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寧小齡,1957年出生于重慶,四川大學畢業(yè),從事編輯工作多年。在《當代》、《人民文學》等刊物發(fā)表過小說、紀實性作品,出版過紀實文學《北京邊緣人》。
? 他的作品帶有明顯的自傳性,我想到路遙的高加林、《平凡的世界》的孫少平,再想到龐文梓寫的馮凱盈,他們都是來自農(nóng)村,雖然改變命運的方式可能不同,但他們的理想、他們想找到的歸宿,這個歸宿可能是唯一的歸宿,都是做人上人,甚至可以改變他的家庭、他的家族。肩負這么一種使命,他們想從農(nóng)村進入城市。我覺得進入城市的確是改變農(nóng)村受苦人命運的最好方式,但這只是從現(xiàn)實層面而言,如果是從精神層面、從文學的層面而言,這又不夠。我覺得這恰好是文學的一個空間,恰好是我們作家應該思考的或者值得寫的這么一個空間。
龐文梓的《命運》的重心也是放在命運上面,不管是他母親還是他舅舅,還有包括所謂很霸道的王保勝。王保勝這個人物可能比馮凱盈自敘者這個“我”寫得更復雜。在中國鄉(xiāng)村社會結(jié)構里,這個人物可能很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鄉(xiāng)村社會里古怪精靈式的、痞子式的那種很復雜的人物處處都能看見,而這些人物進入我們的文學視野、寫作視野還是非常不夠,我覺得龐文梓在這個層面,用王保勝這個人物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有新意、非常有價值的一個人物形象。
《命運》寫的是個人生活,充滿個人情感,所以他寫得流暢、簡潔,寫得收放自如。而之前作者創(chuàng)作的《放貸》,在語言控制能力和語言的感覺上不如《命運》。語言絕對是我們很多寫作者必須要過的一個坎。還有一個現(xiàn)象,作家之間語言的相似性是一個問題,我覺得這個現(xiàn)象背后還是有很多需要我們?nèi)ヌ接懭プ⒁獾摹?/p>
作品對于一個作家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作家都希望因之名垂青史。留下這樣一部宏篇巨史,陳忠實做到了,賈平凹做到了。在當下這個長篇的時代,我們是不是都適合寫長篇,我想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我相信,像俄國的契訶夫這樣善于寫短篇的作家,同樣可以在文學上建功立業(yè)。我認為在這個時代,關鍵要更重視文學的品質(zhì)。
在我們陜西有路遙、賈平凹、陳忠實這樣的所謂的文學巨人,在這些名家長長的陰影的影響下,我們能不能與他們劃清界限?我們能不能走出自己的一條路?這不光是對榆林的作家,可能也是對我們很多的寫作者來說,是新的挑戰(zhàn)和課題。如何擺脫別人,如何成為自己,在自己的文學創(chuàng)作道路上走出自己的一條道路?這可能是最重要的,也是當務之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