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30年5月21日生于墨爾本,早年畢業(yè)于墨爾本文法學院;
1952年畢業(yè)于牛津大學馬格達萊恩學院,獲得政治、哲學和經濟學碩士學位;貒罄^承父業(yè),經營農場;
1954年從政, 1955年起為自由黨聯(lián)邦眾議員一直到1983年,1956年他和塔米·貝格斯結婚,后來在羅伯特·戈登·孟席斯的幾屆自由黨政府中擔當各種職務;
1962-1966年任議會外事委員會委員、1963-1966年任政府駐議會國防委員會主席;
1964-1966年任政府駐議會羊毛委員會秘書及房屋,食品、農業(yè)、工業(yè)關系和科學研究及交通委員會委員;
1966年至1968年任澳陸軍部長;
1969年至1971年任國防部長;
1968年至1969年及1971年至1972年兩度任任教育、科學部長;
1971年馬爾科姆·弗雷澤是自由黨內部爭端的主要人物,這一爭端導致約翰·格雷·戈頓辭職,威廉·麥克馬洪成為新的自由黨領袖和政府首相;
1975年11月在參議員的自由黨議員評價多數(shù)否決了政府的預算,造成澳大利亞的憲政危機中,最后總督約翰·克爾解除了愛德華·高夫·惠特拉姆的總理職務,任命弗雷澤為臨時總理,隨后弗雷澤領導的自由黨與鄉(xiāng)村黨聯(lián)盟在大選中取得壓倒性的勝利;
1982年在大規(guī)模增加工資后經濟轉入蕭條,盡管如此,很多觀察家還是認為工黨領袖比利·海登難以擊敗弗雷澤。但1983年大選前夕,海登突然辭職支持年輕的議員霍克競選總理。鮑勃·霍克在競選時號召全社會達成一致克服國際面臨的困難,這一主張使他以絕對多數(shù)贏得選舉,弗雷澤失敗后退出政壇;
1983年起加入國際行動理事會,現(xiàn)任其主席;
1985-1986任聯(lián)邦杰出人物組織主席;
1987年起任“澳關懷”組織主席(該組織在華有扶貧項目);
1989-1990年任聯(lián)合國有關非洲產品問題委員會主席;他為廢除南非的種族隔離辛勤工作,是許多政治事件的代言人,特別是他公開反對種族主義。
個人喜好
馬爾科姆·弗雷澤在生活中喜愛釣魚、攝影,駕駛老爺車和摩托車。
人物事件
1980年獲得英國人道主義服務金獎;
1982年任牛津馬格達學院研究員;
1983年任牛津大學名譽副會長;
1984年任美國公共政策協(xié)會國際研究員;
1985年任克萊爾蒙特大學國際協(xié)會理事會研究員,同年人美國南卡萊羅納大學貝爾納斯國際顧問理事會研究員;1989年獲得澳大利亞迪金大學榮譽文學學位;
1976和1982年曾兩度訪問中國,獲得朱德和李先念的接見。
因病去世
2015年3月20日,澳大利亞前自由黨總理馬爾科姆·弗雷澤因病去世,享年84歲。弗雷澤的辦公室發(fā)表的正式聲明公布了這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