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扎喜才旺多杰,(1920—1969年),男,藏族,第二十五代囊謙王、第八代囊謙千戶。 降央伯姆之兄、 阿慶活佛之父。
馬步蠻召集囊謙千戶扎喜才旺多杰、扎武百戶久邁等玉樹頭人討論,部署招撫工作。在囊謙干戶等人的努力下,至1944年底,各部難民陸續(xù)招回家園。
1945年囊謙縣成立參議會,扎喜才旺多杰任會長,后任青海省政府參議。
1949年,馬步芳擬在玉樹地區(qū)推行保甲制度,玉樹行政督察專員馬竣召集囊謙干戶等,派定各部繳納軍馬1千匹等,干戶扎喜才旺多杰和布慶百戶蔡作校等專程趕往西寧請求綏辦。扎喜才旺多杰率領(lǐng)囊謙縣、稱多縣、玉樹縣頭人、群眾代表237人,給馬步芳護送戰(zhàn)馬去西寧,行至海南共和縣境內(nèi),獲悉西寧解放,囊謙干戶毅然率眾至西寧,將駿馬干匹及珍貴獸皮、鹿茸、爵香等獻給人民解放軍,歡迎解放軍進駐玉樹。抵寧后,受到了西寧市軍管會民族處秦志偉同志的接待。9月16日,一軍政委 廖漢生和軍長 賀炳炎,代表青海省黨政軍領(lǐng)導設宴款待扎喜才旺多杰一行。
當時獻馬的有囊謙縣東壩百戶土登公保、香達百戶烏吉尼瑪、幫沙百戶扎安,還有稱多縣和玉樹縣的百戶久美、昂旺、蔡作禎等,以上行動充分說明了扎喜才旺多杰深明大義,為玉樹的和平解放邁出了有力的第一步。1950年11月25日,中共玉樹地方委員會派出訪問團來囊謙工作,李倫振團長先后兩次率員分別訪問千戶扎喜才旺多杰和各百戶。扎喜才旺多杰在這新舊政權(quán)接替的緊要關(guān)頭,不計較個人及家庭利益的得失,毅然響應黨的號召,積極配合訪問團工作,率先表態(tài)贊同平穩(wěn)過渡建立新政權(quán)。
1951年2月26日召開囊謙縣各族各界人士第一次會議,扎喜才旺多杰被推選為主席團成員,繼后當選為囊謙縣各族各界代表常務委員會常委。從此,扎喜才旺多杰為新政權(quán)的建立和鞏固忘我奔走,并擔任了許多重要領(lǐng)導職務。
1951年12月當選為玉樹藏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主席。
1953年12月當選為首屆玉樹藏族自治區(qū)主席。1955年6月改稱為州長。
從1953年至1966年10月,這期間5次連選連任州長,在這13年中扎喜才旺多杰為玉樹地區(qū)的興旺盡職盡責。難能可貴的是,他由昔日發(fā)號施令的封建王子成為一名新中國的公職人員,由一呼千應的囊謙王成為一名人民的公仆,地位變了,封建家庭的特權(quán)沒有了,然而,他在這天翻地覆的變革中選擇了跟共產(chǎn)黨走這條路。尤其在1958年初發(fā)生的反革命叛亂中,他毅然為維護祖國統(tǒng)一,民族團結(jié)出力,忠心不移,充分展示了這位愛國人士的坦蕩胸襟。他說服教育群眾不要叛逃,要相信共產(chǎn)黨,跟黨走。然而,在同年他被平叛部隊在囊謙卡家中錯捕。后釋放。1960年12月,他又當選為玉樹藏族自治州州長。
然而,在1965年10月9日召開的玉樹藏族自治州第四屆一次人代會上,扎喜才旺多杰由于“文革”初期政治形勢的突變,未被提名參加選舉。更可悲的是,1966年10月25日召開的玉樹藏族自治州四屆二次人代會,竟罷免了扎喜才旺多杰省人民代表和州人委委 員的資格。繼之他失去了人身自由,在“文革”中挨打、挨批至1969年初。由于長期的批斗,身心受到了嚴重的摧殘,這位末代囊謙王因批斗和病疴的雙重壓迫,于1969年春季含冤溘然離去。 在扎喜才旺多杰已謝世26個春秋后,黨和人民政府為這位扎喜才旺多杰做出了公正的的評論,并平反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