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李秋秋,女,貴州貴陽人,原籍河南開封,收藏家,貴州都市報秋秋藏話專欄記者。
個人成就
秋秋藏話
秋秋藏話是貴州都市報開辟的一個關(guān)于文物收藏、鑒賞的文化專欄,李秋秋是該專欄主要撰文記者,撰寫的文章內(nèi)容多半關(guān)于文物的收藏理念、收藏方法以及文物的鑒賞,其中尤以對玉器的文章最為精到、出彩。主要代表文章有:
《人不風(fēng)流只為瓶》,貴州都市報,2010-10-09。
《把鑒賞留給自己》,貴州都市報,2010-10-30。
《藏家的病與傷》,貴州都市報,2011-02-19。
《從趙明誠的囑咐說起》,貴州都市報,2011-02-26。
《人生誰識龍與鳳?》 ,貴州都市報,2011-07-09。
《菩薩心冷》 ,貴州都市報,2011-12-03。
《文物鑒定不是玄學(xué)》 ,貴州都市報,2011-03-26。
《兩個故事,閑話收藏》,貴州都市報,2011-07-30.
《探古尋幽說花土》,貴州都市報,2011-08-27.
《收藏 消費 公益》 ,貴州都市報,2011-11-05。
《也說瘋狂的石頭》 ,貴州都市報,2011-12-10。
《敏銳之惑》 ,貴州都市報,2011-11-12。
《也說故宮》 ,貴州都市報,2011-09-03。
《美玉美人》,貴州都市報,2013-08-30。
《今日說“法”》,貴州都市報,2011-05-14.
《歲月不饒我》,貴州都市報,2015-05-05.
《玉鐲伴侶》,貴州都市報,2015-8-26
《萬鷹之神》,貴州都市報,2015-11-18
工作成績
李秋秋目前致力于民間文物的收藏與保護工作,利用自己深厚文物知識對流失在民間的一些珍貴文物進行收藏、整理、保護。并多次組織貴州省各地文物收藏家、愛好者從事對民間珍貴文物進行搜集、保護工作。
個人著作
著作有《可呈玉覽》。李秋秋認(rèn)為,最恰當(dāng)?shù)奈奈锸绽砟,是把文物收藏是?dāng)做一種生活方式。并極力的介紹文物收藏的基本底線準(zhǔn)則。文物分為三部分價值:第一部分是材料價值;第二部分:是工藝價值;第三部分:是文化價值。所謂的材料價值,無論玉器、石器、木器、瓷器,材料本身便具有價值,依據(jù)材料價值界定文物的價值,則能保障收藏一定不會吃虧。比如,和田玉質(zhì)的玉器,和田玉本身便已經(jīng)是十分奇缺的材料,暫不論其工藝價值與文化價值,以和田玉的市場價格購入和田玉質(zhì)地的玉器,肯定不會是虧本的收藏行為。所謂的工藝價值,各式樣的器具,是在對一定的天然材料加工的基礎(chǔ)上,才成為器用的,這也是馬克思在《資本論》中一再闡釋的價值定義,即使“凝結(jié)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至于文化價值,則是指文物所反映的一個時代的精神面貌或者技術(shù)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