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經(jīng)歷
孫雙武的人生充滿著神奇的色彩,出生地是江西九江市共青城,卻與相隔千山萬水的溫州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1998年8月14日,他揣著一顆不甘平寂和忐忑不安的心,從江西老家踏上了前往溫州應聘的路程。當時,金溫鐵路剛剛通車,南昌沒有直達溫州的車。他經(jīng)金華轉(zhuǎn)車,于8月16日凌晨3點鐘抵達溫州。他在溫州火車站廣場邂逅溫州一家報社的記者,交談間,由于疲憊至極,沉沉睡去,至清晨6點多鐘才發(fā)現(xiàn)自己差點誤了大事,匆匆趕去應聘;叵肫鹉谴蔚摹俺脸了ァ保心有余悸。
在對手如林的競聘中,孫雙武脫穎而出。他江西九江市原來的單位竭力挽留他,老家的另一家單位愿高薪聘用他。但他說自己已經(jīng)與溫州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他要在溫州這塊土地上耕耘。
后來,他在溫州育英國際實驗學校任教期間,又發(fā)生了“沉沉睡去”的趣事。那是他在擔任高三段教師時,夜以繼日地輔導學生進行高考復習。6月中旬的一個晚上,他在為一個名叫陳春苗的學生作輔導,說著說著,他手中的書竟然就掉在了地上。學生等了許久,不見老師動靜,仔細觀察,卻發(fā)現(xiàn)老師睡著了。學生勸他休息,他說:“讓我休息五分鐘,再開始!睂W生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滿腹經(jīng)綸的他,常常能輕而易舉地寫出一篇好文章。為此常有一些老師向他求援,對此,他是頭腦清醒,決不“沉沉睡去”。一次,市區(qū)某公辦學校一位教師要評職稱,急需一篇論文,提出以3000元的報酬買下他在全國知名刊物《中學歷史教學參考》上發(fā)表的一篇文章的署名權。他卻“無情”地予以拒絕。他說愿意無償輔導求學者寫文章,不愿意向別人“賣”文章。
學生評價他授課幽默詼諧,他的許多教學“經(jīng)典”語言,為學生所流傳。他說他的教學重在“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他的課,總是在引導學生思考的過程中,形成一些重要規(guī)律,也就是“公式”,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他能“一字千金”,更能“一諾千金”。一次,他答應為幾位同學補習功課,說好是晚上6點鐘開始。這天,他在市區(qū)辦事,返回時正值出租車交接班。他于是改乘公交車,趕回學校已經(jīng)6點整。他準時出現(xiàn)在教室里。為學生補習完功課后,學生們才發(fā)現(xiàn)他沒有吃晚飯。
他的教學方法與眾不同,他的許多觀點也與眾不同。他說,高考是在我國教學資源尚不能夠滿足廣大民眾要求的情況下的權宜之計,這種“一張試卷定終身”的方式存在著明顯的弊端。他認為高考命題要改革,改革的方向應朝著不僅能夠測試學生的智力、情感、道德情操,還要能夠有助于學生個性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意識等方面的培養(yǎng)。
他不崇尚分數(shù)至上,把以塑造情商、智商、道德情操、人格健全的創(chuàng)新人才為終身孜孜之追求。
科研成就
截止2008年底,在《中學歷史教學參考》、《中學歷史教學》、《中學政史地》、《歷史學習》、《高考金刊》、《教學與管理》、《歷史教學問題》、《高考》、《廣東教育》、《起跑線》、《試題研究》、《試題與研究》、《中學地理教學參考》、《教學與管理》、《初中生之友》、《中學生學習報》、《中學生時事政治報》、《考試報》、《中學生導報(歷史)》、《中學生導報(政治)》、《中學生導報(地理)》、《綜合能力測試導航》、《教科導報》、《高中生歷史》、《高中生地理》、《中學生科學報》、《升學指導報》、《高考導航·文科》等報刊雜志上發(fā)表教學論文700多篇。其中有《堅持正確導向,弱化負面影響》、《新編世界近代現(xiàn)代史教學“八要”》、《珍惜改革成果,推進素質(zhì)教育》、《高考要充分發(fā)揮“加分”和“扣分”的宏觀調(diào)控作用》、《情境·熱點·價值·探索——2008年高考文綜全國卷1、2歷史試題簡評》等數(shù)十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資料中心《中學歷史、地理教學》、《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等雜志和《少年文摘報》等報刊全文轉(zhuǎn)載。主編歷史教學類論著40多部,參編40多部。他撰寫的論文《新編高中〈世界近代現(xiàn)代史〉瑜瑕摭談》被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高考命題成員黃安年同志的論文摘引,還在《中學歷史教學參考》等5家刊物上連載。他多次獲得國家級歷史教學論文評比一等獎。2001年2月,作為全國高考文科綜合考試研究最突出的專家之一,應邀參加由光明日報社《考試》雜志主辦的“2001年全國文科綜合高考研討會”,并為與會的來自全國各地的1300多名教研員、教師作了題為《高考時事熱點重點問題與中學文科綜合教學改革》學術專題報告。他已經(jīng)主持全國、省、市級高考研討會十余次。2006年起被聘為《中學歷史教學參考》特約研究員。曾先后數(shù)十次應邀赴陜西、貴州、海南、紹興、臺州等地講學。
同仁評價
走近孫雙武老師,你會發(fā)現(xiàn)他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人:不吸煙、不喝酒、不跳舞,業(yè)余愛好只是看看書和寫寫文章。然而,正是這個"簡單"的孫雙武老師創(chuàng)造出了不簡單的成績。
如果要開列孫雙武老師所發(fā)表的論文目錄,恐怕需要幾千字。筆者只能概述孫雙武老師這些年所取得的成績:參編、主編著作近二十部,發(fā)表論文140多篇(其中一半以上是在1998年8月加盟育英以后完成的),共約300萬字。正主編《中外歷史專題復習與訓練》、《歷史高考分課時系統(tǒng)復習指導》、《歷史高考分項解題能力新導精練》等6部書,2001年7月份出版其中三部。孫雙武老師同時還擔任多家雜志社、報社、出版社的特約作者和特約編輯,其中包括歷史教學界發(fā)行量最大的《中學歷史教學參與》雜志。
尤其值得育英人自豪的是,孫雙武老師是身邊的專家,他的數(shù)篇論文曾經(jīng)影響過當年的《歷史》高考命題。這幾篇論文的題目分別是:《歷史材料型試題的設計與專項訓練》、《歷史高考要充分發(fā)揮"加分"和"扣分"的宏觀調(diào)控作用》和《珍惜改革成果,推進素質(zhì)教育--關于"3+X"方案與歷史教學和歷史高考關系的調(diào)整與思考》。通過這幾篇論文的題目,其實不難從中窺視到孫雙武老師的治學態(tài)度和方法:他努力站在了最高處,走在了最前沿。
一所學校要成就名校,需要一大批像孫雙武這樣的名師。名師和名校往往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兩者交相輝映。近些年,孫雙武老師在全國歷史教學界名聲鵲起,聲譽日隆,也給學校帶來了榮譽。2000年4月,孫雙武老師應邀在溫州市文科綜合學科(歷史)研討會上作高考復習問題學術報告。2001年4月13日,由于孫雙武老師所具有的影響,"2001年溫州市文科綜合學科(歷史)高考研討會"在學校召開,孫雙武老師作了《高考時事熱點問題與歷史復習》的專題講座,得到與會老師的高度評價。2001年2月,作為浙江省高考文科綜合考試研究最突出的專家之一,孫雙武老師應邀參加了由《光明日報》社、《考試》雜志主辦、紹興市教委教研室承辦的"2001年全國文科綜合高考研討會",并為來自全國各地的1300多名教研員、教師作了題為《高考時事熱點、重點問題與中學文科綜合教學改革》學術專題報告,受到與會教研員、教師的普遍好評?梢哉f,孫雙武走出了校門,"溫州育英國際實驗學校"也跟著"走出"了校門,而且是一種更高層次,更具象征意義的"走出"。
灌木之所以長不高是因為它的側(cè)枝太多、太密,也相對較粗。對人而言,"側(cè)枝"象征著人的各種欲望和嗜好,"側(cè)枝"太多了,就會分散人的精力,消解人的進取心,人就只能成為永遠長不高的"灌木"。個頭不高的孫雙武無疑是人中"喬木",他"告訴"大家這樣一個最簡單不過的道理:不要抱怨,不要爭論,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充分合理地利用時間,踏踏實實地投入,你就會得到豐厚的人生回報。
面對孫雙武老師的背景,無法不產(chǎn)生尊敬的感覺,他讓每一位育英人捫心自問:如何更快地在名校中讓自己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