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經(jīng)歷
1948年,梁駿德出生于武夷山星村鎮(zhèn)桐木關,祖上世代以做茶為謀生手段。
1975年,國家政策逐步穩(wěn)定,國際貿(mào)易也日漸增加,桐木正山小種紅茶重新恢復了歐洲的市場。但是根據(jù)客戶的需求,要將原來的煙小種改制無煙正山小種紅茶,在這種為了適應顧客要求的情況下,他花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研究,并制出這種無煙正山小種,既保持了這種紅茶特有的桂圓湯味,又使這種特有的紅茶適應了市場的需求。
1982年,根據(jù)國家的土地承包政策,我村的茶山承包到戶,他自己蓋起了茶葉初制加工廠房,并開始嘗試正山小種紅茶的精制。
1988年桐木村委會(原桐木大隊)成立桐木茶廠,村委會鑒于他對正山小種紅茶生產(chǎn)加工的豐富經(jīng)驗把他調(diào)用到桐木茶廠,任桐木茶廠茶師,負責正山小種紅茶初制、精制過程中制作工藝的把關,同時負責收購村民初制茶葉的審評。
多年來,他為了在制茶的道路上不斷的進步,為了使他的實踐經(jīng)驗能找到理論依據(jù),從而更進一步的提高對正山小種紅茶的研制水平,他參加了各種培訓班,并被派往外省考察學習其他紅茶的生產(chǎn)加工工藝。
1991年參加了9000系列培訓班獲得證書。
1996年通過培訓獲得了茶葉理化檢驗檢疫合格證書。
2002年通過學習,獲得了評茶師證書。
2001年在正山茶業(yè)有限公司任職。
2008年4月成立駿德茶廠,擔任廠長至今。
2009年榮獲第八屆全國食品博覽會“中國茶文化傳承貢獻獎”;
2010年榮獲“福建紅茶杰出貢獻人物獎”。
獲得榮譽
梁駿德從事茶葉加工審評工作50余載,系金銀駿眉首泡制作者,2005年6月北京張、閻二位客人向梁駿德師傅提出用芽頭制做頂級小種紅茶,當時采摘了1.5斤鮮葉,制作出了不足半斤干茶,2005年6月22日制作出的第一泡“駿眉”(命名由來:北京客人說此干茶外形條索緊結(jié)似人眉毛,又因是梁駿德師傅制作為此取梁駿德師傅一個“駿”字,所以命名“駿眉”。第二年北京兩位客人又來到武夷山問梁駿德師傅可不可以采用一芽一葉做,梁駿德師傅說全芽頭都可以,一芽一葉的就更好做了(因為帶葉的更好萎凋),于是當時制作出來為了區(qū)分等級才有“金駿眉、銀駿眉”之分)梁駿德師傅用烘烤箱進行烘干,所以金駿眉有股淡淡的蜜香味,也正是因為這道工序的改變才使得金駿眉如此的火爆。
金駿眉的誕生引發(fā)了中國的紅茶熱,梁駿德師傅還是金玫瑰、金月桂、金小種、小種紅袍等產(chǎn)品的首創(chuàng)者,擁有精湛的正山小種紅茶加工工藝,且創(chuàng)新能力強。 梁駿德創(chuàng)立駿德茶廠,以生產(chǎn)傳統(tǒng)工藝正山小種紅茶為基礎(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以“駿眉梁”系列的金駿眉、銀駿眉、小赤甘、小種紅袍、金玫瑰等一系列創(chuàng)新工藝品種為輔,是集生產(chǎn)、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名茶供應企業(yè)。為正山小種紅茶的發(fā)揚和傳承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2008年6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的:人文中國"茶香世界”茶葉評比活動駿德茶廠獲得紅茶類金獎,并獲得了“申奧第一茶”的殊榮。
2009年獲得福建省《頂級春茶品鑒會正山小種紅茶(金駿眉)的唯一代表企業(yè)。
2009年9月在第八界全國食品博覽會和2009中國品牌大會上榮獲“中國茶文化傳承貢獻獎”。
金駿眉的誕生,引發(fā)中國紅茶熱,樹立了中國紅茶頂峰,帶動了閩北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首泡制作人梁駿德功不可沒。
2010年9月10日,由武夷山市駿德茶廠選送的駿德牌“金駿眉”榮獲2010年參加上海世博會名茶評優(yōu)“紅茶類”金獎。這是武夷山市駿德茶廠繼2008年6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的人文中國“茶香世界”茶葉評比活動中獲得紅茶類金獎,以及獲得“申奧第一茶”、成為2009年福建省《頂級春茶品鑒會正山小種紅茶(金駿眉)》的唯一代表企業(yè)之后榮獲的又一次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