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守義不降
王連,本為南陽人。 劉璋時期王連進入蜀地,任梓潼縣令。劉備起兵葭萌,進軍南來,王連閉緊城門不降,劉備認為他這是在守義,故不強逼他。
政績卓著
待成都平定后,劉備任命王連為什邡縣縣令,又轉任廣都,所治理的地方都有政績。后升為司鹽校尉,負責鹽、鐵的經營事務,為國獲利甚多,有利于國家財政開支,于是選拔一批優(yōu)秀人才作為自己的部屬,如 呂乂、 杜祺、 劉干等,這些人后來都做上了大官,都是始自王連的提拔。王連被升任蜀郡太守、興業(yè)將軍,兼管鹽府政務照舊。
平陽亭侯
建興元年(公元223年),王連被任命為屯騎校尉,兼任丞相長史,封平陽亭侯。當時南方幾郡都不肯向蜀稱臣,諸葛亮打算自己親自征討,王連勸諫說:“那是不毛之地,瘟瘴之鄉(xiāng),不值得您這位全國人所指望依賴的人去冒險行事。”諸葛亮考慮到所有將領的才干都比自己差,打算一定要去,而王連的勸諫更加懇切,所以停留了很長時間。不久王連去世,其子王山繼承爵位。
歷史評價
楊戲:屯騎主舊,固節(jié)不移,既就初命,盡心世規(guī),軍資所恃,是辨是裨。
陳壽《 三國志》:王連固節(jié)不移,有可紀焉。以先主之廣濟,諸葛之準繩,詩吐直言,猶用陵遲,況庸后乎哉!
史籍記載
《三國志·卷四十一·蜀書十一·霍王向張楊費傳第十一》
家族成員
王山,王連之子,王連死后繼承平陽亭侯爵位,官至 江陽太守。
文學形象
王連僅在小說《 三國演義》第87回中提及,基本與史書記載內容一致,其反對諸葛亮親征 孟獲。認為只須遣一大將討之,必然成功。再三苦勸,諸葛亮最終還是沒有聽從他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