóng)史》2011年第2期!队砂远酰簠问洗呵锏膶W術(shù)史分析與歷史實踐》,《國學學刊》2011年第1期!墩f“自占年”》,《史林》2011年第1期!渡钊肫渲,出乎其外:學術(shù)史研究中的“主體”與“客體”》,《史學月刊》2011年第1期!丁拔鞒钡挠蓙砑捌湔我饬x》,《湖湘論壇》2010年第6期!秱鹘y(tǒng)孝道的歷史學分析》,《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第5期!墩f〈二年律令〉“平賈”及其他》,《秦漢研究》第4輯,2010年。《論漢文帝“除關(guān)無用傳”----西漢前期中央與諸侯王國關(guān)系的演變》,《史學月刊》2010年第7期!段鳚h田稅“以頃計征”的史實及其他----再答李恒全同志》,《徐州師范大學學報》2009年第6期。《返本開新:史學視野下的國學解讀》,《光明日報》2009年9月27日!丁岸瓿O蕖毙箩尅罚肚貪h史論叢》第十一輯,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丁词仿伞敌伦C》,《史學月刊》2008年第11期!肚貪h歷史轉(zhuǎn)折的思想史分析》,《江漢論壇》2008年第7期。《“偃武修文”與東漢邊防》,《人文雜志》2008年第4期!肚亍耙岳魹閹煛⒁苑榻獭钡臏Y源與流變》,《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8年第4期!洱垗徢睾啞靶刑铩苯----兼談龍崗秦簡所反映的田制問題》,《秦漢研究》第1輯,2007年!稘h儒價值觀念變遷的幾個問題----答陳啟云先生》,《史學集刊》2007年第1期。《秦始皇“書同文字”新探》,《陜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十三輯,三秦出版社,2006年!顿D刑變遷與秦漢政治轉(zhuǎn)折》,《文史哲》2006年第4期!逗啝┧姖h代鄉(xiāng)部的建制與職能》,《史學月刊》2006年第5期。《漢初貨幣制度變革與經(jīng)濟結(jié)構(gòu)的變動----兼談張家山漢簡〈錢律〉問題》,《蘇州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秦漢里制與基層社會結(jié)構(gòu)》,《東岳論叢》2005年第6期!吨贫仍O(shè)計與農(nóng)民歷史命運----農(nóng)民戰(zhàn)爭史研究視角問題瑣議》,《史學月刊》2005年第7期!稘h唐土地、賦役制度與農(nóng)民歷史命運變遷----兼談古代農(nóng)民問題的研究視角》,《蘇州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肚貪h“傅籍”制度與社會結(jié)構(gòu)的變遷----以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為中心》,《人文雜志》2005年第1期。《張家山漢簡所見漢初馬政及相關(guān)問題》,《史林》2004年第6期!稄膹埣疑綕h簡看“月為更卒”的理解問題》,《蘇州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兜兰摇S老·秦漢政治實踐與學術(shù)發(fā)展----重讀熊鐵基先生〈秦漢新道家〉》,《史學月刊》2004年第7期!肚厥蓟省磿淌蹬c吳地社會新論----林劍鳴先生〈秦始皇會稽刻石辨析〉補證》,《秦文化論叢》第11輯,2004年!稄埣疑綕h簡所見西漢繼承制度初論》,《文史哲》2003年第6期!稓v史與邏輯的統(tǒng)一:田昌五先生史學方法與史學思想初論》,《山東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周秦風俗的認同與沖突----秦始皇“匡飭異俗”探論》,《秦文化論叢》第10輯,2003年。《西漢授田制度與田稅征收方式新論----對張家山漢簡的初步研究》,《江海學刊》2003年第3期!稄埣疑綕h簡所見漢初中央與王國關(guān)系新探》,《陜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十輯,陜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稘h代田稅“以頃計征”新證》,《江西師范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兩漢之際儒生價值取向探微》,《史學集刊》2003年第2期!度龂鴧呛啞昂堤铩薄笆焯铩迸c田租征納方式》,《中國農(nóng)史》2003年第2期!稄埣疑綕h簡所見西漢礦業(yè)稅收制度試析----兼談西漢前期“弛山澤之禁”及商人兼并農(nóng)民問題》,《史學月刊》2003年第3期!短锊逑壬c中國古史分期問題》,《山東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丁巴跽仍t書”與漢代養(yǎng)老制度》,《史林》2002年第2期!稄摹蠢裘裉锛仪a〉看漢代田稅的征收方式》,《史學月刊》2002年第5期!丁茨印怠⒛遗c秦國政治》,《人文雜志》2002年第2期。《從“悉召文學方術(shù)士甚眾”到“焚書坑儒”----秦朝文化政策的轉(zhuǎn)變及其影響再探》,《秦漢文化比較研究》,陜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丁榜g而霸”探微----荀子眼中的秦國政治探析》,《秦都咸陽與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10月!对僬劃h代田稅征收方式問題》,《江西師范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兑鼮碀h墓簡牘“提封”釋義----兼談漢代土地統(tǒng)計方法問題》,《史學月刊》2001年第1期。《韓非、韓非子與秦國政治》,《陜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七輯,陜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肚厝恕笆苊币庾R與秦國歷史的發(fā)展》,《秦文化論叢》第六輯,西北大學出版社,2000年!丁傲x不訕上,智不危身”發(fā)微----董仲舒春秋公羊?qū)W與漢代儒生的人格蛻變》,《蘇州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秴尾豁f、呂氏春秋與秦代政治》,《秦文化論叢》第六輯,西北大學出版社,1998年。《“口門逆旅”新探》,《中國史研究》1997年第4期。《劉秀“度田”新探》,《蘇州大學學報》1997年第2期!稘h代田稅征收方式與農(nóng)民田稅負擔新探》,《史學月刊》1997年第2期。《春秋公羊?qū)W與漢代復(fù)仇風氣發(fā)微》,《徐州師范學院學報》1996年第2期。《“相地而衰征”新探----兼談春秋戰(zhàn)國田稅的征收方式》,《人文雜志》1996年第1期!稇(zhàn)國人口考實》,《安徽史學》1995年第4期。《齊國行政制度考源----兼談〈國語·齊語〉的相關(guān)問題》,《文史哲》1995年第4期!肚貒鐣Y(jié)構(gòu)散論》,《秦文化論叢》第三輯,西北大學出版社,1994年!丁疤岱馓铩笨紗栴}的提出》,《中國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1994年第3期!对囌搼(zhàn)國山林管理制度與私營工商業(yè)的發(fā)展》,《蘇州大學學報》1994年第2期!断惹厥参猷l(xiāng)里制度試探》,《人文雜志》1994年第1期!墩摽h制的起源與古代國家結(jié)構(gòu)的演變》,《中國史研究》1993年第3期!丁俺醵惍”新探》,《學術(shù)界》1992年第2期。《從“約法三章”看秦與六國的心理隔閡》,《山東社會科學》1992年第2期!稘h代畝制辨析》,《中國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1991年第4期。《漢代田稅及其相關(guān)問題》,《中國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1991年第3期!稘h代兵役制度演變論略》,《山東大學學報》1991年第1期!稘h代兵役制度初探》,《山東大學學報》1990年第4期。《田昌五教授與中國古代史研究》,《文史哲》1990年第1期!对囌摑h代中尉、執(zhí)金吾和北軍的演變》,《益陽師專學報》1989年第2期!墩搫⑿懔T兵的幾個問題》,《南都學壇》1989年第1期!肚貪h“正卒”辨析》,《中國史研究》1988年第1期。《漢代家兵初探》,《史林》1988年第3期!墩撉貪h時期河套地區(qū)的開發(fā)及其意義》,《西北史地》1987年第4期!稘h代更賦辨誤----兼談“戍邊三日”問題》,《徐州師范學院學報》1987年第2期。
99. 《西漢屯戍制度的幾個問題》,《徐州師范學院學報》1986年第4期。
100. “謫戍制”考析》,《徐州師范學院學報》1984年第3期。
101.《“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試析----兼談秦的“抑末”政策》,《徐州師范學院學報》1983年第3期。
102.《秦國相職初探》,《江海學刊》,1983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