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筆是手中逍遙管,簫是胸中極樂天。”在西安市北郊龍首東路一帶,就有著這樣一位多才多藝的賣紅薯老人,他被網(wǎng)友譽(yù)為西安街頭最有文化品位的紅薯爺。
“紅薯爺”上了網(wǎng)絡(luò)熱帖
10月7日,網(wǎng)上出現(xiàn)了一則“西安街頭最有文化品位的紅薯爺”的帖子,發(fā)帖人“秦時明月”寫道,“在西安大明宮遺址公園見到一位烤紅薯的爐子上貼滿了《蘭亭序》《長恨歌》等書法作品,烤紅薯的多了,但這樣有文化味的烤紅薯爐子還真是頭一回見,好奇地問烤紅薯的老師傅,老師傅說,這些字都是他寫的。老師傅叫王俊蒼,67歲,家住大明宮附近,退休后已賣了7年紅薯,練書法已有10多年了。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練毛筆字……在烤紅薯攤旁還常常會拿簫吹上一曲,或者吹個葫蘆絲,賣紅薯的生活過得相當(dāng)有滋味…… ”此帖一出,兩天時間就有60多人跟帖,點擊量達(dá)到2000多。一名叫“黑白說”的網(wǎng)友說:“能活到這境界真是一種神圣的超脫,悠哉,美哉!”網(wǎng)友“大麥”說:“老先生的字寫得不錯,改天去大明宮拜訪一下。”還有一網(wǎng)友說:“吃過老爺子的紅薯,烤得相當(dāng)好。”
賣烤紅薯成了當(dāng)?shù)孛?/h3> 昨日上午10時許,記者在龍首東路的一所學(xué)校門前見到了王俊蒼老人。還沒有走到跟前,紅薯的香味就撲鼻而來,爐子周圍貼的一圈的毛筆字格外顯眼。正如網(wǎng)友所寫的那樣,烤紅薯爐子上貼著老人臨摹的王羲之《蘭亭序》、曹操《短歌行》、蘇東坡《赤壁賦》等許多名人的詩詞歌賦。
紅薯爐旁的袋子里還放著一些其他的詩文!叭粘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樂也一天……”附近的一居民拿起一張書寫著趙樸初的《寬心謠》大聲地念了起來!袄蠣斪幼謱懙貌诲e啊!贝蠡镔潎@道!袄蠣斪犹焯煸谶@一帶賣紅薯,字不僅寫得好,簫也吹得好,已經(jīng)是我們這兒的名人了!甭愤吷痰甑拇蠼阈χf。
練字吹簫烤紅薯都不誤
王俊蒼老人住在鐵二村,1985年的時候,他得了胃潰瘍動了手術(shù),后來醫(yī)生建議他練字,可以靜心,對身體也有好處。老人說剛開始字寫得七扭八歪的,根本看不成,但他堅持了下來。每天早晚要練2個多小時毛筆字,還要吹上一個多小時的簫和葫蘆絲。7年前,他退休后就買了個紅薯爐出來賣紅薯了。“我不愛打麻將,也不會下棋,賣紅薯是出來散散心,鍛煉身體。”老人樂呵呵地說著,然后從車上取下一支葫蘆絲,吹起《二泉映月》來,裊裊樂聲吸引了不少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