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袁祥珍,女,擁有財會專業(yè)自修本科文憑,曾在某事業(yè)單位做過數十年會計。從2011年開始,為了還清10萬元的債務,她當起快遞員,不會騎電動車,就每天背著上百件快遞包裹,在武昌街頭艱難跋涉。她本人患有糖尿病,為了省錢,她學會自己注射,并私自減量。而他們母子租住的房屋也是只有一室一廳的一樓,簡陋而陰暗。袁祥珍的經歷經媒體報道后,引發(fā)網友關注,她也被稱為快遞奶奶。
人物經歷
1999年,袁祥珍的老伴患上癌癥,一年的治療花光了積蓄和賣房款,還欠下好幾萬元債務。她的兒子想盡快還債,借錢和朋友合伙做生意,結果血本無歸,只得拆東墻補西墻借錢還債。
2011年,由于實在借不到錢了,袁祥珍和兒子無奈找快借公司借了10萬元。盡管她和兒子每月送快遞收入近萬元,但依然抵不上債務增長的速度。2014年1月,這筆債務連本帶利已經翻至16萬元。
為了還債,袁祥珍曾找過保姆、保潔、超市促銷員等工作,但都被拒絕,最后她以兒子的名義做起快遞員,承包從武昌黃鸝路到梨園的東湖路沿線小區(qū)和單位的收發(fā)件業(yè)務。
2013年12月31日,為了讓出門躲債的兒子平安回家,她給丈夫生前的一位戰(zhàn)友打電話求助,這位戰(zhàn)友一周內分兩次給袁祥珍匯款1.3萬元,使她的兒子得以回家,而除此之外她可以借到錢的親戚朋友幾乎沒有了。
眾人幫助
送件途中收到兩頓午餐
周一,袁祥珍需要投送的快遞比平日多出近一倍,忙到中午,她還沒送完第一站。在東湖路某單位樓下她不停地打電話,通知收件人下樓取件。
中午1時許,從大樓里跑出一位小伙子,他提著一兜熱騰騰的包子,還有兩大袋餅干,塞到袁祥珍手里,轉身就跑。坐在地上的袁奶奶著急地大喊,“哎,等下!毙』镒宇D了頓腳,回頭望了一眼,一揮手跑了。其實,袁祥珍剛剛吃過了一位女士送來的午餐:熱稀飯、雞蛋和花卷。
看著小伙子跑遠的方向,袁祥珍懊惱地拍了一下腿,喃喃地說:“我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他今天不是來拿快遞的,沒法知道他是誰啊。”她詢問身邊來取快遞的人們,無人知道。袁祥珍將小伙子送來的食物系好,輕輕塞進自己的小袋子里。一旁,還有一袋大米和一壺食用油,是一個小姑娘送來的。
看著這些,袁祥珍一再表示感謝大家的關心,說著一度紅了眼眶,“我一定好好的,堅持下去,好好做!痹檎湔f,一直以來就有很多人關心她,經常有來取快遞的人給她帶午飯,見報后,關心她的人更多了,不停有人打電話問她住哪里,想來看望她。
有人要送藥有人愿捐1萬元
北京一家中醫(yī)研究院的負責人單先生來電表示,愿意為袁祥珍免費提供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和指導!八量嗔,若是病治好了,信心會足一點,負擔也會輕一點!眴蜗壬f,將在詳細了解袁祥珍的病情病史和用藥情況后,為她制定醫(yī)藥方案,并定期郵寄到武漢來。
漢口某公司的負責人李先生表示,看過報道后特別心疼,正好公司缺一名會計,想到袁奶奶有數十年的會計從業(yè)經驗,愿意把這個位置留給她,“在我這里,只用工作周一到周五,中午還管飯,不用那么辛苦,對她的身體也有好處!
感恩回報
仔細寫下“欠條”將來感恩
袁奶奶表達“只借不受捐”的意愿,為此她專門準備一個筆記本,用來記錄每一筆捐贈,而她自己把這定義為“欠條”。
雖然送愛心的人不知道,但袁祥珍已經寫下了兩張“欠條”了。一張記錄著一位年輕女士送來的500元錢,袁祥珍沒問出對方的名字,就寫著“小姑娘”和對方電話號碼。第二張她寫下了對方的名字和工作單位,記著200元整,油一壺,米一袋。袁祥珍說,“這些都是算借的,他們雖不指望我還,但是我自己都要記著,將來要感恩”。
拒絕公布賬號 希望透明受助
在荊楚網東湖社區(qū),有位溫州網友發(fā)帖表示要對袁祥珍進行幫助,希望她能公布銀行賬號;網友“第三顆貓餅干”問,“怎么幫她或怎么給她捐款?我是一個河南洛陽的學生,沒法到當地幫忙,快過年了希望給她一些綿薄的幫助。”
對此,袁祥珍表示不想公開自己的銀行賬號,就算有人要幫一把,希望能以一種公開透明的形式進行,借多少、用多少、還多少,都有一個明白賬。出于對婆婆意見的尊重,荊楚網面向網絡公布了東湖社區(qū)熱線電話接受熱心網友咨詢,并幫忙聯(lián)系相關事宜。
事件發(fā)展
快遞奶奶袁祥珍為還16萬巨債每天徒步數公里令人心酸。"快遞奶奶"是武昌65歲的老人袁祥珍,為了還清16萬元債務,每天徒步數公里送快遞。2014年1月,全國媒體相繼報道了快遞奶奶的故事后,不少熱心人都向老人表達心意。但在短暫地安穩(wěn)了2個月之后,快遞奶奶的生活又回到了原點。她又得開始面對無法預知的以何種形式出現、以何種形式索款的催帳人。
隨著媒體關注的淡去,她又得獨自面臨來自債務的威脅,“他們要我還本,他們像是商量好了,一起來,我能躲到哪里去?聽說陳光標是個大善人,能不能救救我?” 3月23日夜里,為躲債,袁祥珍有家不能歸,兒子把車開到郊外,母子倆在面包車里過夜。初春的夜晚,郊外涼氣逼人,在車的后座上,袁祥珍縮成一團,緊抱著雙臂,瑟瑟發(fā)抖地哭著睡著。 面對一波波的催款人,她已憔悴得睜不開眼睛,當債主要帶走她的兒子時,她只有老淚縱橫求饒。
相關消息
2014年1月17日:已有一位快遞奶奶的債主致電她的兒子彭先生,表示愿意免除他所借債務的所有利息,只需歸還本金即可。
網友寄語
“快遞奶奶”為還債步行送快遞的事通過網絡擴散后,很多網友都非常關心袁祥珍,紛紛發(fā)帖、發(fā)微博表達祝福,或者提出倡議。
網友“民間糾紛大觀”:有多少人欠賬不還,為躲債而銷聲匿跡,甚至被大家稱為“老賴”也在所不惜,而快遞奶奶正是他們很好的榜樣。像快遞奶奶這樣的守信人應該大力傳揚,傳遞正能量!
網友“電商運營學院”:如果您要寄件,請不要催促;如果您收到快遞,請說句謝謝!
網友“地域建筑文化”:如果你在路上看到她負重過多,請搭把手;如果碰上雨天風急,請為她撐把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