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中文名:郭希安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陜西西安
出生日期:1886年
逝世日期:1977年
職業(yè):篆刻家
主要成就:民國關(guān)中刻石第一人
生平簡介
郭希安,字輔仁,生於清光緒十二年(西元1886年),卒於西元1977年。陜西藍田孟村鄉(xiāng)姚村人,家中兄妹五人,先生行二。少時喪父,因家貧而未嘗讀書,光緒二十七年(西元1901年)至西安府學習碑刻技藝,由其宿慧頗髙亦善鉆研,年過弱冠已在業(yè)界頗負盛名。
民國八年(西元1919年),輔仁先生應北洋政府總統(tǒng)徐世昌之邀,赴北京鐫刻徐世昌所臨蘇軾《西樓帖》,幷為徐世昌之弟徐世綱所藏趙孟睢抖從窬房淌,共历时五载。圃備结蕠嶘名抵\ㄗ衣磣釉葡壬,相交甥z,解放後麓~釉蘋厴略糯巫ǔ燙酵壬C窆輳ㄎ髟?924年)受書法家馮恕所邀繼續(xù)滯留於京,刻《蘊真堂法帖》、《纂懿流光錄》兩種,共計六十八石。又為馮氏所藏二百馀方端硯、歙硯,刻金文等文字於硯背之上,以及鐫刻其他碑志,又逾七載之久。此後,相邀刻石者絡繹不絕,耐先生思鄉(xiāng)心切,遂一一婉拒。民國十九年(西元1930年)攜眷屬返回陜西,鄰西安關(guān)中書院置宅安家,繼以鐫刻為業(yè)。曾為西安碑林博物舘、大慈恩寺、興教寺、驪山、華山、八仙庵等寺院名勝鐫刻石碑數(shù)十件;為宋伯魯、宋聯(lián)奎、于右任、賀伯箴、寇遐、茹欲立等陜西著名書法家所書碑志刻石數(shù)十件。還曾受邀至渭南、咸陽、商洛、榆林、漢中等地刻石,先後共刻碑碣墓志數(shù)百件,名噪三秦,上世紀五十年代後因年邁乃告封刀。
郭希安先生精湛之技藝,不但深受馮恕、宋聯(lián)奎、于右任、宋伯魯、茹欲立、胡笠僧、張伯英、張寒杉等書家的青睞,且贏得文人學者之好評。當時陜西或書法大家、文人雅士,或仕紳名流、寺觀僧道,凡欲立石者首選郭氏奏刀。
民國十三年(西元1924年)先生在京之時,宋聯(lián)奎為媒,同宋氏領(lǐng)養(yǎng)女傭趙氏結(jié)為伉儷,共有二子一女,孫子三人,孫女四人,去世前已有一曾孫女,四世同堂。先生一生為人善良,處世本分,待人寬厚,憐貧惜弱,救困濟難,同王尚璽、白廷錫等鐫刻名家亦和諧相處。封刀之年,喜種花草,操持家事,安享天倫,終年91歲。
相關(guān)名人
著名書法家馮恕贊郭希安鐫刻技藝曰:“指腕齊力 精入毫芒 弄刀如飛 神合古人 冥入無間”。
馮恕,原籍浙江,是清光緒進士,晚年定居北京。當時北平的商號匾額,多出其手書,有“無匾不恕”之語。風滄桑,世事變遷,他一度為生活所迫,不得不鬻字謀生,除為人寫牌匾外,黨寫對聯(lián)、墓志、通套信及扇面(百扇二十金或十六金)。他曾自述苦況道:“老母時年六旬,為恕磨墨伸紙恒至夜分!瘪T恕有很深的書法功力,尤以顏體著稱,過去京城流傳過“無匾不恕”的口碑,可見其書在當時之名重。昔大柵欄“張一元茶莊”、西四“同和居飯莊”等處的牌匾,均為馮恕一時得意之筆。著作論述有《石鼓觀譜》、《庚子·辛亥忠烈像贊》等行世。
故鄉(xiāng)介紹
中文名稱:西安
外文名稱:Xi’an,Hsian,Sian
別名:長安
行政區(qū)類別:副省級市
所屬地區(qū):中國西北
下轄地區(qū):新城區(qū)、碑林區(qū)、雁塔區(qū)等
政府駐地:未央?yún)^(qū)鳳城八路未央廣場
電話區(qū)號:029
郵政區(qū)碼:710000
地理位置:黃河中游、北臨渭河、南依秦嶺
面積:9983平方千米(2011年)
人口:常住人口846.78萬(2010年11月)
方言:中原官話-關(guān)中片-西安話
氣候條件:森林茂密,水量豐沛,氣候濕潤
著名景點:鐘樓,大雁塔,兵馬俑,秦嶺,華清池,碑林,半坡遺址等
機場:西安咸陽國際機場
火車站:西安站、西安北站、西安南站
車牌代碼:陜A
歷史名人:張騫、杜甫、白居易等
著名高校:西安交大、西北工大、西北大學等
城市級別:副省級、省會城市
市花:石榴花
市樹:中國槐
西安古稱“長安”“京兆”,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國古都之首,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中華文化的代表。當今西安為副省級城市,陜西省省會,中國七大區(qū)域中心城市之一,亞洲知識技術(shù)創(chuàng)新中心,新歐亞大陸橋中國段和黃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國大飛機的制造基地,中國中西部地區(qū)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國防科技工業(yè)和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基地。2011年國務院頒布《全國主體功能規(guī)劃》,西安是中國唯一一個被定位“歷史文化基地”的城市。
主要年表
年 代 | 碑 刻 名 稱 |
---|---|
民國四年(西元1915年) | 《召伯甘棠圖》 |
民國六年(西元1917年) | 《張世英墓志》 |
《固本堂記并跋》 | |
《大龍興寺崇福法師塔銘民國題記》 | |
《淑貞壙記》 | |
民國八年至民國十二年(西元1919年-1923年) | 《徐世昌臨蘇軾西樓帖》 |
《趙松雪洞玉經(jīng)》 | |
民國,十一年,(西元1922年) | 《纂懿流光錄》 |
民國十四年(西元1925年) | 《俞杰暨妻史氏合葬志》 |
民國十一年至民國十八年(西元1922年-1929年) | 《蘊真堂帖》 |
《,馮恕,藏硯銘文》 | |
民國十九年(西元1930年) | 《澄觀(清涼)和尚塔記》 |
《法順(杜順)和尚塔記》 | |
民國二十年(西元1931年) | 《重修興教塔寺記碑》 |
民國二十一年(西元1932年) | 《,慈恩,寺功德碑》 |
《重修慈恩寺紀念碑》 | |
《陳養(yǎng)虛墓表》 | |
民國二十二年(西元1933年) | 《玄奘法師像并贊》 |
《圓測法師像并贊》 | |
《窺基法師像并贊》 | |
《劉古愚墓表》 | |
民國二十三年(西元1934年) | 《重修慈恩塔院記》 |
民國二十四年(西元1935年) | 《桑春榮家傳》 |
《,趙壽山,母曹太夫人,墓志銘,》 | |
民國二十五年,(西元1936年) | 《趙端甫墓表》 |
《趙母曹太夫人墓表》 | |
《周石笙墓志》 | |
《頤源詩刻》 | |
民國二十七年,(西元1938年) | 《重修西京萬壽八仙宮碑記》 |
《于右任書正氣歌》 | |
《牛兆濂墓志》 | |
民國二十八年(西元1939年) | 《李雨田墓表》 |
民國二十九年(西元1940年) | 《楊仁天墓志》 |
民國三十年(西元1941年) | 《朱子橋墓志》 |
民國三十二年(西元1943年) | 《王陸一墓志》 |
《鄭母陳太夫人墓表》 | |
《無名英烈紀念碑》 | |
民國三十三年(西元1944年) | 《張定九墓志》 |
民國三十四年(西元1945年) | 《鄧尚賢墓志》 |
《胡景翼墓志》 | |
《趙次庭墓志》 | |
民國三十五年,(西元1946年) | 《韓仲魯紀念碑記》 |
民國三十六年,(西元1947年) | 《潘德丞暨德配張夫人墓志》 |
《張孟襄先生墓志銘》 | |
民國三十七年,(西元1948年) | 《高戒忍居士紀念碑》 |
《楊明甫墓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