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經(jīng)歷
寫詩告別隊友
李穎1975年出生于鞍山海城市騰鰲鎮(zhèn)將軍屯,10歲開始練體育,11歲就離開了家進入海城體校,誰也沒想到這個看起來胖乎乎的女孩會在體育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后來走進了鞍山市隊直至遼寧省隊,從此再也沒有回來。
李穎的成績在馬家軍中并不算顯赫,但是她卻是馬俊仁從鞍山帶到沈陽第一批隊員之一,也是馬家軍的第一任隊長,資格很老,但是李穎的先天條件并不好,她很胖,所以她在跑道上要花費更多的功夫,她甚至半夜偷偷爬起來練習,但即使如此,她也沒有實現(xiàn)自己奪取世界冠軍的愿望。
李穎是個善良的女孩子。當初她的鞍山老鄉(xiāng)馮文惠剛到省隊的時候,李穎對她親如姐妹,甚至幫她洗衣服,生活上對馮文惠的照顧無微不至,于是兩人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李穎喜歡聽音樂,但是她的口味似乎永遠跟不上潮流,街上的歌流行得已經(jīng)讓人膩味了,李穎卻如獲珍寶一樣把磁帶買回來,所以隊友經(jīng)常笑她:“這東西早就不流行了。”而此時李穎就樂呵呵地傻笑。但是李穎最大的樂趣還是在看書方面。《家庭》、《知音》這些雜志是李穎的至愛,這些雜志居然讓李穎成了近視眼,她甚至打著手電半夜躲在被窩里看書,一時被隊友們傳為笑柄。
需要指出的一點是,李穎是唯一一個用日記本紀錄了馬家軍歷史的人。在馬家軍的七年時間里,她寫了厚厚的十幾本日記。在1994年離隊的時候,她寫了一首畢業(yè)詩:
七載苦度至今
淚、血、汗流長江
親情難聚一敘
如今換取愁容
七載累化云煙
再瞧今日
感慨萬千
悔當初
嘆此時
悲乎?喜乎?
文字不算精彩,但是對于一個運動員來說已經(jīng)是難能可貴,說不清悲喜的李穎沒想到自己在離開馬家軍以后居然踏上了一條不歸路。
初戀經(jīng)歷苦澀
曲云霞說過,這個世界上有一種運動項目是最枯燥乏味的,就是中長跑,天天在跑道上跑,不知何日是個盡頭。而李穎有過同樣的感覺。在一張照片的后面,她寫過這樣一句話:“在這個跑道上,不知道跑了多少里,不知道跑壞了多少雙鞋!
訓練的單調(diào)艱苦,使這些少女特別渴望異性的關懷。但馬家軍有嚴格的規(guī)定,隊員都不允許談戀愛,誰談都有被開除的危險(規(guī)定雖然嚴格,可是現(xiàn)實是,就在馬俊仁的眼皮底下,有三個隊員談過戀愛)。而多愁善感的李穎也不能例外,她暗戀過遼寧省田徑隊的一個男隊友,但當時這個男隊員已經(jīng)有了女朋友,而且是當時大院內(nèi)有名的院花。在1993年馬家軍赴青海多巴集訓歸來的時候,李穎和這位男隊友坐在了一起有說有笑,那個粗心的男孩子覺得這很正常,不過李穎畢竟還是按捺不住自己欣喜的心情,表現(xiàn)得過火了一點;氐酱笤阂院螅P于李穎的閑話突然多了起來,原因很簡單,傻子都能從李穎在火車上的表現(xiàn)看出來她喜歡對方,但是對方畢竟已經(jīng)有了女朋友——李穎有橫刀奪愛的嫌疑。
這些閑話讓李穎很是苦惱,一天晚上終于忍不住把自己的心事向好友馮文惠透露,冷靜的馮文惠勸李穎馬上結(jié)束這段暗戀,李穎也知道這段感情不會有好結(jié)果,然而畢竟還是不死心,第二天上街找了個算命先生,算命先生批了一卦:你此生不主正妻,也就是說,李穎一生中都只能成為側(cè)室,偏妻。這個算命先生的胡言亂語讓迷信的李穎如五雷轟頂,她沒想到自己的感情結(jié)局將會如此凄慘。晚上,李穎在大院里的小道上徘徊了一圈又一圈,而當時不知情的馮文惠還以為她在做最后的抉擇了斷,沒想到李穎卻在為那影響她一生的卦語而彷徨失措。
李穎后來在病床上整整躺了一周。此時,馬俊仁帶著王軍霞、曲云霞和劉東等人從斯圖加特載譽歸來,卻渾然沒發(fā)覺自己的大弟子李穎已經(jīng)瘦了一圈,而李穎這段苦澀的初戀經(jīng)歷就此結(jié)束,那句“此生不主正妻”的卦語也成為李穎后來一直揮之不去的夢魘。
受挫燒日記
李穎在1994年和隊友厲建萍一起退役,兩人都被分配到沈陽市的公安系統(tǒng)工作,李穎的工作單位是熱鬧路派出所,負責辦理居民身份證的工作。這個工作其實讓很多人都稱羨,一個農(nóng)家子弟通過跑步真的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李穎成了沈陽城內(nèi)一個女警官了。
但是李穎卻并不滿足,她的真正意愿是想當記者,當作家,尤其重要的是,當很多人趨之若鶩要求寫馬家軍的時候,她認為自己才是最有資格寫馬家軍的人,那厚厚的十幾本日記本記錄了馬家軍的七年歷史,有誰比她更清楚馬家軍的歷史嗎?
李穎開始就讀于沈陽體育學院的大專函授班,八運會她自費到上海去采訪,原因無非是想為以后寫馬家軍的書作準備。但是在派出所的工作牽扯了她很多的時間,所以她希望先當一個體育記者。她到過遼寧日報社體育部毛遂自薦要求當體育記者,但是被客氣地拒絕了:《遼寧日報》社招記者必須得大學本科以上,她念的不過是函授大專,還必須加油努力呢!
這次經(jīng)歷對李穎是一個重大打擊,她頓時感覺自己先當記者然后出書的事業(yè)愿望一下子成了空中樓閣,說到底,李穎不是那種很放得開的人,其實這種挫折在旁人看起來是多么的不值一提。但是李穎卻覺得這種打擊讓她無所適從。后來,李穎把自己的日記本全給燒了,那天正適逢曲云霞來看她,看見厚厚一層灰,曲云霞驚訝得叫出聲來:“你怎么把你的這些寶貝全給燒了?”李穎淡然說道:“沒有用了,留著它們干什么?”曲云霞還在嘆氣,就這么一個秀才兵,最后居然如此收場。
再次錯愛
在事業(yè)夢想遭受打擊的同時,李穎的愛情夢想讓她徹底崩潰。她愛上了一個不該愛的人(出于對死者的尊重,省里去具體的人名、身份,點到為止)。李穎之前為此事已經(jīng)吞服過一次安眠藥,但是被同屋的人發(fā)現(xiàn)送進了醫(yī)院才保住了一條命,但是此后事情沒有任何改觀。
李穎開始絕望,她也許又想起了當年算命先生批給她的那句話。據(jù)隊友阿美(化名)回憶,李穎一天晚上突然把她拉起來:“你看我像個不主正妻的人嗎?”阿美糊里糊涂:“什么叫不主正妻?”李穎給她解釋了一通,阿美搖搖頭:“我看你胖乎乎的,一臉福相,現(xiàn)在工作也挺好的,你琢磨這玩意干什么呢?”沉默過后,李穎轉(zhuǎn)過身幽幽地說了一句:“當年大仙可是這么給我批的。”阿美說起這件事的時候懊惱不已:早知道這樣,自己非得拉李穎上街再算一卦,興許能改變李穎的命運,畢竟心病還須心藥治。
事業(yè)愛情的不如意,加上工作以后和原來馬家軍的隊友的來往也日漸疏遠,李穎也找不到特別好的傾訴對象。多愁善感的李穎終于沒有走出自己給自己挖下的陷阱,她要遠離這個世界了。
香消玉殞
1998年4月17日,已經(jīng)打定主意的李穎最后一次回到海城的家。父親李振田告訴她一個好消息:“老穎子,以后等你回來可以住樓房了!崩罘f只是輕輕地嗯了一聲,和以往對新房子的熱情判若兩人,李振田雖然感到奇怪,卻還是以為自己的小女兒心情不好而已。
離開老家到鞍山姐姐家去的時候,李穎八歲的侄女圓圓抱著李穎剛給她的布娃娃跑出來:“老姑再見,下次早點回來。”而李穎的媽媽不斷地重復:“你要常往家里打電話,省著讓媽惦記!
4月18日上午,李穎離開鞍山姐姐李艷的家要返回沈陽,李艷把李穎送上車:“老穎子,到單位給姐打個電話!崩罘f說:“姐,我不會讓你著急的,肯定會給你打電話!钡钡较挛缛c鐘,李艷還是沒有接到妹妹的電話,照道理,鞍山到沈陽只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李穎說什么也到沈陽了。李艷給李穎的單位打電話,所長回話,李穎沒有回來。第二天,李穎還是沒有回到單位。心急如焚的李艷知道李穎肯定出事了。晚上6點,李艷的丈夫房熹在家里接到了李穎的電話,房熹騙李穎:“你姐病了,你趕緊回來看看!崩罘f的話很簡單:“姐夫,我告訴你,不管我姐真住院假住院,明天晚上,我給我姐打最后一次電話,她要是不接電話會后悔一輩子的。”說完這句,李穎就撂下了電話。
第二天,4月19日,李穎沒給李艷打電話;第三天,4月20日,還是沒有電話。
4月21日一個白天李穎照樣沒來電話。連續(xù)三天李艷沒吃一點東西,她仍然抱著良好的希望,這次老穎子可能還在跟我開玩笑。因為上次李穎自殺未遂后,在鞍山李穎也跟她玩過同樣的把戲,不過那次她只消失了半個小時,然后笑嘻嘻地對李艷說:“姐,我只是想看看你是不是真對我好!
晚上8點30分,李艷終于接到了李穎的電話,李艷瘋了一樣叫喊:“老穎子,你千萬不要想不開,你在哪?我現(xiàn)在找你去?”耳邊傳來的是李穎冷靜的聲音:“姐,我現(xiàn)在在一個有山有水的特別美的地方,你找不著我的,我要走了,你要照顧好咱爸、咱媽,告訴他們就當沒有我這個不孝的女兒!崩钇G邊磕頭邊對著話筒說:“爸媽姐都離不開你,老穎子我們愛你!你要想開些——”李艷希望自己咕咚咕咚的磕頭聲能讓李穎回心轉(zhuǎn)意,但是耳邊卻傳來最后一句話:“姐,我考慮不了這么多了!比缓箅娫捑驮僖矝]有了聲音。
“姐,我考慮不了這么多了”,這是李穎留給這個世界的最后一句話。
4月27日早晨,沈陽市棋盤山水庫工作人員給魚喂食的時候,發(fā)現(xiàn)離岸邊30多米遠漂浮著一具穿著警服的尸體,經(jīng)公安部門確認后,死者是沈陽市沈河區(qū)熱鬧路派出所三級警司李穎,已經(jīng)失蹤一周了。
馬家軍當年的才女以這樣的方式結(jié)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也為馬家軍的悲劇劃下了最慘重的一筆。
后話
李穎投水自盡的噩耗傳到將軍屯,她的母親立即就休克了。醒來后,她不斷念叨:“老穎子,你咋這么心狠,說走就走呢?我供你的錢摞起來比山還高——”后來的故事就是李母精神失常,整天邊哭邊喊:“老穎子你在哪里?老穎子你在哪里?”這凄厲的喊聲在晚上讓人不寒而栗。李穎的隊友厲建萍和馮文惠等人本來打電話過來說要探望李穎的父母,李振田說:“你們別來了,看到你們我就更想她,看不見你們我就當她出國比賽還沒回來……”
讓兩個老人不解的是為什么女兒會選擇輕生這條路,李穎死后一個月,裝著她遺書的小包被打撈上來。正在大連住院的馬俊仁乘車悄悄趕到沈陽,在公安機關的協(xié)助下,馬俊仁和崔大林看到了李穎的遺書。但是,這封遺書沒有讓李穎的家人看到,內(nèi)中原因不得而知。所以內(nèi)容也只有崔大林和馬俊仁知曉。后來馬俊仁說了一句話:“她的死與我無關!
1998年4月29日早上八點,李穎的遺體在沈陽殯儀館火化,她的隊友王軍霞、曲云霞和厲建萍為她送行,而此時,她所有的鞍山隊友還不知道此事。李穎生前喜愛的如《知音》、《女友》這些雜志也被一起燒掉。
碎紙飄飄如蝶,在半空中盤旋飛舞。這是李穎留給塵世間的最后記憶。
重大事記
1988年,馬俊仁開始任遼寧田徑隊女子中長跑組教練,馬家軍成型。
1993年在德國斯圖加特舉行的第4屆田徑世錦賽上,馬俊仁率領遼寧女子中長跑隊席卷女子1500米以上項目三枚金牌,“馬家軍”的名號被叫響。年底,隊中世界冠軍劉東被驅(qū)逐出隊,引起媒體對馬俊仁家長作風的質(zhì)疑。
1994年“馬家軍兵變”,包括王軍霞在內(nèi)的全體隊員簽名“上書”馬俊仁,表示要退出遼寧中長跑隊。
1996年,王軍霞脫離馬俊仁,在毛德鎮(zhèn)教練手下訓練,同年奪得亞特蘭大奧運會5000米冠軍。
1997年,馬家軍東山再起,第二梯隊的姜波、董艷梅在八運會上雙雙打破女子5000米世界紀錄,董艷梅等還包攬女子萬米前三名。
1998年,作家趙瑜主筆的《馬家軍調(diào)查》出版,導致其與馬俊仁打官司。
2000年,耗資4500萬元的“馬家軍基地”建成。同年,隊中尹麗麗和宋麗清被查出服用興奮劑,遭到田管中心兩年禁賽處罰,馬家軍無一人入選奧運陣容。
2001年,馬家軍中蘭麗新血檢超標,被馬俊仁“永遠開除”。九運會上馬家軍金牌再獲豐收。
2002年,馬家軍臺柱之一董艷梅出走。
2003年底,馬俊仁出任中國首家藏獒俱樂部主席,全國政協(xié)委員。
2004年雅典奧運會經(jīng)過全國選拔,馬家軍無一人入選。
2004年10月28日,馬俊仁退休,馬家軍時代宣告徹底結(jié)束。
馬家軍現(xiàn)狀
馬家軍,中國體育史上永遠無法抹去的一個名字。昔日風光無限的馬家軍成員,如今并不是如大家想像中的那樣,過著豐衣足食的日子。她們有的為了生存在礦山打工,有的為了生二胎而逃避計劃生育,有的還在為找一份工作而煩惱,有的甚至已經(jīng)悄然離我們而去。