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閔維重(,1630年—1687年),朝鮮王朝中期大臣、外戚,朝鮮肅宗仁顯王后的父親。字持叔,號屯村,本貫驪興閔氏。他是西人的代表人物之一。
朝鮮孝宗二年(1651年)參加科舉考試,獲增廣文科丙科及第。閔維重早年“年少氣銳”,孝宗七年(1856年),因上疏論時弊而與大臣引起爭執(zhí),次年又因為闕門斗毆事件殺死家奴,被貶往咸鏡道鏡城為判官。次年調(diào)回中央。
此后閔維重在朝中歷任要,至朝鮮顯宗末累升至戶曹判書。閔維重屬于西人黨,他是西人巨頭宋浚吉的女婿,同時又是西人領(lǐng)袖、大儒宋時烈的門人,因此閔維重可以說是西人的核心人物。西人在孝宗年間得勢,顯宗年間因為禮儀之爭與南人發(fā)生激烈黨爭。朝鮮肅宗即位后,南人掌權(quán),閔維重遭到排擠,在肅宗即位年(1674年)十一月辭職返鄉(xiāng),行至忠州時被逮捕,后流放慶尚道興海。
肅宗六年(1680年),因南人領(lǐng)袖許積庶子許堅謀逆事泄,南人倒臺,以宋時烈為首的西人被重新起用,史稱“庚申大黜陟”。閔維重也回到京城,恢復(fù)了戶曹判書的官職。西人執(zhí)政后不久,又因為處置失勢南人的問題發(fā)生分裂,分為了宋時烈的“老論”派和尹拯的“少論”派。閔維重站在他老師宋時烈一方,加入了老論派。
肅宗七年(1681年),閔維重任兵曹判書。這一年三月二十六日,她與宋浚吉之女所生的15歲的女兒被揀擇為朝鮮王妃,成為肅宗的第一任繼妃,即仁顯王后。同日,閔維重被封為驪陽府院君。至此,閔維重成為王室外戚,炙手可熱;而他的兄長閔蓍重和閔鼎重同朝為官,閔鼎重更是官至左議政,驪興閔氏一門一時氣勢煊赫,如日中天。
然而閔維重身兼外戚和重臣,引來朝廷中很大的爭議,關(guān)于他在成為國舅后是否留任兵曹判書的問題爭論了很久,最后閔維重還是辭去了兵曹判書的職務(wù),但仍擔(dān)任賑恤廳堂上等職務(wù),史書對此評論說:“維重雖稱士流,其平日檢制處,素不能截嚴(yán)。及為國舅,當(dāng)災(zāi)荒孔棘之日,不能力辭朝命,以賜金盛治第宅。俄因相臣所請,又察賑恤廳堂上之任,識者非之。”
后來閔維重為了避免外部非難,堅辭一切官職,杜門不出,最終在肅宗十三年(1687年)九月去世。謚號“文貞”。
閔維重去世后兩年,仁顯王后被廢,張禧嬪成為新王妃,閔維重的爵位被革除。五年后,仁顯王后恢復(fù)王妃之位,閔維重恢復(fù)了驪陽府院君的爵位。他還獲得了配享宗廟(配享朝鮮孝宗)的禮遇。遺著有《閔文貞遺集》。
后代
朝鮮高宗的明成皇后是閔維重的直系6世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