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衛(wèi)青在明朝初期率領薊州上百戶百姓投降明成祖,并因為戰(zhàn)功升官都指揮僉事,后來官至中都留守司事,被調往山東防備倭寇。又參加鎮(zhèn)壓唐賽兒起義,官拜山東都指揮使。明英宗即位,升為都督僉事。衛(wèi)青的次子衛(wèi)穎,正統(tǒng)初的時候,襲封濟南衛(wèi)指揮使。明景帝即位,升官為都指揮同知。后來因為石亨的推,又升為代理都督僉事。在黃花鎮(zhèn)、白羊口以及西直門等處抵御寇賊有功,升官為都督同知,協(xié)助鎮(zhèn)守宣府。
天順元年(1457),在英宗復位的戰(zhàn)斗中有“奪門”的功勞,被封為宣城伯,外出鎮(zhèn)守甘肅。
成化二年(1466)又任遼東總兵官。弘治年間去世,贈侯,謚曰壯勇。
相關史料
《明史列傳第六十三》
衛(wèi)青,字明德,松江華亭人。以薊州百戶降成祖,積功至都指揮僉事,蒞中都留守司事,改山東備倭。
永樂十八年二月,浦臺妖婦林三妻唐賽兒作亂。自言得石函中寶書神劍,役鬼神,剪紙作人馬相戰(zhàn)斗。徒眾數(shù)千,據(jù)益都卸石柵寨。指揮高鳳敗歿,勢遂熾。其黨董彥升等攻下莒、即墨,圍安丘。總兵官安遠侯柳升帥都指揮劉忠圍賽兒寨。賽兒夜劫官軍。軍亂,忠戰(zhàn)死,賽兒遁去。比明,升始覺,追不及,獲賊黨劉俊等及男女百余人。而賊攻安丘益急,知縣張旟、丞馬捴死戰(zhàn),賊不能下,合莒、即墨眾萬余人以攻。青方屯海上,聞之,帥千騎晝夜馳至城下。再戰(zhàn),大敗之,城中亦鼓噪出,殺賊二千,生擒四千余,悉斬之。時城中旦夕不能支,青救稍遲,城必陷。比賊敗,升始至,青迎謁。升怒其不待己,捽之出。是日,鰲山衛(wèi)指揮王真亦以兵百五十人殲賊諸城,賊遂平。而賽兒卒不獲。帝賜書勞青,切責升。尚書吳中等劾升,且言升媢青功。于是下升獄,而擢青山東都指揮使,真都指揮同知,旟、捴左右參議,賞賚有差。青還備倭海上。尋坐事系獄。宣德元年,帝念其功,釋之,俾復職。時京師營繕役繁,調及防海士卒。青以為言,得番代。英宗立,進都督僉事,尋卒。
青有孝行,善撫士卒,居海上十余年,海濱人思之,請于朝,立祠以祀。
次子穎,正統(tǒng)初,襲濟南衛(wèi)指揮使。景帝立,奉詔入衛(wèi),再遷至都指揮同知。以石亨薦,擢署都督僉事,管五軍營右哨。論黃花鎮(zhèn)、白羊口及西直門御寇功,累進都督同知。景泰三年協(xié)鎮(zhèn)宣府。逾年,召還。天順元年,以“奪門”功封宣城伯,予世券,出鎮(zhèn)甘肅。孛來入犯,不能御,為有司所劾,詔不問。亨敗,穎以守邊故得無奪。憲宗即位,廷議以穎不勝任,乃召還。會盡革“奪門”世爵,穎以天順間征西番馬吉思、冬沙諸族功自醞,詔如故。成化二年為遼東總兵官,尋引疾罷。給事中陳鉞等劾之,下獄,尋宥之。弘治中卒。贈侯,謚壯勇。傳子至孫錞。嘉靖時,督神機營,屢加太保兼太子太師。四傳至時泰。崇禎時,掌后府。京師陷,懷鐵券,闔門十七人皆赴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