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辭職
引新西蘭首位華人內(nèi)閣部長、新西蘭少數(shù)民族事務部長和婦女事務部長黃徐毓芳因涉嫌使用公款報銷其丈夫海外旅行費用而于12日宣布主動辭去內(nèi)閣部長職務。
根據(jù)新西蘭議會規(guī)定,任職多年的國會議員和配偶出國旅游度假時,可獲得數(shù)額不等的政府補助,但旅行期間不得進行經(jīng)營活動。但有證據(jù)顯示,黃徐毓芳和她丈夫于2008年底在海外旅行期間,其丈夫從事了經(jīng)營活動并簽下一筆訂單。黃徐毓芳出席了相關簽字儀式。在野黨工黨議員日前在議會披露了此事。
新西蘭總理約翰·基對黃徐毓芳的辭職感到失望,但表示黃徐毓芳提出辭職是一項適當?shù)呐e措?偫磙k公室證實有關部門正對此事件進行調(diào)查。
現(xiàn)年55歲的黃徐毓芳出生在上海,在香港長大,于1974年移居新西蘭,1996年成為新西蘭的首位亞裔國會議員。新西蘭國家黨在2008年舉行的新西蘭大選中獲勝,黃徐毓芳被任命為民族事務部長和婦女事務部長,成為新西蘭首位華人內(nèi)閣部長。
華裔內(nèi)閣部長
華人黃徐毓芳入閣 新西蘭誕生首位華裔內(nèi)閣部長
新西蘭新當選總理、國家黨領導人約翰·基十一月十七日公布了新政府名單。據(jù)新西蘭《先驅(qū)報》報道,華人女議員黃徐毓芳將出任少數(shù)民族事務部部長和婦女事務部部長。這是新西蘭歷史上首位華裔內(nèi)閣部長,也是首位亞裔內(nèi)閣部長。
今年五十三歲的黃徐毓芳在上海出生,在香港長大,在新西蘭接受高等教育。三十五歲之前,她從未接觸過政界。因為希望華人再不要做“只能被看見,卻不能被聽見”的“沉默公民”,她開始涉足政壇。一九九六年,黃徐毓芳成為新西蘭國家黨的排名國會議員進入國會,成為新西蘭國會歷史上首位亞裔議員。
多年來,黃徐毓芳始終為“三個目標”奔忙:為亞裔社團提供選民服務;推動更多亞裔進入國會;促進不同族裔間的理解和溝通。黃徐毓芳曾多次批評新西蘭新修訂的移民條例苛刻,對亞裔不公,在二00八年大選中,黃徐毓芳成功連任國會議員。
約翰·基領導的新西蘭國家黨在本月八日議會選舉中,擊敗已連續(xù)執(zhí)政九年的工黨,贏得政府組閣權(quán)。但由于國家黨只贏得議會一百二十二席中的五十九席,未達過半數(shù)的六十二席,無法單獨組閣,需與數(shù)個小黨組成聯(lián)合政府。新公布的內(nèi)閣名單中,內(nèi)閣部長為二十人,非內(nèi)閣部長八人。約翰·基除擔任總理外還將兼任旅游部長等職務。新內(nèi)閣將于十九日宣誓就職。
人物專訪
我參政因為我是華人
“我以華人的身份參政,當然我要為華人的利益而大聲疾呼。同時,我也是代表國家黨的議員。但是,我也有自己的底線。那就是無論你們要求我怎么做,我都不會為了政治利益而不顧華人的利益,這個原則無論如何都不會改變!
東方早報: 您這次來上海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為了新西蘭航空公司開通奧克蘭和上海間的直航。上海是您的故鄉(xiāng),而奧克蘭是您的現(xiàn)居地。直航對于您而言是否有著特別意義?
黃徐毓芳: 1991年,我是新西蘭國家旅游局的董事之一,當時我們致力爭取要拿到新西蘭是中國指定的“旅游目的地”的地位。自從在1998年得到正式承認后,我便不斷地鼓動中、新間應該開通直航。為此,我們努力和等待了15年。從此,故鄉(xiāng)不再是異鄉(xiāng)。
東方早報: 1997年你首次當選議員,10年后,您的工作重點是否有所變化?
黃徐毓芳: 1997年初為議員,一切對我而言都是新鮮的。當時我的工作重點在解決華人社區(qū)的許多問題。
2000年,隨著留學生人數(shù)的大幅增長,我不斷向教育局指出他們管理方面缺乏完整制度,造成新西蘭在中國留學生心里的信譽大打折扣。
遺憾的是,母親沒看見我進國會。
成功秘訣
東方早報: 為什么能在新西蘭政界獲得成功?
黃徐毓芳: 首先要歸功于國家黨實行的“比例制”,也就是把一定比例的席位留給女性和少數(shù)族裔。此外,由于當?shù)厝A人歷來參政的欲望不強,大都著眼于個人經(jīng)濟的改善,而我敢于參政,敢于接受挑戰(zhàn),這和華人,特別是華人婦女的傳統(tǒng)就不太一樣。另外,我個性堅強,少數(shù)族裔的身份讓我更加堅強,更加努力。在這方面,我的母親對我的影響最大。她沒受過教育,不是用語言教她,而是用行動。遺憾的是,母親沒有看到我進國會。
失利后,我更加堅強!
東方早報: 第一位華人議員是一個非常令人驕傲的頭銜。爭取這個頭銜的過程中是否異常艱難?
黃徐毓芳: 我參政因為我是華人,我希望華人最終能感覺到自己是新西蘭社會中的一份子,不卑不亢。1994年我被說服去參加市政府選舉,更成為一個“必勝”區(qū)的候選人。但最終因為有人認為我的與眾不同會為該黨輸?shù)簟氨貏佟眳^(qū)而取消了我的候選人身份。義無反顧的全身投入竟會得此待遇,我收拾行囊,回香港發(fā)展。此時,母親突然過世,奔喪回新西蘭時,我決定自己的努力一定要有價值,不做一位戰(zhàn)場逃兵。在華裔人數(shù)的日漸增加、政客挑起反亞移民情緒及新西蘭采用新的比例選舉制度的種種因素下,1996年,我當選為第一位華裔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