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姓名:齊耀珊
性別:男
字:照巖
出生年月:1865
朝代:清末民國初
籍貫:山東省昌邑市齊西村
民族:漢族
身份:官員
個人簡介
齊耀珊(1865—?) 字照巖。山東省昌邑市齊西村人。1889年(光緒十五年)京闈舉人。1890年(光緒十六年) 科進士。歷任湖北撫署文案、武昌保甲總辦、宜昌知府、漢口清丈局總辦。
光緒末年,擢湖北荊宜道,花翎二品銜。嗣又歷任江海關(guān)道兼洋務(wù)總辦、 湖北地方官督練公所教練處總辦、湖北提學(xué)使。
1913年1月任北京鹽務(wù)籌備處處長。1914年3月任約法會議員。1915年任參政院參政。1918年1月任浙江省長。1920年6月任山東省省長。 1921年5月任北京政府內(nèi)務(wù)總長兼饑饉救濟會總理,6月任督辦京師市政事宜, 7月任商務(wù)銀行總裁,12月任農(nóng)商總長兼署教育總長。1922年兼任糧食調(diào)查委員會會長,同年4月免教育總長兼職,6月免農(nóng)商總長職。
去職后,居天津,任農(nóng)商銀行總裁。1927年任張作霖安國軍政討論委員會委員。
相關(guān)報道
古之所謂名將孰不以敦詩號說禮樂來哉蓋惟以文教飾武備而后彪炳于戎行者乃有所本公名保 喧字伯吹姓童氏浙之寧海人幼刻苦于學(xué)長習(xí)兵家者言日必讀史及古今經(jīng)世之文作寸楷百數(shù)十 字綜其生平由參謀易團長易旅長易師長中間又為陸軍小學(xué)校校長講武堂堂長,軍學(xué)補習(xí)所所 長紅旗白量中無日不以青燈黃卷自娛羽檄旁午執(zhí)經(jīng)不輟損爾精勞爾形有不心力交瘁者乎卒之 年載三十有三夫天既難于生材矣而生材又不竟其用使抱材者有才長命短之嗟捍國衛(wèi)其家其奚 屬哉既而思之公以浙人治浙軍有造于浙者實多浙之人馨香祝之令名已不朽矣更何修短之足較 哉嗚呼可謂豪杰之士矣
贊曰
宣圣有言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既稱矣何
疾之有卓哉童公英年千古者也
故居
齊耀珊,字照巖,吉林伊通人,光緒年間進士,北洋政府時期曾先后出任浙江、山東省長,內(nèi)務(wù)總長;農(nóng)商總長等職。 1922年
寓居天津。
齊氏在津置有大量房地產(chǎn),其中坐落在意租界營盤小馬路 ( 今河北區(qū)光明道 1 號 ) 住宅,為意大利式二層樓房,磚木結(jié)構(gòu),青
磚瓦頂,主體建筑與附屬建筑相連,造型別致,突出主體,形成群星捧月。主樓位于中央,房屋高大,兩面有柱式檐廊,左前為八角形
,上檐鑲花瓷磚,高臺階,帶地下室。附屬建筑為外廊式二層小樓,用長外廓烘托主樓,使主樓更顯壯觀。這所住宅共有樓房 54 間,
建筑面積 1442.31 平方米。
齊姓來源
齊(Qí 齊)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姜姓,為炎帝后裔姜太公之后,以國名為氏。據(jù)《通志·氏族略》和《元和姓纂》所載,炎帝之裔,太公望子牙被封于營丘,建立齊國(故城在今山東省臨淄),子孫以國為氏!锻ㄖ.氏族略》載:“太公望封于齊,子孫以國為氏!饼R姓始祖為姜太公子牙,是炎帝之后,發(fā)源于山東省營丘(今臨淄)。姜太公封齊的故事,流傳很廣。主要是說炎帝的后裔四岳因協(xié)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呂國(在今河南省南陽)。商朝末年呂國出了一位很有才干的人,姓姜名尚,字子牙,以國名為姓,稱為呂尚。當時商朝幾代君主不昏即暴,所以,呂尚雖有滿腹經(jīng)綸,毫無用武之地。呂尚年過七十,仍在尋找顯示才華的良機。這時,西方周圍的西伯姬昌廣招賢士,呂尚聽說到消息,立即趕去。但他沒有馬上去拜見西伯昌。卻于渭水支流茲泉河邊用直鉤下釣,而且口中念念有詞:“短竿直線守潘溪,這個機關(guān)誰人知?只釣當朝君與臣,何嘗意在水中魚!币娬邿o不驚訝可笑。有一天,西伯昌外出打獵,進行占卜,說此行將得一位輔國賢才。西伯昌聽說呂尚直鉤垂釣之事以后,料定他決非等閑之輩,必有天才。于是躬身前往,來到渭水之濱,上前同他攀談。西伯昌聽了呂尚很有見地的談吐,即恭清呂尚同坐一車,親自執(zhí)鞭駕駛,回到宮中,封為國師,號稱“太公望”。太公望為西伯昌出了許多好主意,使周的實力和聲望大大提高。西伯昌死后,周武王尊呂尚為“師尚父”。對他更是言聽計從。在呂尚的輔佐下,周武王終于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春秋時期,齊桓公任用管仲進行改革,國力富強,稱為霸主。公元前567年,齊靈公滅蔡國,齊國疆域擴展到山東東部,西到黃河,東到大海,南到泰山,北到無棣水,盡屬齊國。春秋末年,齊國國勢衰危,君權(quán)逐漸為大臣田氏所取代,姜姓的后裔有以國為氏,稱為齊氏。
2、出自姬姓,為春秋時衛(wèi)國大夫齊子之后,以祖字為氏。據(jù)《通志·氏族略》和《姓氏考略》所載,春秋時衛(wèi)大夫齊子之后,其名不可考,齊子為其字。其子孫以祖父之字命姓,成為齊姓一支。
3、出自是姓,為唐代宣城郡司馬齊光之后,改為齊姓。據(jù)《元和姓纂》所載,唐代宣城郡司馬齊光,原姓是,其后代改姓齊氏。
4、出自他族改姓而來:
、 據(jù)《晉書》所載(下同),武都氐人有齊姓。
② 清滿洲八旗姓喜塔喇氏、齊佳氏等均有改為齊姓者。
、 清云南麗江府石鼓、中江等地土把總有齊姓,為納西族。
、 今滿、赫哲、蒙古等民族均有齊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